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中图分类号]1174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38-02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它与人的生理、心理功能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令人满意的睡眠,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过被各种睡眠问题困扰的经历。据报道,15%~30%的成年人和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睡眠障碍的高发病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睡眠障碍的研究。
1睡眠障碍概述
1.1 什么是睡眠 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如Aristotle、Hippocrates都曾试图解释睡眠和梦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尽管几十年来睡眠医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关于睡眠发生的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解释:一种认为睡眠是由于从脑干上升到大脑皮质的醒觉冲动受抑制而引起的,认为由于外来刺激被隔断,不能使大脑皮质保持醒觉的兴奋状态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睡眠是一种被动存在;另一种认为睡眠是由某一特定部位所发生的特殊性中枢抑制作用产生的,这个特定部位就是所谓的“睡眠中枢”,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抑制现象。
1.2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极为普遍的问题,它不仅发病率很高。而且还对人的健康、社会生活构成极大威胁。持续的睡眠障碍是抑郁患者的危险因子,常常也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早期临床症状之一。有报道显示,睡眠不足的人比睡眠充足的人存在更多的健康问题,即使睡眠只减少几个小时,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退,而且对于不同性别、种族、健康状况的人来说都是如此。睡眠剥夺还会引起认知能力削弱,其中对记忆力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睡眠障碍还影响到人们的劳动安全和工作能力。显然。睡眠障碍已经对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1.3 影响睡眠的因素 在过去,睡眠障碍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单纯的躯体问题,事实上,失眠确实与生物钟及人体对体温的控制等问题有关,遗传因素在原发性嗜睡、发作性睡病、梦魇、梦惊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均有它们的心理基础,正如其他心理障碍一样,睡眠障碍与心理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Gross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睡眠好的试验者被告知第二天必须进行一次演讲,结果发现试验者的入睡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了。诸如此类的压力至少在短期内会干扰人们的睡眠。还有研究显示,一些对睡眠不现实的期望也会影响睡眠,例如“我需要睡够8个小时”等。有观点认为,睡眠差是一种习得性行为。通常人们将卧室、床与睡眠不好及焦虑相联系,最终导致一到睡觉时间就焦虑不安。资料显示,生物因素与患者的认知、行为、文化因素的互相作用会导致睡眠问题的产生。也就是说,大多数睡眠障碍的患者均存在生物学和心理学问题,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换言之,睡眠障碍者可能存在生物学上的易感性,但这些因素不一定导致睡眠问题,它们可以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干扰睡眠。
2 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
调查表明,2~18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有34%~45%,而且许多类型的睡眠障碍都开始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与儿童相关的睡眠障碍主要是梦魇、夜惊、睡行症等。依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研究人群,梦魇的流行病学资料并不一致,有研究表明,大约有50%的3—6岁的儿童都经历过梦魇。药物的使用也可以导致恶梦的产生,无论是在药物治疗期还是停药期。白天的情感冲突和心理压力会影响睡眠使儿童更易产生恶梦。此外,梦魇也可能是严重的创伤性事件的结果,并可以导致创伤性应激障碍。儿童睡惊症一般始于4—12岁,夜惊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大约是3%,多见于男孩。据报道,美国有1%—6%的儿童经历过夜惊。夜惊最常出现的年龄是3—12岁,3.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的最高频率是每周至少1次,而其他年龄儿童的最高发病频率是每月1-2次。夜惊会使儿童处于悲伤情绪,使其社会功能受损。其发生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一些心理因素,如睡前听紧张、兴奋的故事,意外生活事件等。另外睡眠剥夺、睡眠作息时间不规律,患者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会诱发夜惊。睡行症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深睡期,5—12岁的儿童大约有15%至少有过1次睡行体验。持续的睡行症患病率为l%-6%,常发生在10岁左右的儿童。男孩多见。
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一生中存在月经周期、怀孕期、哺乳期与停经期等显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对于睡眠常常产生明显的干扰,所以,女性也成了睡眠障碍的易感人群之一。其中,临床常见的女性的睡眠问题有失眠、嗜睡、多梦等。在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3倍。另外,在40-64岁年龄阶段的女性中大约有5.2%的人患有睡眠呼吸障碍。国内研究也表明,女性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其中,多梦、睡惊等显著多于男性,而且其社会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也高于男性。
睡眠与年龄的关系密切,多数睡眠障碍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老年人常常发现,自己在夜间容易醒来,睡眠节律也会发生变化,睡得更早,醒得也更早。随着年龄的增大,睡眠问题的主诉也增多。有3种类型的睡眠障碍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眼动快相睡眠行为障碍。有人对不宁腿综合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30-79岁年龄段的人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0%,并且没有性别差异。青年男子患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的机率要显著高于青年女子,但是,50岁以上的人在患睡眠呼吸暂停的机率上是没有性别差异的,患病率都超过了50%。眼动快相睡眠行为障碍十分罕见,而且几乎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对其病因至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同样,对其他人而言十分罕见的睡眠时相提前障碍在老年人中也很普遍。
另外两种比较少见的睡眠障碍: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病,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39%的嗜睡症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发作性睡病的遗传模式已被清晰地表达出来。其中,发作性睡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O.03%~0.16%,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相似,常常在青少年阶段首次发病。在青少年中常见的另外一种类型的睡眠障碍是睡眠时相延迟障碍,约有7%的青少年有该障碍。
可以看出,针对睡眠障碍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例如,各种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致病原因,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揭开睡眠障碍的神秘面纱。
(实习编辑:张欣)
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一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微创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