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哺乳用药 宝宝伤害深

  乳母在哺乳期服用药物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乳腺和血液之间有一个血乳屏障,分子量大于200的药物很难进入乳汁,然而一些与蛋白结合低的游离型药物、脂溶性药物以及易解离的药物还会“无孔不入”地进入乳汁,危害宝宝健康。乳母应慎用或禁用的药有以下这些:

  第一类:抗菌药

  青霉素类的药物虽然不易进入乳汁,但乳汁中只要含有微量就会使宝宝过敏,引起皮疹。以后宝宝再用青霉素会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常规应用氯霉素,乳汁中的浓度为血中的50%,会影响宝宝的造血系统。部分宝宝可出现腹泻、呕吐、呼吸功能不全及皮肤发灰等所谓“灰婴综合征”。

  用红霉素特别是静脉滴注时,它在乳汁中的浓度要比血液高出4-5倍之多,可能会使宝宝的肝脏受损。

  四环素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中的十分之七,宝宝吃奶后会使牙齿发黄,骨骼发育受到影响。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会使宝宝听力受到损害,还会出现蛋白尿。

  乳母服用磺胺类药物也可能促使宝宝发生新生儿黄疸

  第二类:镇静止痛药

  乳母服用安定类药物或氯丙嗪、苯巴比妥时,会使宝宝呈昏睡状态及新生儿黄疸。

  吗啡类的药物较易进入乳汁而浓度可比血浆浓度高出数倍,对6个月以内宝宝很容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而发生窒息,应特别提防。

  还有一些抑制癫痫的药物,如苯妥因钠会使宝宝出现缺性紫绀、嗜睡和虚脱。

  第三类:内分泌类药

  乳母服避孕药会使男婴乳房增大,女婴阴道上皮增生,乳母应采用其他方式避孕。

  一些降糖药会引起宝宝低血糖

  乳母使用抗甲状腺药如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在乳汁中的浓度可为血中的3倍以上。这 样就会抑制宝宝的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引起幼儿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此外还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皮疹及黄疸等。

  第四类:止喘、降压等西药

  某些止喘药如氨茶碱,乳母服用后会使宝宝兴奋、烦躁、恶心及呕吐。

  乳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心得安、心得平、心得静等,会使乳儿发生低血糖、气管痉挛等反应。

  乳母高血压服用利血平后,会引起乳儿鼻塞、口唇发紫、食欲减退、腹泻等。

  某些解痉药如阿托品可通过乳汁使宝宝出现皮肤干热、高热、躁动及瞳孔散大。

  第五类:中药

  并非所有的中药都安全。乳母服用雷公藤、蟾蜍类药、罂粟壳、蜈蚣等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乳儿中毒。

(实习编辑:张婷婷)

2009-09-04 00:33:00浏览2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