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产科 > 分娩

生孩子有哪些意外

举报/反馈
2014-08-30 01:05:05生命时报

  过去把生孩子叫过“鬼门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大多数孕产妇来说,过这道“关”没以前那么难了。但因生孩子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多次被推至风口浪尖。生孩子到底有哪些风险?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8月20日,《生命时报》记者专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慧霞教授。

  生命时报:现在我国孕产妇的死亡率是多少?发生了哪些变化?

  杨慧霞:按照2013年卫计委公布的数字,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3.2/10万,即平均每1万名孕产妇中,约2.3个会发生不幸,出现死亡,比2000年降低了56.2%。解放前,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

  生命时报:女人怀孕生子,犹如重生。这个过程,哪些疾病最致命?

  杨慧霞:我们常说,生孩子是有风险的。妊娠期女性身体各组织器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不少疾病是妊娠期的“特发性疾病”,只在妊娠期发生,对孕产妇构成巨大危害。从死亡率上看,夺去我国孕产妇生命的前三位疾病如下:

  第一,产科出血。它是孕产妇死亡的首因。2012年,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占总死亡病例的27%,它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女性的子宫正常情况下仅拳头大小,怀孕时被撑得如同一个大桶。胎盘附着在子宫腔内,孩子所有的血和营养都由胎盘供给,当孩子生出来后,胎盘娩出,如果此时子宫不能很好地收缩,就容易出现大出血。多胎妊娠、胎儿较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过剖宫产史以及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等,风险相对较大。

  第二,羊水栓塞。它是来势最凶猛的急性并发症,死亡率高达60%~80%,约1/3的患者在发病半小时内死亡。简单说,它指的是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血管痉挛、急性肺栓塞、严重过敏等紧急情况。目前,羊水栓塞无法提前预测,只能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所幸其发病率较低,为4/10万~6/10万。

  第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我最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病例,她怀孕20多周,有严重的高血压、尿蛋白等,属于重度子痫前期。由于子痫前期一旦发生,随着孕周进展病情会加重,可能累及全身其他器官,有时很不难控制,不得不提早终止妊娠。

  值得一提的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也是孕产妇特有的致命性疾病,临床表现与爆发性肝炎类似,多发于28周以后的孕晚期,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短期内死亡。除上述疾病外,导致孕产妇死亡较多的疾病还有心脏病、产褥感染等。

  生命时报:哪些孕产妇是分娩意外的高危人群?

  杨慧霞:主要有4类: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18岁以下的低龄产妇;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疾病的孕产妇;多次孕产史,剖宫产史、重度子痫前期病史等;妊娠期出现的特殊情况,如多胎、胎儿体重太大或太小、胎位不正、胎盘位置异常、羊水量异常等。一般来说,孕妇第一次就医时,医院就会根据其年龄、有无疾病史等情况,进行危险程度的综合评估,每次产前保健时还会再次评估。

  生命时报:生活中,如何降低分娩意外的风险?

  杨慧霞:产科意外一旦发生,多数比较紧急。定期做产检,出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很关键。孕晚期如果突然出现胎动减少或者胎动过于频繁、阴道出血或流出清亮的液体,应及时就医。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现在巨大儿非常多,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孕期大补导致营养过剩,胎儿超重,不仅会加大分娩难度,还会增加巨大儿将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与其他不可控制的因素相比,孕期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并坚持运动。

  生命时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按时产检且没查出问题,生出来的宝宝还有缺陷?

  杨慧霞:生出来的宝宝有缺陷,做家长的确实心里不好受。尽管医学发展很快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隔着妈妈的肚子给宝宝做B超,能发现不少问题,但有些胎儿小的缺陷,现在的医学技术还发现不了。再加上,胎儿的各器官也在发育并不断变化,如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光靠产检发现所有缺陷确实有难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