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中耳炎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军教授谈:感冒流涕竟可害“聋”了耳

举报/反馈
2009-10-16 00:58:0039健康网

  国庆长假期间,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接待了数十名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佳佳就是其中一位。原来是国庆前,佳佳患感冒导致听力下降,国庆期间住院治疗,听力已恢复正常。

  佳佳今年6岁,与同学玩耍后,满头是汗,而且衣服都湿透了,傍晚时分感觉有些凉意,不自觉连打了几个喷嚏,鸡皮疙瘩也长了一身;第二天,佳佳的母亲发现儿子说话声音有点嘶哑,以为是儿子话多又喊得大声所致,就没在意;接下来,佳佳感冒了。

  眼看着就要到国庆中秋长假,佳佳的感冒症状丝毫没有减退,虽然也吃了药,由原来的清水鼻涕发展到流脓鼻涕,成天昏沉沉,吃饭总觉得味道淡。佳佳他总觉得耳朵很闷,还有点痛,听话不是很清楚。佳佳母亲感觉到孩子情况有些不妙,带他到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检查,检查发现佳佳患了渗出性中耳炎,经过住院治疗,佳佳的听力已恢复正常。

  中耳炎是小孩子常见的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因为它可能会造成听力的损失,而这种听力损失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往往会难以察觉,而且会影响到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耳炎的感染有可能会通过耳朵扩散到颅内附近的组织引发其它并发症。不过,及时发现中耳炎并给予迅速且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的孩子的和中耳炎是可以完全痊愈并且恢复正常听力。每个作为父母的人都应该注意这点,因为孩子的症状只能是大人帮忙及早发现,而年幼的孩子更是不会说出来自己哪里不舒服的,需要细心的父母去发现症状。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军教授指出,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年龄段,易患渗出性中耳炎。80%的小孩在3岁以前会有一次以上的中耳炎,中耳炎也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军教授谈:感冒流涕竟可害“聋”了耳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专家简介:王希军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耳鼻咽喉中心 主任医师 教授   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耳鼻咽喉科专业组常委,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40多年临床、科研、教学经验在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听力学头颈肿瘤等方面治愈过大量疑难危重病人,在耳病诊治方面堪称“现代耳外科技能专家”……【详细

  为什么说3岁以前至少会有一次以上的中耳炎呢?那要中耳炎发生的原因说起。

  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常常是因为因为感冒、过敏、鼻窦或咽喉感染时引发咽鼓管的发炎、红肿,而继而炎症蔓延到中耳引起感染,因为咽鼓管连接中耳腔及位于鼻后的鼻咽腔,是一具有可塌陷内壁的狭窄管道,约有铅笔芯那么粗的大小,每天要张开数百次,可以这么形容,每吞口水三次或每次打哈欠就张开一次,当咽鼓管张开时,空气就会流入并进入中耳腔。

  小孩的咽鼓管在形状、角度、与结构上与成人的不同,孩子的咽鼓管比较松软、短、宽且呈水平角度,这和小孩容易患上中耳炎有很大关系。

  比如小孩子松软的咽鼓管如果关闭不全的话,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容易流入中耳;咽鼓管肿起的话,会导致阻塞;咽鼓管太水平的话,中耳腔里的液体不容易流出中耳腔……而这些情况会在孩子年龄大些的时候得到改善,因为3岁以后,小孩子的咽鼓管会开始发育,会变得较垂直,咽鼓管的软骨壁也会变硬,这样不容易让“脏东西”进入中耳,咽鼓管也不容易会发炎。

  还有一个原因是儿童机体免疫力较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感冒后,常伴有鼻塞、流涕等,鼻腔黏膜会充血肿胀,继而波及到咽鼓管,会导致中耳黏膜有液体渗出,形成渗出性中耳炎。但一些家长却常常可能忽略孩子感冒时出现的这些症状,而这些症状正是中耳炎的隐患所在。

  “感冒后,家长一定要留心注意孩子的听觉反应。”王教授提醒,如果孩子说耳痛、耳闷、耳鸣等应立即治疗;如果孩子没有觉察到耳部不适,那么家长还是该留心孩子的听觉反应,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反应程度。

  容易导致婴幼儿患中耳炎的6种原因:

  1. 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感冒、鼻炎、鼻窦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当呼吸道感染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易造成细菌滋生而引发中耳炎。

  2. 不正确的婴幼儿喂奶姿势。

  喂奶时要保持宝宝头高足低,不能横抱或平卧,否则奶汁容易跑进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到中耳引发炎症。

  3. 游泳时进水。

  水可通过鼻咽或耳朵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4. 不正确的婴幼儿卧床体位。

  正确的卧床体位应平卧时头背部略高,以免鼻咽腔滞留分泌物。

  5. 错误的擤鼻方法。

  两侧鼻腔同时擤涕,粗暴用力,容易造成鼻涕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6. 经常清除耳垢。

  耳垢可提供良性菌栖身处,是天然的防御措施,不可用棉花棒挖除。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所以不可经常清除耳垢。

  宝宝弄湿耳朵 父母怎么办>>>>>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