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第二章 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患者占绝大多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于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

  [乳房解剖概述]

第二章 乳房疾病

  乳房位于胸前的第3肋骨和第6肋骨水平之间,胸大肌的浅面,由15—20个乳腺腺叶及富于脂肪组织的结缔组织所构成,成半球状,而每一腺叶分成许多腺小叶,腺小叶又由许多腺泡组成。乳腺小叶间隔以结缔组织,称乳房悬韧带,韧带外连于皮肤,内连于深筋膜。

  乳腺每一腺叶有单独的腺管(乳管),呈放射状聚向乳头,并分别开口于乳头。乳头周围有色素沉着的圆形区,称为乳晕。

  乳房有丰富的淋巴组织。乳房淋巴液的输出途径主要有:①大部分乳房淋巴液沿胸大肌侧缘淋巴管(主要是乳房外侧)流至腋下淋巴结(此处约有20—30个淋巴结),再到锁骨下淋巴结;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不经过腋下淋巴结而直接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有许多淋巴管与锁骨上淋巴结相通;②乳房内侧淋巴液沿肋间隙淋巴管流至胸骨旁淋巴结(约有2—3个淋巴结,循着胸廓内动、静脉排列),继而流向锁骨上淋巴结;③左右两侧乳房皮下淋巴网互相沟通,还可导向对侧腋窝,甚至两侧腹股沟的淋巴结。④乳房深部淋巴网还沿腹直肌鞘和镰状韧带通向横隔和肝脏。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与经络关系的记载,如:“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冲任二脉起于胸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后世医家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乳房疾病与肝、胃二经及肾经、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

  乳汁来源于脾胃水谷精微,因胃主纳谷,脾主运化,同居中央,属土味甘,故乳汁之味甘。脾胃气壮,则乳汁多而浓;血衰则少而淡。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妇女哺乳期则经止。乳汁的分泌、控制和肝木之气有关,肝主疏泄,若肝气不舒,疏泄不利,即可发生乳房疾病。

  [病因病机]

  清·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说:“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胃气壅滞,则为痈疽。”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冲任失调、肝肾不足、痰瘀凝结、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等,影响乳房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发生病变。

  一般而言,感染性乳房疾病多由乳头破碎,感染毒邪;或嗜食厚味,脾胃积热;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以致乳汁积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而成。肿瘤性乳房疾病,则系忧思郁怒,脾胃受损,以致气郁痰凝,阻于乳络而成。

  乳房疾病多由肝、胃二经受病。临床辨证要观察局部病变,又须详究全身症状,从而审症求因,辨证论治。现将辨证要点归纳于下。

  一、肝胃蕴热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失于调达;饮食不节,胃经积热,气血凝滞,郁久化热,易致局部红肿热痛,酿脓如鸡啄剧痛;憎寒壮热,口干欲饮,全身酸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弦数或滑数,舌苔白厚或黄干等。如乳痈、乳发多与此有关。

  二 、肝气郁结由于忧思郁闷,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气滞痰凝,脉络不和,积聚成核,如桃李样,质坚,表面光滑,推之可动,肿块随喜怒而消长;心烦易怒,胸闷不适,月经不调,舌苔薄黄,脉弦滑等。如乳癖、乳核多与此有关。

  三、肝肾不足由于后天失调,或先天不足,生育过多,以致肝肾亏损,冲任失调,精血不足,肝失濡养,易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痰凝而成隐核。

  其结块的生长与发展,常与发育、妊娠、月经等有关,胀痛常在经前加剧,经后痛减;并有头晕耳鸣,腰酸肢软,月经不调,舌苔薄,脉濡软无力等。如乳疬、乳癌、乳癖常与此有关。

  四、阴虚痰凝由于肝肾阴亏,以致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于乳络,结块皮色不变,隐隐作痛。化脓迟缓;常伴有午后潮热,干咳颧红,形瘦食少,夜寐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等,如乳痨常与此有关。

  [乳房的检查方法]

  及时而正确地进行乳房检查,对早期发现乳癌有着重要意义。乳房的检查方法,主要是望诊和触诊,尤以触诊最为重要:

  一、望诊

  嘱患者端坐,解开上衣,将两侧乳房完全显露,以作详细比较。注意乳房体积的变化,有无增大或缩小;乳头的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乳房皮肤有无颜色改变,有无结节、凹陷或橘皮样改变,有无湿疹样病变等。

  二、触诊

  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将手指并拢平放乳房上轻轻按触,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所抓捏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乳房肿块。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四个象限,依次检查上内一上外一下内一下外。继之,检查乳晕区,注意有无血性液体自乳头溢出,最后按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工区域淋巴结。

  触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时,应注意肿块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硬度、表面情况及活动度;②肿块是否与皮肤有粘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块附近的皮肤,以确定与皮肤有无粘连;③肿块与筋膜、胸肌是否已有粘连固定,先在不同方向检查肿块的活动度,然后让病人双手叉腰,使胸大肌收缩紧张,再检查其肿块的活动度,前后进行比较,以确定肿块与筋膜、胸肌有无粘连。

  三、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检查法

  按腋窝淋巴结的分布,有次序进行检查,检查者自前面用左手伸人病人右腋窝或用右手伸人左腋窝,然后让病人将上臂靠近胸壁,前臂松弛放在检查者的手臂上,让腋窝完全松弛,以便清楚地按摸腋窝中央群、胸肌群的肿大淋巴结。最后站在病人的背后检查腋后淋巴结(肩胛下群)和锁骨上淋巴结。

  四、X线检查

  常用钼钯X线摄影术和干板静电摄影术。钼钯X线的穿透性较弱,故便于区别乳房内各种密度的组织,可发现较小的肿块,并能清晰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良性肿瘤可见块影密度均匀,周围常有一透亮度较高的脂肪圈;恶性肿瘤的块影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中心区密度较高。干板静电摄影具有“边缘增强效应”,大大增强了影象的对比性,使一些原来胶片分辨不清的组织也能分辨出来。良性肿瘤可见边缘整齐的圆形、椭圆形阴影,四周透亮;恶性肿瘤则见肿块中心致密,边缘不整呈毛状,在肿块内部或其附近可见数量较多的砂粒样钙化点或长条形钙化带。

  五、活体组织检查

  乳房如有肿块,要警惕乳癌的可能,而组织学检查是目前确定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因此,当怀疑为恶性肿瘤时,应考虑做活体组织检查。

  [治疗]

  一、内治法:清·余听鸿认为,乳房疾病多以气滞血凝为基础,故治疗乳房疾病以理气通络为常用法则。现将乳房疾病常用治法略述如下:

  (一)疏表清热法适用于乳痈初期,乳房结块疼痛,兼见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方如瓜蒌牛蒡汤、荆防败毒散。

  (二)清热解毒法适用于感染性乳房疾病热毒征象明显者,乳房局部红肿高突,掀赤剧痛,兼见高热、口干欲饮、头痛、便秘等,方如黄连解毒汤、内疏黄连汤。

  (三)托里透脓法适用于体质虚弱,脓成难溃,或溃后脓水清稀,淋漓不尽者,常见疮形平塌,漫肿不收,日久不溃,或溃后脓水淋漓难尽。方如托里消毒散、托里透脓散。

  (四)解郁化痰法适用于因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利,运化失司,痰浊蕴结乳络,而发“乳中结核”类的乳房疾病。方如逍遥散、逍遥蒌贝散、香贝养荣汤合小金片。

  (五)调理冲任法适用于青春期乳房病,或随经期前后症状加重之各类乳房病,或乳痛症,或乳头出现结块。方如二仙汤。

  (六)补益扶正法适用于乳房病虚证、阴证,或阳证溃破久不收口者,如乳痈、乳疽、乳痨成漏、乳岩破溃。方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人参养荣汤、右归饮、六味地黄丸等。

  二、外治法

  (一)敷贴感染性乳房疾病,阳证初起宜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主,用金黄散、玉露散、双柏散等以冷开水或醋 调成稀糊状外敷,每日1—2次,或用金黄膏、玉器膏;阴证用回阳玉龙膏。溃后可用九一丹、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尽腐脱,用生肌膏、白玉膏等。

  肿瘤性乳房疾病,宜温经和阳、化痰通络、消肿止痛,用阳和解凝膏掺红灵丹、桂麝散等。

  (二)手术对感染性乳房疾病,脓肿形成者,应及时切开引流。肿瘤性乳房疾病,经用药物积极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应疑为癌前期病变,以手术治疗为宜。对疑有恶变或恶性肿瘤者,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 结语]

  乳房疾病以妇女患者占绝大多数,其发生与肝、胃二经以及肾经、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常见病因病机包括肝胃蕴热、肝气郁结、肝肾不足和阴虚痰凝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望诊、触诊、X线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尤以乳房的触摸检查最为重要。治疗以理气通络为常用法则,而常用治法有疏表清热、清热解毒、托里透脓、解郁化痰、调理冲任和补益扶正等,并酌情选用敷贴和手术等外治疗法。

2007-09-13 23:32:00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疫苗有哪些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接种一系列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以预防多种传染病,保障其健康成长。1、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之后在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一剂,共三剂。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2、卡介苗: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快接种,通常是在24小时内进行。卡介苗的接种对于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3、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新生儿在2月龄和3月龄时接种灭活疫苗,4月龄和4周岁时接种减毒活疫苗。这一系列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侵害。4、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新生儿在3、4、5月龄和18月龄时各接种一剂,共四剂。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对这三种疾病的免疫力。建议家长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方案进行接种,确保新生儿能够按时、足量地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如新生儿的体重是否合适、是否有过敏史等。在接种疫苗后,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应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共同关注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患肺炎严重吗
新生儿患有肺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建议家长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发绀、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一旦发现新生儿有呼吸异常、精神不佳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道相对狭窄,呼吸肌力量薄弱,咳嗽反射较弱,难以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这使得肺炎发生时,炎症更容易扩散,且分泌物容易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等情况。同时,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也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难以有效抵御肺炎病原体的侵袭,容易引发严重的感染,甚至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此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患肺炎时可能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不明显的情况,这会掩盖病情,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进一步加重病情。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若吸入的物质较多或为刺激性较强的物质,如羊水、胎粪等,会引起严重的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不张、肺气肿等,影响气体交换,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肺炎如果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病情通常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呻吟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会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对于有早产、低体重、窒息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更要加强护理,避免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员接触,预防肺炎的发生。如果新生儿确诊为肺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用药,确保新生儿早日康复。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羊水与胎粪吸入综合征和新生儿湿肺的区别在哪
羊水与胎粪吸入综合征和新生儿湿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若新生儿出现异常表现,家长不要自行判断疾病类型,建议及时咨询医生。1、病因:羊水与胎粪吸入综合征主要因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所致。常见于胎儿窘迫、过期妊娠等情况。而新生儿湿肺是由于肺内液体吸收及清除延迟引起,多见于剖宫产儿,因胎儿胸廓在分娩时未受到充分挤压,肺内液体潴留。2、临床表现:羊水与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多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呼吸急促且不规则,可伴有呼气性呻吟,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同时,因胎粪污染,皮肤、脐带、指(趾)甲可呈黄绿色。新生儿湿肺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增快,可达60-80次/分,一般情况良好,哭声响亮,无明显发绀,多数在2-3天内症状缓解。3、影像学特征:羊水与胎粪吸入综合征在胸部X线片上可见两肺有不规则斑片状影,以两肺下野及内带居多,可伴有肺气肿,严重时可见肺不张。新生儿湿肺的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伴有叶间胸膜积液或(和)胸腔积液,肺野透亮度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如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家长应立即将患儿送往正规医院新生儿科就诊,通过详细检查,准确判断是羊水与胎粪吸入综合征还是新生儿湿肺,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治疗期间,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体温等,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肺炎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是新生儿肺炎的主要表现,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浅且频率较快,鼻翼扇动表现为鼻翼随呼吸运动明显扇动,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部分患儿可出现喘息和发绀,提示严重缺氧。2、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和食欲减退。发热多为低热,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或体温不升。乏力感明显,常伴有精神不振和活动减少。食欲减退表现为拒奶或吸吮无力,严重时可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3、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呕吐、腹胀和腹泻。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常伴有呛奶和溢奶。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肠麻痹。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4、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是新生儿肺炎的严重表现,包括嗜睡、惊厥和昏迷。嗜睡表现为睡眠时间延长,反应迟钝,提示脑缺氧。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常伴有意识丧失,提示脑损伤。昏迷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提示严重脑缺氧和脑水肿。针对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胸部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加强营养支持,如静脉营养和母乳喂养;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