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同一种降糖药物,不同的时间给药,效果明显不同。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医嘱给予优降糖2.5mg,一天两次口服,一周后复查血糖,无明显降低,即改为5mg一天两次,一周后血糖仍不下降。且病人控制了饮食并进行了适当锻炼。经详细询问,原来降糖药均是餐后服用的。改为饭前半小时服后,血糖很快降到了正常。经研究优降糖饭前1片等于饭后3片的疗效。目前常用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因此要求服药时间也不一样,如果服药时间不正确,很难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磺脲类药物受体结合,关闭ATP敏感钾通道,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通道,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促进胰岛素释放。口服0.5~1小时开始起作用,2~6小时作用最强。因此餐前30分钟服,至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血糖升高水平时间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目前常用的有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和格列吡嗪(美吡哒)等,均应餐前半小时服。
餐时血糖调整药,如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也是作用于β细胞,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磺脲类。在血糖浓度低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血糖浓度恢复正常,作用立即停止。本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10~20分钟口服。服药必吃饭,服药不吃饭,起不到降糖作用。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甲福明),可增加外周组织(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可降低糖尿病时的高肝糖生成率。它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正常范围血糖无降低作用,不引起低血糖反应,从而对服药时间要求不强,如从使餐后血糖不宜升高角度考虑,应餐前服,但由于很多患者对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较重,可改为餐中或餐后服用为佳。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淀粉酶、蔗糖酶)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单用不引起低血糖。尤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该类药只有与进食第一口饭时同时嚼服,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常用药物为阿卡波糖。
由此可见,根据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病人对药物反应的不同,合理调整服药时间,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尚可以避免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实习编辑:陈占利)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郏县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14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贵阳市云岩区外环东路东山巷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邵东县两市镇建设北路166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饶阳县饶安西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团结路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东院: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河东东街3690号;西院:山西省运城市城区红旗西街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