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李笑天 产儿部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三级甲等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李笑天教授

  记者|渝小苏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每年的9月12日是我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12年《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占出生人口总数的5.6%。这些“折翼”的“天使”,无疑给家庭和社会蒙上了沉重的负担。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事实上,这其中的部分“悲剧”,通过简单的孕前保健,原本可以避免。

  “很多人以为,怀孕了只要勤做产检就可以生出健康的孩子。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强调在怀孕前就做好准备工作,计划妊娠。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李笑天教授在近日接受医学界妇产科频道采访时说道。

  “计划怀孕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第二,完善孕前检查,治疗风险因素;第三,补充叶酸等营养素。其中,孕前检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避免出生缺陷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那么,到底存在哪些理由,让大多数人忽略甚至拒绝孕前检查?


  理由一:出生缺陷发病率低,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边。

  解读:在我国,每20个出生的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是出生缺陷。

  我们来看一组来源自《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的数字:“

  据测算,我国每年将新增先天性心脏病超过13万例,神经管缺陷约1.8万例,唇裂腭裂约2.3万例,先天性听力障碍约3.5万例,唐氏综合征2.3万~2.5万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7600多例,苯丙酮尿症1200多例。”

  目前,出生缺陷已经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第2大原因,也是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

  根据2003年的资料测算,我国每年因神经管缺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每年新出生的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生命周期的总经济负担各超过100亿和126亿元。

  在如此沉重的重压下,孕前检查作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步“关口”,显得尤其重要。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理由2:有婚检和产检就可以了,还要做孕前检查干什么?

  解读:婚检和产检不等于孕前检查。这三类检查各自的检测目的并不同。

  首先我们来说婚检,婚检指的是在结婚前对男女双方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便发现疾病,有利于双方的健康和婚姻幸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明确规定, 婚前医学检查应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和有关精神病。

  婚检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备孕,一些备孕的危险因素也未必检查全面,难免漏检。此外,自2003年国家取消”强制婚检”之后,不少地区的婚检率迅速降低,婚检的检测项目和质量都不统一,这一定程度加剧了目前不断上升的出生缺陷率。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我们再说产前检查(简称“产检”)。产检是怀孕期间为了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健康进行的检查。但是,由于胎儿出生缺陷多发生在早孕期,而不少女性发现怀孕的时间在40天或者更晚,因而当发现怀孕而去做产检时,胎儿已经在母体内发育了一段时间,可能有些危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胎儿的正常发育。

  而孕前检查,顾名思义,是针对所有孕前夫妇进行相关风险因素筛查,开展健康促进以及可能的干预。

  李笑天教授介绍,孕前检查可以发现5大类影响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包括:1

  A类:孕前可以通过改变或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规避的有害坏境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毒物接触史等;2

  B类:通过有效的医学治疗手段可治愈的危险因素,如甲肝、阴道炎、牙龈炎等感染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3

  C类:目前虽难治愈,但通过医学干预可控制疾病,在妊娠期需密切监测的危险因素,如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复发的感染性疾病(如肝炎、梅毒等);4

  D类:孕前无法医疗干预,但可做风险评估,在孕期应做产前诊断的危险因素,如高龄产妇、不良妊娠史、遗传病家族史等;5

  X类:不宜妊娠的危险因素,如女方患有严重心脏病、严重糖尿病等可能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夫妇乙方患有严重遗传病;

  进行孕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对部分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做孕前检查的人群中,至少一半都会存在至少1项危险因素,例如吸二手烟、肥胖等。及时发现并且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李笑天教授补充说。


  理由3:孕前检查是女方的事,男方根本不用检查。

  解读:生孩子绝对不是女方一个人的事。

  首先,男性生殖系统异常可能会引起不育。例如,单侧隐睾症约30%~60%无生育力,双侧隐睾症约60%~100%无生育力。严重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睾丸萎缩和精子生成障碍,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通过生殖系统检查和血液检查,还可以排除一些导致不育和胎儿异常的感染性疾病。例如,男性梅毒螺旋体感染可由精子直接带入受精卵,而引起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男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容易引起前列腺炎而造成精液不液化,也可影响附性腺分泌物的生理功能,导致不育。此外,附睾结核、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也容易导致不育。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更常见的是,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过度疲劳等,也会对精子质量有直接影响。肥胖、高脂饮食、贪食快餐食物、偏食等,也可能影响精液参数,导致生育力和生育质量下降。

  因此,我国免费孕前优生项目明确建议,男性也需参加孕前检查,具体包括

  病史询问,如疾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环境危险因素等;

  体格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男性生殖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型、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

  梅毒螺旋体筛查;

  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


  理由4:孕前检查都是高龄或者流过产的人做,我没病没灾就不用做。

  解读:平时身体健康,哪怕每年体检都正常,也不代表孕前检查一定没事。

  例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并无任何症状,只能靠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同时甲状腺素水平FT3、FT4正常)。它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生率约为2%~3%,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智力发育有影响。

  “研究发现,如果妊娠妇女亚临床甲减不加以诊治的话,出生后的孩子4~5岁时的平均智力水平要比正常降低6~8分。因此,孕前及早发现亚临床甲减,对后代素质提高有很大意义。”李笑天教授强调。

  此外,孕前检查与普通体检相比,增加了对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体等的筛查,而这些正是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的病原体。如果不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的话,很可能造成早产、流产、死胎,或者胎儿畸形和智力障碍。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李笑天教授补充道,通过孕前检查,也可提醒备孕妇女孕前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目前推荐的方法是,在孕前3~6个月,每日补充叶酸400~800 ug。“我们曾经调查发现,几乎一半的备孕期妇女存在不规范服用,经常漏服或中止服用,而通过孕前检查能够更好地进行宣教。”

  事实上,李笑天教授等人于2014年发表的上海地区孕前保健现况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孕前保健的妇女中,有12.21%通过孕前检查筛查出异常,其中52.35%的孕妇疾病在孕前得到治愈或控制。参加组妇女孕前叶酸补充率、微量元素摄入、运动、戒酒、停药和孕前风疹疫苗接种率均明显好于未参加组。


  理由5:孕前检查的这些项目,我1年前都检查过了,现在准备要娃,没必要再检了吧?

  解读:通常而言,孕前检查的有效期是6个月。

  如果超过6个月未怀孕,重新计划妊娠的话,可能健康情况发生变化,建议再次检测。尤其像甲状腺功能、病毒检查、阴道分泌物等项目,需要再次检测,以确保母体健康。在备孕期间,叶酸也应该持续每日服用,以避免中断后意外怀孕的情况发生。

  此外,如果备孕1年都无法怀孕,那么应该要考虑是否存在不孕不育的危险因素,需要男女双方进一步就诊,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治。


  理由6:我生头胎很顺利,孩子也健康,现在准备要二胎,没必要做孕前检查。

  解读:对于备孕二胎的妈妈们来说,孕前检查同样很重要。

  首先,如果头胎是剖宫产,那么需要警惕剖宫产后瘢痕子宫。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将面临很多较严重的问题,如子宫瘢痕处的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时子宫切除、早产等风险都可能增加。因此,剖宫产后原则上必须间隔2年以上再怀孕。在备孕前,最好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关注子宫瘢痕情况。如果缺损较大,可以先治疗再计划。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此外,二胎备孕时不少女性也已经处于高龄状态,可能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并且生殖能力可能会降低,因此更需要进行孕前检查和咨询,以尽量避免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


  理由7:孕前检查纯自费检查,太贵了付不起。

  解读:事实上,孕前检查不用花钱就能做。

  2010年由原国家卫计委启动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旨在为计划怀孕夫妻免费提供一系列的孕前优生保健服务。2013年起,该项目已经扩展到全国所有县(市、区)。

  该项目共包括19项免费服务内容,包括一般服务内容5项(优生健康检查、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跟踪随访),医学检查14项(实验室检查9项,病毒筛查等4项,影像学检查1项)。

凭啥你不做孕前检查?这篇文章说出了真相

  据悉,该项目实施以来,覆盖人口已达千万级。李笑天教授介绍说:“以上海为例,上海社区服务办、居委会等会对该区域适龄的已婚家庭进行项目介绍和动员,由各区妇幼保健医院执行具体的检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夫妇也可直接向当地社区或医院咨询项目详情。”

后记:

  生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我国是出生缺陷人口大国。2005年,我国政府将9月12日定为“预防出生缺陷日”。预防出生缺陷,生育健康的宝宝是每一对夫妻最渴盼的家庭愿望之一。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请从备孕期开始,做好孕前检查,从身体、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过早种下出生缺陷的“种子”!

2018-09-14 00:48:37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疗哮喘用哪些药好
治疗哮喘效果较好的药物主要包括布地奈德、泼尼松、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建议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布地奈德:此药主要通过雾化吸入,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和缓解呼吸道痉挛的作用,能够迅速改善哮喘症状。作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吸入剂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患者临床控制率达到较高水平。但需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合理的应用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力失调,且停药之后哮喘可能会反复发作。2、泼尼松:泼尼松片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局部炎症和过敏反应,从而缓解喘息、气急等症状。然而,泼尼松片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胃肠道不适等,且需要口服,胃肠道吸收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及时缓解哮喘症状,因此通常不作为首选药物。3、沙丁胺醇:沙丁胺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其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能够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之一。沙丁胺醇通常以吸入或口服的方式给药,吸入给药起效迅速。但长期使用沙丁胺醇可能会导致耐受性增加,因此需遵医嘱规范用药。4、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其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扩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异丙托溴铵还可以抑制副交感神经对气道平滑肌的作用,减少气道分泌物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但异丙托溴铵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头晕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哮喘的药物治疗,患者应充分了解药物性质,遵医嘱规范用药,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此外,哮喘的治疗还需结合避免过敏原、适当运动等其他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是怎么引起的,吃什么药
支气管哮喘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治疗药物有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等。如果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原检测等。一、病因:1、遗传因素:支气管哮喘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哮喘患者,个体患哮喘的风险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气道的反应性、免疫调节功能等,使机体更容易对环境刺激产生异常反应,引发哮喘。2、环境因素:接触常见的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过敏原后可诱发哮喘发作。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烟雾等空气污染,刺激气道导致气道炎症和痉挛。病毒、细菌感染呼吸道感染可损伤气道黏膜,诱发哮喘,此类感染常是儿童哮喘的重要诱因。3、自身免疫因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错误地将一些无害物质识别为有害物质并发动攻击,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炎症、水肿,导致气道狭窄,引发哮喘症状。二、治疗药物:1、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能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β?受体,促使气道平滑肌舒张,可快速缓解哮喘发作时出现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改善通气功能。2、布地奈德:该药物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气道炎症细胞的聚集与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黏膜水肿,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以此有效控制哮喘症状,预防哮喘发作。3、孟鲁司特钠:该药物通过抑制白三烯的合成或作用,减少其引发的气道收缩、炎症细胞浸润以及黏液分泌,进而减轻气道炎症,改善哮喘症状,对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等有较好疗效。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勤换床单被罩,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时进行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嗓子很疼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其发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嗓子疼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伴随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常与多种诱因相关。例如,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等可引发过敏性哮喘。此外,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尤其在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烟雾、冷空气等也可刺激气道,导致哮喘发作。精神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也可能诱发哮喘。嗓子疼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的咳嗽症状有关,频繁咳嗽可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嗓子疼痛。此外,若患者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出现嗓子疼的症状。在某些特殊类型的哮喘中,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是主要症状,也可能伴随嗓子疼。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也可用于减轻症状。若嗓子疼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建议支气管哮喘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嗓子疼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哮喘症状并减少发作。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喘息、咳嗽咳痰、气急及胸闷等。1、喘息:喘息是过敏性哮喘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呼气时高调哮鸣音,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喘息声可随病情轻重而变化,轻度发作时仅在用力呼气时闻及,重度发作时静息状态下即可闻及。喘息发作多由过敏原、冷空气、运动等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严重时可发展为哮喘持续状态。2、咳嗽咳痰:咳嗽是过敏性哮喘的常见症状,多为干咳,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咳痰,痰液呈白色泡沫状或黏液性,严重时可呈黄色或绿色,提示合并感染。3、气急:气急是过敏性哮喘的突出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呼吸费力等。气急多与喘息和咳嗽同时出现,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等症状。气急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发作时仅在活动后出现,重度发作时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4、胸闷:胸闷是过敏性哮喘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常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胸闷发作时,患者常感到胸部沉重,呼吸不畅,严重时可出现胸痛。胸闷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发作时仅在活动后出现,重度发作时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针对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检测,明确诊断;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定期复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