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

肌酐与肾衰有什么关系?

2022-04-07 09:30:00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

A-A+

选择医院是看病的第一步及关键一步,对诊断和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的。对患者来说,并不是医院越有名、规模越大、病人越多就越好。因为每家医院各科室的水平并不尽相同,再大的医院也有相对薄弱的科室,有些小医院也有很强的优势科室和特色诊疗项目,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看医院性质,一般来说,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实力雄厚一些。因为医院依托的是医学院或者医科大学的师资教学力量,对于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都会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看医院名气,一家好的医院,总会在当地患者中留下好的印象。去就诊之前,不妨在各平台看看看评价,初步了解一下这家医院的综合评价。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相对于综合医院来说,专科医院的科室设置较单纯,对某一方面疾病的研究也较透彻,比如肿瘤医院和妇产医院。选完医院后,下一步就是选择一位认真负责任的好医生。尽管实力较强医院的医生都有丰富的经验,但对于疑难杂病来说,选位好医生就至关重要了。因为不同的医生其擅长治疗的疾病也不同。

  看来,要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医院,还需要患者自己及其家属多考察多费心才行。只要做好了这些了解,才能选择到一家合适的医院。希望以下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通常肾友们在明确病情前,都需要做多项检查,zhui基本的就是验血查尿。血常规还有血生化都是必做检查之一。其中血生化中包含肾功能三项或五项,血肌酐就是反应肾功能的一项。

肌酐值的变化与肾功能进展有直接关系,肾脏从初期轻微损伤到逐渐纤维化发展到硬化进程加快,zhui终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肾脏逐渐损伤的过程中,肌酐也随之升高,主要是受损肾细胞不能在继续发挥稳定的滤过、代谢、排毒作用。除了肌酐升高,还有尿酸、尿素氮等一些代谢物质蓄积,致使血液内整体毒素水平升高。

肌酐值的变化是肾功能损伤的一个“风向标”。肌酐升高代表已经受损的肾细胞越来越多,只有少部分肾细胞仍然顽强存活,发挥着仅有的作用。

平时肾友们常把肌酐作为判断是否发生肾衰竭的重要依据。因此肌酐升高一定是肾衰竭吗? 肾衰竭一定存在肌酐升高吗?等等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关于肌酐与肾衰竭的关系,有三个问题肾友们有必要认识清楚,才能更好地阻止肾衰的发生。

肌酐升高一定是肾衰竭吗?不一定

可以说肌酐升高是肾脏功能损伤了,再往衰竭的方向发展,但肌酐升高不等于肾衰竭。我们经常说肌酐升高也分为几个阶段,一般肌酐达到442以上则进入肾衰竭时期。

但并不是说所有肾病都是肌酐达到了442才是进入肾衰竭。临床上其实经常发些有一些肾友肌酐在2、300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肾衰竭阶段,为什么会这样?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本身不同性别、体重差异大、饮食习惯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到肌酐的代谢,对于瘦小的女性患者来说肌酐不一定很高,肾脏损伤也可能严重;而对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说肌酐本身就高,肾功能损伤后可能肌酐也会相对比同时期的人高。

所以在肌酐升高后,还需要进一步评估肾功能损伤情况,则可以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彩超等来准确判断。

针对降肌酐的方法是没有“te效药”,肌酐升高不是一时半会发生的,因此降低肌酐也要慢慢地调理。目前主要采取中医疗法活血化瘀,促进血液流通代谢,同时用西药进行抗凝、改善血管内压的方式来保护肾脏血流稳定,来促进毒素的代谢。

肾衰竭后肌酐还能降下去吗?分两种情况

通常肾衰阶段,肾友们肌酐都在4、500的水平,除了个别在2、300。那么升高这么多还能降下去吗?这部分治疗的及时其实可以降下去。

在降肌酐治疗过程中,弄清楚导致肌酐升高的因素非常重要。除了肾脏功能本身的损伤。还有一些外在因素是导致肌酐奇高的主要原因。

包括感染、脱水、药物性损伤、梗阻因素等,这些原因导致肌酐迅速升高,引发的急性肾衰竭,一般是可逆的。及时纠正急性因素可将肌酐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但同时需警惕急性转慢性发展。

慢性肾衰竭肌酐就一定不能降下来吗?并不是。在病情发展过程肌酐达到顶峰,及时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稳定后,大部分人的肌酐都会有一定下降,具体是下降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看后续病情治疗的情况。所以说肌酐升高就降不下来只能等透析,这是很大的误区。

也有部分人被误导肌酐尚未达到尿毒症水平就透析了,很是可惜。

肾衰竭治疗目的是延缓尿毒症,而不单是降肌酐?

不少患者非常看重肌酐值,觉得只要肌酐不降下来病情就没好转或稳定住,这是错误的观念。已经步入肾衰的肾友,治疗的目的不是逆转恢复正常,而是维持病情稳定,延缓到尿毒症的距离。肌酐是反应治疗情况的一方面,但不能完全代表肾功能恢复的情况。

所以即使肌酐没有降下来肾友们也没必要气馁,只要病情整体稳定住了,没有急性进展因素,严重并发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在合理范围内就可以接受。

如果大家还有肌酐与肾衰竭相关问题,可以。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体检发现血肌酐高了怎么办? 下一篇:预防尿毒症,别只盯着肌酐、蛋白尿?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