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不少妈妈在怀孕时,都很担心自己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况。有数据显示,有3%的孕妇会面临胎位不正的问题。关于胎位不正的原因,孕妈妈要有所了解,才能做好相应的措施。
什么是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通常是指怀孕30周之后,胎儿位于子宫内的位置发生异常,这在腹壁松弛的经产妇和孕妇中比较多见。
一般来讲,医学上把枕前位叫做正常胎位,胎儿背向前、胸朝后,双手交叉在胸前,双腿盘曲,头俯曲,枕部处在最低位置。
而胎位不正,包括横位、颜面位、臀位、额位和枕后位等。其中以臀位最为常见,而横位对母婴的危害最大。因为胎位不正会给分娩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文献,因此在早期对胎位进行纠正,有助于预防难产。
胎位不正的原因
引起胎位不正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子宫畸形、胎儿畸形、子宫发育不良、骨盆狭小、盆腔肿瘤以及羊水过多等。胎位异常会在分娩时导致难产,大多需要手术助产。假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害到母亲和胎儿的性命。
而从中医角度来讲,胎位不正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与气血两虚,临床上可见孕妇身体虚弱,神疲肢软,正气不足,无力促使胎位转正。
也可能是平时过度安逸,或者感染寒邪,寒凝气滞血瘀,血不流畅,气不运行,导致气滞血瘀。
还可能是怀孕时惊恐气怯,肝气郁滞,气机失畅,最终造成胎位不正。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妇产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妇产科门诊
主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