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发烧了别心急,当心入了这两大误区,症状可能更严重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自从当了爹妈之后,每当看到孩子生病,每次都会心乱如麻,内心肯定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特别是孩子发烧后,就担心会不会烧坏了脑袋,火急火燎的就赶紧吃药、降温、送医院。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孩子发烧时,有哪些是误区,应该避免,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

宝宝发烧了别心急,入了这两大误区,症状可能更严重

误区一、马上送医院

有去过医院的家长都清楚,在医院就是漫长的等待、排队,耐心都会被消磨光。其实当孩子发烧时,应该先观看孩子的情况,不需要马上就跑去医院。如果孩子的情况并不糟糕,去医院的话,在医院的各种病菌环境下反而更容易严重,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去医院呢?

1、3个月以下,甚至是新生儿,如果发烧超过38°,那么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自身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这时候需要医生来进行会诊,并且用药也是需要小心谨慎的;

2、3个月以上,一岁以内的孩子,如果发烧了,但是精神状态良好的,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发生嗜睡、不吃东西、不好动,精神状态很差的,那么就需要去医院看看了。

3、一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是持续高烧的,使用药物后仍然反复发烧,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4、若发烧的同时,伴随着头痛、呕吐、腹泻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发烧了别心急,入了这两大误区,症状可能更严重

误区二、赶紧降温

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担心会烧坏脑子。所以一旦小孩发烧,就赶紧酒精降温、手帕沾水等物理性降温或者急急忙忙就吃退烧药。其实,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我免疫机制,是身体在对抗病毒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外界过早进行干预,反而不利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发展。那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1、正常来说,如果孩子发烧在38°左右,精神状态良好的,可以不用着急降温。如果超过38.5°,而且孩子明显表现出不舒服的,可以服用美林等退烧药,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进行服药。

2、发烧后不要用传统的捂被子出汗这种错误的方式,可以选用洗温水澡、温水擦拭身体这种方式。虽然这些方式只是让温度降下来,并没有起到根治的作用,但是会让小孩更加舒服一些;

宝宝发烧了别心急,入了这两大误区,症状可能更严重

3、多补充水分,特别是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小孩在服药后半小时内会出汗,这个时候一定要多补充水分,也注意及时更换衣服,以免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又着凉;

4、保持室内通风,天气热的话可以开空调,不用担心空调会让孩子发烧更严重。如果太热没开空调,让孩子体温达到一定的舒适程度,反而会让体温升高

以上就是孩子发烧时的一些误区,以及一些正确的方式,希望各位小朋友都可以健康的成长。

2018-12-03 17:04:25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