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生男娃更易产后抑郁?看谁还敢“重男轻女”……



  作者|海南椰子饭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重男轻女的前人们肯定想不到,N年后,还有研究说生男孩可能增加产后抑郁症风险!

  生个男娃还不高兴了?

  产后抑郁症一直在被说,却从未被真正重视过。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包括紧张、疑虑、内疚和恐惧等,有些症状比较严重的产妇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等极端想法或行为。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家庭因素、内分泌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和遗传因素等。

  尽管在讲究男女平等的今天,生个男娃依旧是部分家庭的追求。然而,有些妇女在生下男婴后却得上了产后抑郁症!难道是因为要为儿子今后娶媳妇攒钱买车买房而感到发愁吗?英国学者近期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些疑问。

  目前,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文献将抑郁症状,尤其是产后期的抑郁症状与炎症性免疫反应联系起来,认为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与炎症通路的激活有关。如抑郁症的病原体宿主防御理论(PEROS-D),认为病理性的抑郁状态可能是一种神经炎症反应。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孕妇的免疫环境因胎儿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研究认为怀男性胎儿的孕妇相对于怀女性胎儿的孕妇显示出更多的促炎症标记物。母亲的炎症特征最早在受孕后六周就会因胎儿的性别而不同,并且在整个怀孕期间仍有区别。胎盘组织分析也表明母亲对男性胎儿有更强的炎症反应。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知道分娩男性胎儿会增加孕妇患先兆子痫的风险,而先兆子痫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妊娠糖尿病与母体炎症增加有关,当胎儿是男性时,母亲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分娩并发症会增加外科或其他方面的医疗干预,从而导致炎症通路的激活。例如,剖腹产和会阴切开术会造成伤口,引起免疫系统反应,而且也有术后感染的风险。在世界范围内,剖腹产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在3%~15%之间,而剖腹产也与子宫感染有关。人工辅助阴道分娩也增加了产后感染的风险。产科干预和紧急情况也与心理创伤有关,这种情绪压力会造成炎症增加。

  综上所述,怀上男性胎儿和经历分娩并发症都会增加炎症,但它们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说了些什么?

  为解决上述疑惑,英国肯特大学人类学与自然保护学院的Sarah Johns博士和Sarah Myers博士决定评估婴儿性别和分娩并发症与产后抑郁症(PND)之间的关系。为此,她们提出了两个假设。

  1.分娩男婴的妇女将面临更高的患PND的风险。

  2.当有分娩并发症时,妇女患PND的风险将增加。


  男婴和分娩并发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增加有关

  样本的采集

  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了296名绝经后妇女完整的生育历史。这些女性受过良好教育,总共生育了651名婴儿,平均每人生育2.2个孩子,男婴与女婴的性别比为1.09 :1。所有的受访者都出生于1930年至1966年之间,填写调查问卷时的平均年龄约为59岁,大部分(67.2%)人的社会经济状况良好。大多数妇女在英国分娩(74.7%),其次是美国(12.6%)和世界其他地区(12.7%)。

  调查是在网上使用专门的问卷平台进行的,为了尽量减少由于所要求资料的敏感性质而做出不准确的报告,参加者是匿名的,但她们的IP地址除外(用于防止来自同一个地址的多个人作答)。然而,调查设计的基本假设并没有透露给这些女性。研究人员用布罗姆利产后抑郁量表(BPDS)来评估她们的抑郁状况。

  数据分析结果

  假设1得到了支持。

  根据BPDS(模型1、3a、3b)和临床诊断(模型3b),当母亲生下男婴时,她们患PND的几率比产下女婴时要高。在控制了其他PND风险因素和母亲的个体效应后,分娩男婴后母亲患上PND的几率增加了71%~79%,如表1中的红色圆圈所示。

  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经历分娩并发症(模型2a和3a)也会增加母亲患上PND的几率。在控制了其他PND风险因素和母亲的个体效应后,PND的发生几率增加了174%,如表1中的绿色圆圈所示。

  研究结果还显示,虽然有产前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的女性患PND的风险总是在增加,但她们在经历分娩并发症后患PND的几率却降低了。这很可能是由于这些妇女在分娩后得到了亲朋好友更多的支持,因为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承认。这一发现表明,支持妇女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PND的发病。

  两位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认识到生男婴和分娩并发症都是PND的风险因素,应当有助于医务工作者识别和支持更有可能患上这种心理疾病的妇女。

  Sarah Johns博士说:“PND是一种可以避免的疾病,而且已经证明,给予处于危险中的妇女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可以降低其患病的可能性。由于生男婴或经历分娩并发症会增加妇女患上PND的风险,这就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两种新的、容易的方法来确定哪些妇女在最初几周和一个月中特别受益于额外的支助。”

  许多已知的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都与炎症通路的激活有关,这一观点得到了这项研究的支持。

  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区?

  然而,PND与婴儿性别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环境以外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例如,在印度、尼日利亚、土耳其和中国,分娩女婴的妇女患上PND更为常见。例如,中国湖南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称湖南医药学院)的谢日华等人在2007年发现,在调整了产妇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活条件、妊娠、产前护理次数和分娩方式等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后,与产男婴的妇女相比,产女婴的妇女患上产后抑郁症的相对风险是前者的2.89倍。

  其实,早在2005年,中国香港大学护理学系的Leung S等人就报道,生女儿是中国部分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压力源。生活在东西方文化混合影响(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下的大都市中,产妇们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产后抑郁症。研究人员还确定了五个主要的产后压力因素,它们是养育能力、期望-经验差距、照看婴儿、育儿需求以及文化与传统的冲突。

  因此,为避免产后抑郁症,医务工作者应当向孕妇及其配偶和亲属提供心理辅导,并加强产前教育课程,帮助女性管理和克服产后所面临的心理困扰。

2018-11-11 17:54:18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出现如何迅速缓解
焦虑症状出现时会给人带来不适,通常可以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接触自然、营造舒适空间等方法帮助缓解。1、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使腹部膨胀,然后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深呼吸能调节呼吸频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让身体从应激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缓解焦虑带来的紧张感。2、转移注意力:可以尝试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将注意力从引发焦虑的事情上转移开,能让大脑从紧张的状态中暂时解脱出来,使情绪得到放松。3、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从脚部开始,先紧绷脚部肌肉几秒钟,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的紧张与松弛的差异,接着依次对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手臂、肩膀、颈部和面部的肌肉进行同样的操作。这种方法能帮助身体放松,减轻肌肉紧张,进而缓解焦虑情绪。4、接触自然:如果条件允许,到户外公园、花园等地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景色。自然环境能让人感到平静和舒适,降低焦虑水平,其宁静的氛围和丰富的视觉刺激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5、营造舒适空间:待在自己觉得舒适、温馨的房间里,调暗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者使用香薰等。舒适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症状。当焦虑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忽视或压抑焦虑。平时也可以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方式来增强心理韧性,预防焦虑症状的频繁出现。如果焦虑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中成药
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可服用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四磨汤口服液等中成药来进行治疗。焦虑情绪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诱因之一,患者常伴随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1、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作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柴胡、当归、白芍等,能够缓解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逍遥丸可通过调节情志,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2、解郁安神颗粒:解郁安神颗粒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其成分包括柴胡、大枣、石菖蒲等,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功效。该药物能够缓解患者因焦虑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进而改善肠道功能,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的消化道症状。3、四磨汤口服液:四磨汤口服液由木香、枳壳、乌药、槟榔等中药组成,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大便干结、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患者。四磨汤口服液能够调节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消化道症状。针对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心理调适。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瑜伽等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减轻肠道症状。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可能刺激肠道的食物如辣条、麻辣火锅等,也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措施。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躯体化障碍有哪些症状
焦虑症躯体化障碍是指焦虑情绪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其症状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1、神经系统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等,可能会在紧张或焦虑情绪加重时发作或加剧。还会有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像蚁走感、烧灼感等,仿佛有东西在皮肤上爬行或皮肤有发热感,但实际并无外部刺激。2、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心慌、心悸,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律或有强烈的心慌感,在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有时会伴有胸闷、胸痛,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缩感,疼痛可呈放射性,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扩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波动,紧张焦虑时血压可能升高,伴有头晕、头胀等不适。3、消化系统症状:常见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和欲望,进食量明显减少,即使面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还会有恶心、呕吐感,尤其是在情绪紧张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可能会频繁出现干呕或呕吐。此外,可能出现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肠道蠕动加快或减慢,导致大便性状和频率改变。焦虑症躯体化障碍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和改善躯体症状。同时,尝试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怎样才能走出焦虑、抑郁的困境
要走出焦虑、抑郁的困境,可从心理调节、社交互动以及药物辅助等方面着手。1、心理调节:学习情绪管理技巧,通过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方式,专注当下,缓解焦虑情绪。当感到焦虑、抑郁情绪袭来时,做几次深呼吸,用腹部呼吸,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缓缓呼气,重复多次,能帮助放松身体,平静思绪。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很重要,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些正面肯定,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重塑自信,增强心理韧性。2、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生活点滴。社交支持能提供情感慰藉,当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与他人交流可获得不同视角和建议,缓解内心压力。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活动等,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拓展社交圈子,丰富生活内容,增强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改善焦虑、抑郁状态。3、药物辅助:若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经医生评估后,可能需药物治疗。例如舍曲林,其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症状。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建议患者正视焦虑、抑郁情绪,不要逃避,及时采取行动应对。在自我调节过程中,要有耐心,改变不会一蹴而就,持续坚持才能看到效果。严格按医嘱使用药物,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以便调整治疗方案。若进行心理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师,认真完成布置的任务。保持积极心态,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帮助能够走出困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