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产后多久可以同房?产后第一次有3个注意

  产后多久可以同房是许多夫妻产后纠结的问题。网上一搜,出来很多有意思的答案,有人说得等上仨月;有人说,不用,恶露干净就行了。到底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500X333_10

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医生说,一般产后42天检查没问题就可以。产妇在产后4-6周内应该避免过夫妻生活。

  妇女从受孕到分娩,身体各器官都有很大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变化最大,产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且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多有或轻或重的损伤,因而更需较长的恢复时间。一般来说,产后4~6周内应禁止性交。因为这段时间内阴道壁内粘膜较为软弱,易受损伤,性交时易发生阴道裂伤和出血不止。同时,子宫在此时尚未完全复原,性交时易将细菌带入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及其附属器官的炎症。另外,分娩时给外阴,阴道等造成的损伤也会因过早性交而延迟愈合,甚至引起感染。因此,正常的妇女,在产后4~6周内应避免性交。应该等42天后,检查没有问题再行房。

  产后第一次同房要注意什么

  医生特别叮嘱,产后过性生活时,应特别注意:每次过性生活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妻子休息和消耗过多精力。每次性生活以20~30分钟为宜,要多施爱抚行为;过性生活时,丈夫不可行动过猛,否则会伤害妻子刚刚恢复的阴道;丈夫在过性生活时要注意保护妻子的乳房,因为这时的乳房经常充盈大量奶水,果受压,会导致乳房疾病,给大人孩子造成痛苦。

2015-03-15 02:33:36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没有杂音能说明没有心脏病吗
心脏没有杂音不一定能说明没有心脏病。心脏没有杂音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引起的。1、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是指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等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脏没有杂音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2、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可能会导致血液通过室间隔缺损部位流入主动脉,从而引起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出现心脏没有杂音的情况。对于缺损较小的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缺损较大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等。3、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育、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房间隔缺损可能会导致心脏血液的左向右分流,从而引起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出现心脏没有杂音的情况。对于缺损较小的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缺损较大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4、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是指主动脉瓣的瓣口面积缩小,可能与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晕厥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声音嘶哑、心脏杂音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普钠、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脏杂音、胸闷、胸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心脏没有杂音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一用力或者一挺胸心脏就疼
一用力或者一挺胸,心脏就疼痛,一般考虑是冠心病、心肌炎、肋骨炎等引起。需要结合具体病症进行处理。 1、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是因为提供冠状动脉的供血发生了减少而引起的,慢性病患者可能很多因素有关。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就是心前区胸骨后出现压榨样的钝痛,症状可以向左肩背部或者下颌放射而形成放射痛,不仅如此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用力就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等多种临床表现。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改善病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还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2、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引起心肌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中毒性心肌损伤。肌炎的主要症状是四肢近端肌肉无力。某些患者的心肌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出一用力就心跳加快和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并且在早期应用需要足量。另外,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进行治疗,预防复发。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