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09:45:55 上海虹桥医院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又出现感染,患者可以通过更换导尿管、药物治疗、清创手术、加强护理等方式进行处理。尿道下裂修复术是指通过手术方法使尿道开口于正常尿道口的位置,用于修复尿道下裂的一种手术。
1、更换导尿管: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又出现感染,可能是患者在日常换药时操作不当,导致尿道受到污染,或是长时间插尿管导致尿道黏膜受到损伤,细菌趁机侵入导致感染。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尿管,保持尿道清洁,避免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又出现感染;
2、药物治疗: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又出现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从而达到杀菌、抗炎的目的,进一步控制感染;
3、清创手术: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又出现感染,且感染比较严重,局部分泌物比较多,则可通过手术清除感染组织,引流尿液,清除感染源,也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4、加强护理:患者在日常应注意保持局部伤口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避免伤口被尿液、粪便等污染。如果分泌物较多,可以使用无菌盐水、医用酒精等对局部进行清洗,减少感染的发生。
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又出现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并积极进行治疗。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