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
请选择往期
回顾往期经典(共0期) 跳至第跳转
本文要点
人物介绍:张清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颞下颌关节科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临床尤其擅长颞下颌关节病综合序列治疗以及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及合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咬合与颞下颌关节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及合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曾获“广东医师奖”、“广州医师奖”、“羊城明星牙医”、“羊城好医生”、“广州十佳最美医师”等殊荣,入选“岭南名医录”、“最强中青年医生实力榜”名单。

名医治病救人立功立德,

《仁心》栏目为当代名医立言。

本文是39健康《仁心》栏目组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张清彬副院长的深度访谈。

张清彬医生见到了那位70多岁的男病人,老人家怀里一直抱着一个玩具娃娃。

病人平时住在老人院,患有认知障碍症,他的颞下颌关节脱位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掉下巴”,其他医院把他转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广医口腔”)进行治疗。

张清彬为老人做了关节复位治疗。那个玩具娃娃让张清彬心头一震,他发朋友圈说,这位老人家太孤独了。

◎ 张清彬医生在朋友圈发图——抱着玩具娃娃的老人家。

这种善感气质让张清彬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时常说,要当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对于病人能帮一个是一个;他喜欢写诗、写散文,追寻故乡的大雪记忆;他着迷于细雨的落下,感慨于人处他乡时的孤清。如果没有成为一名医生,那么张清彬或许会走上文学道路。

◎ 张清彬接受《仁心》栏目组专访。

他选择了一个冷门学科

张清彬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农村家庭,孔孟之乡是礼仪之邦,从小父母就教育他做人要忠诚善良,这让张清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信念:坚守初心,全力帮助别人。

年少时的张清彬看过一部电影,民国集市的特写镜头让他毕生难忘。赶集,又叫赶场或赶乡场,是民间自发的一种定期聚集在某个场所、进行商品交易的形式。每到赶集的时候,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就会带上自己准备交换的物品,向集市所在的乡镇进发。

十几岁的张清彬发现,很多老乡们不仅喜欢去换物,也喜欢去集市里的“牙医摊”看牙。那血淋淋的场景跟电影里对照起来,好像没多大区别。

“他们看牙,看来看去也看不好。山区的人出一次山也不容易,我就想,能不能去学学这个专业,将来能够培养一部分乡村的口腔医生。”这是张清彬考入医学院的质朴初衷。

◎ 张清彬医生(中)在为患者看病。梁中明 摄

如今时光眨眼已过去30多年,沂蒙山区的少年已成为知名专科口腔医院的学科带头人。这个周五上午,张清彬在医院的诊室里走来走去,颞下颌关节科的5个诊室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用挡板间隔开来,除了挂自己号的病人,空下来的张清彬还会详细了解其他诊室患者的病情,然后看看写在病历上的治疗方法。对那些中老年患者,他叮嘱完注意事项,总会轻轻拍一下病人的肩膀说:“没事的,放轻松。

颞下颌关节,一个让外界颇为陌生的医学名词,实际上指的是人体两个耳朵旁边的关节位置。它是人体最精细的关节,像“挂钩”一样将下颌骨悬挂于上颌骨,人张口闭嘴、说话、进食等多种活动,都得靠这个“机关”来实现。

◎ 颞下颌关节示意图。这是人体最精细的一个关节部位,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是什么现在还很难解析清楚,一般认为它跟个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口腔创伤因素都有关系。图片翻拍自张清彬主编的《颞下颌关节与面痛》一书

如果你张口和闭口时听到“咔咔”响,又或者觉得颞下颌关节处疼痛,张闭口时关节突然卡住,口角歪斜,出现这些异常表明你已经有了病征,这些统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疾病是口腔临床的四大疾病之一,发病率超过28%。

小关节,大问题。张清彬,就是治疗这种疾病的专家。

◎ 我国著名颞下颌关节与合学专家刘洪臣教授。2014年-2018年,张清彬曾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在职博士后研究,专业方向为颞下颌关节疾病研究,导师就是刘洪臣。刘洪臣教授为人和善,对张清彬有很大的影响。图片由张清彬提供

19岁的大学生阿欣(化名)这天来看病,源于一天午睡后的她打了一个哈欠,“咔”的一声,颞下颌关节脱位了。

这不是她第一次经历“掉下巴”,六年级时她在学校吃午饭,菜里有鸡腿,她满心欢喜,于是把嘴张得大大地去咬,结果“咔啦”一声,人生第一次脱臼就在颇为尴尬的气氛中发生了。

经过急诊科医生复位后,阿欣再来到颞下颌关节科做详细检查。主治医生为阿欣进行了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以起到润滑关节、控制关节内炎症、消除疼痛的效果,再辅以联合稳定型咬合板佩戴进行治疗。

张清彬尤其叮嘱阿欣,平时避免过度张大口以及咬过硬食物,不要偏侧咀嚼;注意调节生活中的压力,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改正紧张时紧咬牙习惯,尽早修复缺失的牙齿,保持正常的咬合关系,关节区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

◎ 张清彬医生。

在临床应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多年后,张清彬今年进一步提出了“六化三型”的治疗模式,“六化”指的是治疗原则:序列化、微创化、舒适化、数字化、人文化、整合化;”三型”则是治疗手段的种类:无创型治疗、微创型治疗、创伤型治疗。

整个治疗原则和手段,像一把梯子一样渐进,对照整齐。按照病人的病情来具体分析,80%~85%的病人可以通过注射药物、戴牙合板等无创型治疗取到良好的效果,10%的病人可以通过关节镜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5%的病人需要做开放性手术。

◎ 张清彬提出的“六化三型”治疗模式示意图。

张清彬希望尽量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简单化,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很多医生不愿意碰这个领域。“我想让更多医生能够按照我们实践的模式进行诊疗,让病人在当地就能得到治疗,”张清彬特别心疼那些专程从外地来找他看病的病人,“他们从外省坐飞机来,飞机票两个人可能就几千块,但治疗费可能只有500。”

异地求医的背后,是全国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现状,2014年张清彬在广医口腔创建颞下颌关节科之前,整个华南地区看这个疾病的专家屈指可数,大量的病人无处就医。直到现在,全国三甲口腔医院专门设置有颞下颌关节科这个科室的口腔医院也不多。张清彬总结了其中一个原因,TMD本身是疑难病,如果钻研不深,很难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医生治病的成就感不高。

但张清彬偏偏在这个领域扎根了十几年,他不喜欢凑热闹,喜欢干别人不喜欢干的“冷门”。

◎ 去年11月,张清彬医生现身39健康医生直播间,在线上为患者解答问题。他说:线下我一天最多能接诊80-100个病人,而一场直播就能帮助几万在线患者。”他认为现在网上医学科普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科专家应该担起科普的责任来,让病人少走弯路。

在他乡忍受孤清得到锤炼

32岁那年,张清彬在河北省口腔医院工作,接到医院援非招募消息后,他决定加入中国援非医疗队前往刚果(金)。先遣队其他三人包括队长、厨师、药剂师均在55岁以上,只有张清彬是位年轻人。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是张清彬主动提出的申请,那时他的儿子不到1岁,但他的想法炽热且单纯:像自己的偶像白求恩一样,为国际的病人做点服务,为中非友谊做点贡献。

2007年刚果(金)处于内战之中,局势还不稳定。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张清彬经常在半夜里听到枪声。当地政府给他们配备了带着AK47步枪的武装警察。

金沙萨的人们热情地欢迎中国医疗队的到来,当地人看到他们就用法语冲着他们大喊“chinois”(中国人)。张清彬用精湛的医术回应了这种热情。一个女孩嘴里长了像苹果一样大的肿瘤,当地医务人员很是焦急,但没有办法。张清彬决定为女孩做手术切除肿瘤,并向一系列困难发起挑战:手术器械不足,电力不稳定,手术室的无影灯经常有好几个不亮,当地也没有血库……

克服千难万险,奋战6个小时的张清彬与团队一起为女孩切除了肿瘤。她终于能正常地张闭嘴吃东西。

◎ 在援非时,张清彬(右二)与当地医生一起为患者治疗。图片由张清彬提供

在援非两年多的时间里,张清彬不仅是医生,也是翻译,同时也兼任医疗队的会计。身处异国他乡,在金沙萨的张清彬在QQ空间里写下了《雨感》:

“雨打在屋檐上,玻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让人不禁认为雨就像一只发了疯的蜜蜂,不停在鸣叫。”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宛如心中的泪点滴滴,静静地听着嘀嘀嗒嗒的雨声,心中油然升起的是一丝莫名的惆怅。”

有一次在金沙萨的商场,张清彬走过色彩鲜艳童鞋柜时,眼睛就离不开了,他心想,无论是哪一双,两岁多的儿子穿上它的话,一定都会非常可爱。当营业员询问他要选哪一双时,张清彬琢磨了很久却始终未能拿定主意。他不知道到底该买多大的鞋子,回国的时候,这双鞋子是否还适合儿子的双脚?在营业员有些不耐烦的推荐中,张清彬最后知趣地走开了。

2019年,张清彬援非回到中国已经10年,有一天他竟收到了一封来自刚果(金)的邮件,金沙萨有个病人想要来远赴中国找他看病。这个事情让张清彬觉得很有意思:“说明我们当年在当地有一点口碑。”

经了独孤的洗礼,让张清彬后来在面对诸多困难时多次显出在精神上的“硬度”来。经过两年多时间援非后,张清彬又前往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9月,张清彬与家人奔赴广州,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一名医生,即将面对建立颞下颌关节科的巨大挑战。

这时的张清彬踌躇满志,他在诗中写道:

我已成为真正的岩石

站在广州塔上

我可以眺望更远的远方

◎ 张清彬医生在个人QQ空间里部分诗歌、散文列表。

从“0”到“1”艰难的建科过程

2014年3月17日,广州黄沙大道39号一楼,一个简单的“开科揭牌仪式”正在进行。

揭开了红幕布之后,广医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正式开科了。这真正是一个“零起步”的科室,当时只有张清彬一名口腔医生,一名护士长,还有两名中医专业医生。

◎ 2014年3月17日,广医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开科,四名医护人员合影留念。一个月不到,科室有一名医生离开了。图片由张清彬提供

没有病人来,没有医生看病,科室艰难起步的窘况,让张清彬始料不及。科室成立第一个月,整个科室看病一共也就收了1000来块的诊疗费。

遇到挫折是低头向困难折服,还是迎难而上?这是对一个人心智的真正考验。

思索过后,张清彬反而立定了心思坚持下去,他提出了“总怀感恩之心,总做真诚之事,总钻专业之术,总解病人之苦”的科室宗旨,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广泛宣传科室。

每到年底,张清彬就叫护士长买来几百张贺卡,在网上找到省内其他医院的地址,给口腔科主任寄去,在贺卡上有张清彬的签名以及广医口腔颞下颌关节科的介绍。张清彬自己则积极现身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在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写关于TMD的各种科普文章,前前后后写了100多篇,让外界更多地知道了TMD这个病,让病人知道求医有门。

如今张清彬想起当年的建科过程,感慨万千:“一路走来,我们真的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勇气,硬扛下来的。”

病人的口口相传,让张清彬的颞下颌关节科得到更多认可。2014年刚建科那一年,颞下颌关节科全年门诊量是1200人次,而到了去年(2021年)已达23000人次。

◎ 颞下颌关节科的麦熙医师正在对病人进行理疗。广医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对TMD有全面、全方位的治疗,科室配备理疗仪及专业按摩师、中医副主任医师。梁中明 摄

从2014年建科开始就与张清彬并肩作战的麦熙医生,非常了解这些年来张清彬的艰辛备至:“他一直领着我们向前冲,既要想办法打开局面,又要为科室将来发展做很多规划。”

麦熙再次深深感觉到张清彬的感性一面,是去年4月。张清彬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散文《此去经年》,这在诸多科普文章里显得尤为特别。张清彬写道:

这几天雪落泰山

我在温暖如夏的羊城

快意且奔波着

人民高架桥的木棉花花开正酣

而我却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回忆与向往

期望北方的雪不期而至

轻盈洁白  纷纷扬扬

脚下“嘎吱嘎吱”的声音再次响起

安一扇窗,照亮梦与前方

时至今日,张清彬总结出了一套与病人交流的心得:“跟别人沟通要真诚,最重要的还是真诚,要换位思考,要尽量地解决疾病对病人的折磨。如果能做到这样,病人就会非常满意。”

要做到换位思考,意味着要付出许多额外的精力。病人从家里出发到诊室,从诊室看完病再回家,尤其是从外省来的,整个流程张清彬一般都会考虑在内:他们坐飞机坐高铁大约花多长时间、花多少钱,他们家到医院这多远,广东这边的天气怎么样,是不是有台风来,病人那边的天气怎样……这些他都会提醒对方考虑。

操心这么多东西,让47岁的张清彬已经花白了大半头发。

也正是这样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习惯,让张清彬赢得了很多患者的敬重。江先生带自己女儿来复诊,说自己是实实在在被张清彬的细致所“征服”的。有次张清彬特意让护士打电话给他,叫他不要在周一到周五来复诊,以免影响她上初三的女儿的课程,星期六来就可以,因为张清彬正好在那天出诊。

◎ 颞下颌关节科里牙合板模具的制作方式。

美国医生特鲁多那句名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经常被张清彬挂在嘴边。他认为,医生和病人的沟通,要达到一种互相信赖、互相支持、互相依靠的境界,除了诊疗之外,医生还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张清彬个子不高,手不大,但他每次与人握手都会稍为用力,让人觉得有劲,有暖意在其中。有位患者每次来看病都要和张清彬握一下手。病好了以后,过半年他又挂号来看他,听他几句嘱托,跟他握完手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一路走来,张清彬收获了众多患者的敬重。一位来自珠海的患者病情出现反复,但即使面部疼痛难忍,每次复诊总会给张清彬一个微笑,握着他的手说“谢谢”;

有患者为张清彬撰写了一首“天下最长的藏头诗”,全诗33句共计231字,勾勒出了他的从医轨迹,以表达对他的信赖与感激:

广采杏林众柯长,州际纵横医学堂,

医界上下而求索,科班出道踏野乡,

大张旗鼓济众生,学富五车著华章,

附丽视为身外物,属兔质本更善良,

口抒胸臆真性情,腔不纳垢启天窗,

医人疑难沉疴症,院门独辟涌春光,

张启囿闭千唇门,清瘀疏堵喜开光,

彬彬有礼绅贤风,主导专科众相帮,

任由市声窗外喧,医者心静如圣堂,

师从名家青学蓝,医专颞颔得真传,

德医双馨留芳名,高蹈御风慨而慷,

尚有大任常自警,医患针麦铸悲殇,

术求精巧显奇效,神功捻来执手掌,

奇峰总现崎岖后,攻城正凭自身强,

克难致胜驱顽疾,颞面作琴弹乐章,

下自成蹊树不言,颔自舒展采果香,

病枝返绿春风荡。

作为张清彬的学生与现同事,黎星阳医生在2012年就已认识张清彬。师从张清彬10年,他觉得老师平时像一名“严父”,对学生、对下属比较严厉,经常督促学生与年轻医生努力学习、研习文献。但藏在严厉背后的是善意和爱,黎星阳觉得自己的老师其实是个柔情十足的人:“他对父母亲非常孝顺,对家人非常好,对年迈患者关怀备至。”

◎ 黎星阳医生在为患者看病。师从张清彬10年,他觉得张老师是个严厉有爱的人。

在某些时刻,总要有医生站出来的。“能为病人解除一点病痛,就解除一点病痛;能为病人多一点帮助,就多一点帮助。”张清彬说。

建科8年后,外界越来越多人知道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存在,知道广医口腔医院有专科医生对付它。但回顾过去,张清彬只给科室的发展进程打了60分——一个仅仅被视为及格的分数。他觉得科室在学科建设、人文关怀、人才梯队建设、临床转化、人工智能诊疗方法等方面,还有许多可以进步的空间。

◎ 张清彬(左)在诊室与年轻医生一起,为患者进行治疗。图片由张清彬提供

要把科室真正打造成一个华南地区的颞下颌关节疾病诊疗中心,是张清彬的目标,他觉得起码还需要10年时间。这意味着,张清彬与他的团队还要一段很长的辛苦路要走。但觉得自己人生前半段一直在“如履薄冰”地迎接挑战的张清彬,认为自己还是要坚持下去:人的一辈子应该要不负韶华,即使路上荆棘满布,即使路上挫折常有。

“我母亲也经常说,每一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我想的确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不断地克服了困难从而成长,慢慢去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样的道路何时才会显露尽头?或许,只有在人苍老无力的时候,才会不得已停下来。就像那首献给父亲的诗里张清彬写到的那样:

一辈子的艰辛啊

一生的不容易

父亲 路不再那么长了

就慢慢地陪他走下去吧

从一种幸福到另一种幸福

源源流淌的是家乡的小河

在洁白的墙壁上安一扇窗

照亮无限可能的梦与前方

通讯员|李耀文、郭千千

摄影|陈家颖(除署名外)

编审|辛欣

编辑|廖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