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来打开微博,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被“世界精神卫生日”刷屏了?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大,自杀时间频繁发生,社会对于“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
焦虑、孤独、抑郁……是很多人,特别是当代在外奋斗的年轻人常有的情绪。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比较特殊且脆弱的群体——孕妇。
围产期抑郁,影响整个家庭
“产后抑郁”其实常常被我们提起,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关爱孕妇,关爱新妈妈的,却还是少数。有些人是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有的人可能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其实不只是产后,从怀孕、生产到坐月子,女性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和痛苦,在整个围产期,心理状态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据调查,因为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各国女性围产期抑郁的发病率为8%到57%不等。而中国,不出意外地属于高发病率的国家,超过了40%。
围产期抑郁,指的是女性在孕期以及产后的一年内,发作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障碍。除了发生的时期比较特殊外,它与一般的抑郁症没太大区别。而不仅仅是产后抑郁,有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以及后续的危害性更高。
围产期抑郁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产妇本人以及其婚姻关系,还会对婴儿的情绪、智力、行为等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宝宝各方面的发展非常不利。甚至有些妈妈会因为抑郁,而出现虐童或者自杀的行为。
对于这些妈妈,更要多一分关爱
生孩子本来就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而如果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发生围产期抑郁的可能性将会非常高。
1 出现孕期疾病的女性
怀孕期间,常常会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等等情况。生孩子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如果产生了各种孕期并发症,那么对于孕妇以及宝宝都会有不小的危害。这些担忧常常会导致妈妈们出现极重的心理负担。
2 不合时机的怀孕
未婚先孕,特别是青少年怀孕,难免受到一些非议。而这些非议会伴随整个围产期,甚至是一生。
所以在没有做好准备时,并不提倡性行为。如果不慎出现了意外怀孕的状况,也希望家人能够少点指责,多点关怀。
而有抑郁症病史、或者曾遭受虐待,特别是性虐待的女性,在围产期发生抑郁的概率非常高。当然,平常乐观健康的女性,也有可能会在此期间出现抑郁的治疗。特别是在我国,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还是逃不开“生男孩”“坐月子”这样的思想束缚。所以,在围产期,我们不仅要关注妈妈和胎儿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妈妈的精神情绪变化,必要时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