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
请选择往期
回顾往期经典(共0期) 跳至第跳转
本文要点
人物介绍:林兴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温病学、中医热病(岭南温病、病毒性疾病和温病湿热证)及脑病(脑血管病、神经感染免疫性疾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师承著名温病学家、名中医刘仕昌、彭胜权、林培政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第一期杏林英才培养对象,国家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和临床重点专科申报和验收专家,国家科技奖、华夏医学奖评审专家。

医治病救人立功立德,

《仁心》栏目为当代名医立言。

本文是39健康《仁心》栏目组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党委副书记、院长

林兴栋教授的深度访谈。

医院坐落在荔湾区花地河畔,下午两点半,前来就诊的患者人来人往。

时至今日,林兴栋从医已经27年,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内科医生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医院“掌舵人”。他表示,“无论职务如何变化,自己医生的角色和做一名仁心仁术的医生的初心始终不会变。”

◎  林兴栋谈及对“医者仁心”的理解。

这天来了一位与他相识二十多年的老病号。

62岁的陈桂英,梳着马尾,身穿黑白柳条长款T恤衫搭配黑色紧身裤,后背一个亮眼的孔雀蓝背包,这身打扮一进诊室就被林兴栋夸赞“有活力”。陈阿姨嘴上说着“我都老太婆了”,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问及“林院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陈桂英不假思索,地道粤语脱口而出,“医术好,而且对病人也好。见到他,病就好了三分!”

如果陈桂英不说,有谁知道她曾经偷偷嫌弃过眼前这位大教授?

被病人吐槽“黄毛小子”,他用实力圈粉

二十年前,陈桂英在小儿子满月后,因为一颗烂牙引发大出血导致严重贫血,治疗多年无效,严重头晕而无法工作,还患上了抑郁症,创下六天六夜不眠不休的惊人纪录。

“早上起床还好好的,突然就天旋地转,有人介绍去三元里的中医院,”陈桂英说到这里不由得咯咯笑起来,“当时我晕得七倒八歪,老公赶紧让导诊姑娘推荐一位专家,可到了诊室一看,怎么给的是个没经验的黄毛小子?”

看中医就要看老中医,中医是越老才越值钱。初出茅庐的林兴栋,习惯了坐诊时遭“白眼”,不被病人信任。林兴栋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没有关系,疗效是最好的口碑,只要患者看得到疗效,就会用脚投票选择上你这来瞧病。”

“走不动了,将就看吧。”陈桂英当年是无奈才让林兴栋为自己诊病,没想到走进诊室迎来林兴栋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什么可以帮得到你呀?”还以为听错了,她和先生都愣住了,只见医生还在热情招呼:“坐啊坐……哪里不舒服呀?”

陈桂英自打生孩子后三天两头跑医院,抑郁症把她折磨得精神恍惚,反应比别人慢半拍,看病抓药时有被嫌弃。第一次遇到如此温柔的医者,她冰冷无助的心一下子暖和了些许,“他不但医病还医心呢!”

◎ 为病人仔细把脉,医病又医心。

林兴栋一边斟酌开方,一边开解鼓励她:“阿姨一定要放宽心,有空多出去走走……”结果出乎意料,很快见到疗效,“他给我开了五剂中药,吃完第三剂药就不头晕了。”

一次好的疗效体验,还不足以让陈桂英信服一位陌生医生的医术。

直到后来,陈桂英因为扭伤腰看诊数次无效,反而腰痛越来越严重,于是求助林兴栋。当时她腰痛(与抑郁症有关)到整个背弯得像只虾米,头快垂落到地板了,林兴栋仔细问诊后建议立即住院治疗。

中医看病立足于整体观,强调辨证论治,更多在“治人”而非单纯治病。林兴栋认为,陈姨的病根在于情志抑郁,长时间不睡觉造成肝肾亏虚,需要耐心慢慢调理,药物、运动、饮食、情绪调节都要跟上。

“不用止痛药也不用其他西药,一个星期的中医药调治就让我重新挺起腰板走路了。”陈桂英从此认定林兴栋医生是“华佗在世”,每每不舒服必找他看。她经过中药调理,去旅游去社交,慢慢地抑郁症也好了,变成了现在的爽朗模样,还成为了一名中医爱好者。

而当年的“黄毛小子”医生,在日复一日打磨钻研中,医术日渐精进,名气也越来越大,如今是岭南地区治疗眩晕、头痛、中风、抑郁症、失眠等病症的大专家。门诊病人络绎不绝,有时还很难挂到他的号。

投身杏林一心奔救,创造生命奇迹

“学医是我一生的追求!”

刚刚结束忙碌的门诊工作,林兴栋略微疲惫,他扶了一下眼镜框,挺了挺身板,与记者聊起了他的从医经历。“家族里有不少亲戚朋友都是从事医疗工作,他们治病救人,而且我们梅州客家地区,把医生视为比较崇高的职业。” 在环境的沁润下,一颗学医种子已在林兴栋童年的心中种下。

后来目睹父亲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刺激他坚定投身杏林,“医疗水平的局限性,医学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尽管现代科技进步很大,但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实习医生时期,每天与各种各样的病例打交道,林兴栋开始对医生职业、对生命有了深刻的思考,“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地体会作为医生的使命。”

◎ 林兴栋竖起食指,让病人看过来,测试其视力情况。

“在神经内科病房实习轮转遇到一位因大面积脑梗塞而昏迷的65岁老人,老师跟我们说病人即便醒过来,后遗症也很重,躺在床上动也动不了。但是老人的9个儿女非常孝顺,每天轮流来送饭送汤,悉心照顾,给他做按摩跟他说话,最后老人不但苏醒过来,还能下床站起来。”包括林兴栋在内的实习医生都惊叹不已,“绝对的生命奇迹,人的大脑可塑性很强啊!”面对生命,一定不要轻言放弃。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精湛的技术是治病救人的基本要求,而更多时候,人文关怀比技术更重要。

一个母亲节的前夕,56岁的血液病患者李念荷突发脑出血被送到医院急诊,当值的林兴栋被呼叫去ICU参与救治。心电监护,吸氧、脱水控制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医生在手术台上与死神赛跑,可病人的血小板止不住下跌,脑内还在大量出血,很可能活不过第二天早上,不得不下病危通知书了。

“无论如何,医生请再救救她吧……”守候在ICU门外的李念荷丈夫哽咽恳求,身旁的儿子扑通跪下:“医生,能不能让我妈过完最后一个母亲节?”

林兴栋为之动容,想到当年去世的父亲,他一把扶起家属说:“好,我们尽力!”便转身回去与团队继续战斗,其间李念荷发生了多次心跳骤停,林兴栋一遍又一遍做心肺复苏按压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医护团队竭尽所能,成功帮助李念荷延长了一天的生命,直至母亲节后凌晨1点05分。

结束后,林兴栋才发觉自己的颈椎、胳膊、手指累得痛得直不起来了,但心里是毫无负担的轻松。“虽然病人走了,但医生和家属倾尽全力了,病人过完了母亲节,家属没有遗憾唯有感动。我想,这就是古代著名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所说的‘一心赴救’。”

◎ 用叩诊锤给病人做检查,初步判断病情。

从此,林兴栋把人文关怀与医学技术深度融合,要求自己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人文关怀也成为他对学生们最爱唠叨的“四个字”。

在读研究生马丽娟表示,“林老师要我们重视与病人的沟通,经常让我们主动加病人的微信。当下医患关系紧张,更需要过硬的专科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能,给病人说清楚讲明白。”

让学生刘兴华佩服的是,“林教授以病人利益为中心,对于急性脑梗需要溶栓的病人,不保守,甘为病人担风险给予积极溶栓治疗。老师说,要是不溶栓,病人瘫痪了,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仁心仁术精准扶贫,把儿子引上医路

在27年从医生涯中,被派去驻村扶贫是林兴栋至今难忘的一段特别经历,让他明白也坚信:扶贫如治病,脱贫即救人。

2016年,在医院及校园之间救死扶伤、传道授业的林兴栋,来到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南蒲村担任第一书记和精准扶贫工作队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辨证施治”精准扶贫驻村工作。

南蒲村分布在省道S354两旁,且距离太平镇政府1.1公里。“一开始看到村子在大路边,以为还好,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才发现,贫困的景象超乎想象。入眼的有摇摇欲坠的泥瓦危房,有残疾、精神病、孤寡老人……”林兴栋在挨家挨户精准摸排情况时发现,大半贫困户是因病致贫。

71岁的贫困户何叔,37年前脚后跟扎了一个生锈铁钉,跟骨外露却没钱治病,反复感染导致骨髓炎,常年流脓、肿痛已经到了要截肢的程度;多年借住别人家的泥瓦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即便生活条件已经如此恶劣,他仍然笑着面对,每天拖着孱弱的身子,起早贪黑下地干农活,养鸡种菜,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供唯一的儿子上大学。

林兴栋被深深触动,自己垫钱送何叔住院做清创手术,住院2个月终于保住了何叔的腿。不仅如此,他还跑上跑下争取国家政策、联系结对帮扶的中药学院和医院的爱心人士募集资金,异地新建了近60平方的安全住房,解决了何叔儿子读大学的费用来源。“现在帮他一把,将来他孩子毕业工作就会好起来,他们也一定会将这种爱心传递给更多人”,林兴栋这样说到。

◎ 驻村扶贫期间,林兴栋随时都会被村民围住求医问药。 /医生供图

除了何叔以外,重型颅脑损伤的肖叔、乳腺肿瘤的农姐、重度膀胱结石的全叔、严重心脏病的范叔、器官发育异常的小张、重度地中海贫血的小冯……一个个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林兴栋或亲自诊治或多方联系的帮助下开启了新的人生。村民评价他“是个好医生、好党员、好干部”,队员评价他“是品格高尚,虽然瘦却肩扛正义,纯粹的汉子”。

“上工治未病”,为探索通过中医治未病优势预警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林兴栋组织各方力量为全村近2000人建立了详细健康档案,干预重点人群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两年时间里,先后请来大学及附属医院著名专家,组织开展多达8次大型专家义诊,到镇、到村、到户送医送药,服务群众近万人次;到清远市区各级医院开展多次学术交流以及为群众进行健康科普讲座。

林兴栋夫妻都是医生,常年为了照顾病人忙得顾不上家里,对儿子更是甚少陪伴。驻村扶贫时正值儿子高三,谈到高考志愿,儿子起初不愿像父母那样选择学医,但在一次跟随林兴栋组织去村里献爱心的活动时,看到一个个村民拉着林兴栋亲切攀谈,听到他们讲述患病治病的艰辛故事……儿子悄然改变主意了,“以后我也要学医,要帮到这些村民,帮到需要帮助的人!”这让林兴栋出乎意料,更是莫大的欣慰。

从医生到院长,初心未曾改变

就像长期与草药打交道,身上自然会浸染一种独特的体香,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林兴栋,身上带有传统中医人特有的气质。病人说他是没有架子的大教授。

“昔日受老师们‘传、帮、带’的影响,”林兴栋师承著名温病学家、名中医刘仕昌、彭胜权、林培政教授,“他们的一言一行体现医道本色,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 曾跟随名中医彭胜权教授进行学习。

“刘仕昌教授是我的恩师之一,生前在华南地区德高望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四大元老’之首,但为人低调谦虚,对年轻人倾囊相授,没有架子,甘于奉献,乐于为他人服务。刘老80岁高龄,鹤发童颜,经常到处奔波去救治病人,对病人一视同仁,用药简便廉验,那时候三元里的很多农民都喜欢挂刘老的号。他的药方看似平淡无奇,但疗效就是好,还便宜。”如今,林兴栋完全继承恩师的行医风格。

◎ 刘仕昌教授(左二)93岁时,林兴栋(左一)跟其诊病。/ 医生供图

2019年,林兴栋被任命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既是医生又是硕士生导师又是院领导,林兴栋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他到任时正值医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想尽办法保障疫情防控不出岔子,还要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健全医院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医院未来发展奔走谋划,“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刻也不敢闲着”。

现在,医院成为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全省唯一的本科中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单位;公立医院“国考”成绩位列全国中医专科医院之首;骨科“金字招牌”特色优势显著;血液病成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内科、妇科、针灸推拿科疗效显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市外、省外甚至国外赶来看病,医院的口碑越来越好。

医路漫漫,道阻且长。入杏林,既知大医精诚,当以“行”证其道。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林兴栋当初从医时的赤子之心依然如故。面对每一位患者他都态度和蔼,认真倾听,细细斟酌用药,完了还要叮嘱患者的起居饮食。他提醒陈桂英:等天冷一点,要吃些膏方,补阴精;面对经历了脑梗、心衰的93岁梁老太,他叮嘱家属可以给老人做点银耳、百合、莲子糖水,以缓解便秘。

◎ 来复诊的93岁梁婆婆精神奕奕,恢复得不错,但近来晚上睡不好,林兴栋把脉问诊后表示她还有些气虚,要继续吃中药调理。

身材高瘦的林兴栋,拥有令人羡慕吃不胖的体质,以前喜欢打羽毛球,自从做了院长就没时间摸球拍了,只能见缝插针打打八段锦或跟着健身视频做锻炼。问及有何保健秘诀,他笑着说:“不管怎么样,每天保持健康的心态很重要。中医讲,养生先养心,养心重养神。我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喜欢听粤语歌,粤语是一种古老语言、能够植入灵魂,使人感到放松。”

摄影|胡超扬

通讯员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