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活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中医生活馆

民俗民谚读金秋

举报/反馈
2010-05-2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秋收之季宜养“收”   秋季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风送爽,又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一个季节。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餮泄,奉藏者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秋天,天气凉而风劲急,地气肃而物变色,人们应早睡早起,情绪安定宁静,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神气,使情志与“秋收”相应,符合养“收”之机。

  秋天,自然界是开花结果的收获季节,阳气由升浮趋于沉降。人体亦处于收获的时期。机体已由活跃、外向、支付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

  六大节气各有特点  1,立秋,正值末伏前后,气温开始下降。“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2,处暑,时已8月下旬,“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民谚曰:“(夏至后)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夏至后45天已入秋,在处暑阶段天气转凉,应避免到较阴冷的寺庙类场所,避免受凉感冒

  3,白露,“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要防止受寒诱发旧疾,感染新恙,故俗话说:“白露身不露”。

  谚曰:“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古人认为,白露前后2—3天下雨对农作物有害,对人体亦不利,故谚曰:“白露里的雨,到哪里坏哪里”。

  4,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后,白昼趋短,天文学上以秋分为北半球秋季的真正开始。时已9月下旬,故谚曰:“九月秋风寒,开箱开柜拿被单。”

  5,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阳精既衰,阴气初壮”,气候凉爽,风寒易袭,老人小儿尤宜留意防范。  6,霜降,已值深秋,我国黄河流域可出现初霜。

  “言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民间重阳节亦在此前后,谚曰“(九月)九日雨,米成脯”,义为重阳节下雨,主冬春多雨。

  明代徐启光就说过“重九日……雨则皆雨(指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雨),又主灶荒(饥荒)”,这种节气下,自然界多灾害,庄稼欠收,柴草昂贵,人体亦会多病,老人尤宜当心。

  “一半儿新凉一半儿暑”   秋季气候转凉是总的趋势,但气温还是有起伏波动,尤其是初秋时还会出现比较炎热的情况。

  谚曰:“秋阳如老虎”“秋中有三暑”“秋后还有二十四只火老虎”“九月冷,十月温,秋底下还有个小阳春”,说的就是气温寒暖不一的状况。

  此时,人们要注意调节起居,随气候增减衣被,故曰“秋九八月乱穿衣”。此外,还得参考“(春捂)秋冻”之说,在秋天转凉时,不要过早穿棉衣,要耐点儿冻,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及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力就会提高,能适应入冬的严寒,提高对感冒等疾病的抵御能力。

  燥者濡之 柔润温养  秋高气爽,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煤气可耗伤肺阴。可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是秋天调补的重要原则。

  选择药物应偏于柔润温养,但又应温而不热,凉而不寒,总以不耗阴、不伤阳为要。如清燥救肺汤(人参、麦冬、桑叶、胡麻仁、甘草、杏仁、石膏、阿胶、枇杷叶)、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生扁豆、花粉)。

  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甘草、玄参、桔梗)、琼玉膏(人参、生地、白茯苓、白蜜),玉液汤(山药、生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花粉),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等方,都是秋季常用的润肺养胃,滋阴润燥的重要调补方。

  秋燥伤津,还应多吃蔬菜水果,以润燥生津。如猕猴挑、苹果、梨、橄榄、石榴、柿、橘、莲藕、佛手柑、木耳、萝卜、茄子等。

(实习编辑:黄丽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