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女性怀孕后都会成为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但家人多针对于孕妇生理健康方面做出保护,对于其他方面因素的考虑则较为薄弱。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孕期孕妇的经济水平对胎儿日后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指出,经济困难的妇女,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患大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孕期经济地位影响孕妇压力水平
孕妇经济地位为什么会影响孩子健康水平?事实上,经济地位只是诱发孕妇心理压力的最为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罢了。压力大才是影响孩子健康的“幕后黑手”。
研究显示,孕期准妈妈如果处于高情绪压力下,很容易对胎儿的健康发育造成影响。研究表明,压力大的妇女在怀孕期间会有更高的皮质醇水平,而她们生下的婴儿的应激激素水平也会升高。皮质醇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产生的应激激素,如果过量,将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很有意思的是,由于母亲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使胎儿能“探测”到母亲的压力并做出相应反应,进而可能导致胎儿用手倾向的变化。这也是形成婴儿左撇子的原因之一。
孕期压力大对胎儿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怀孕期间的高压力情绪可能受到出经济水平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如配偶间争吵、人际关系影响、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担忧、生病、亲人离世或遭受肢体暴力及精神受虐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孕期准妈妈压力增大,进而影响孩子健康。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容易导致流产。孕期压力过大,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抑制黄体酮的分泌,而黄体酮对维持健康的怀孕过程至关重要。
致婴儿先天性缺陷。孕期经历重大变故导致压力增大的状况,诱发婴儿腭裂、兔唇、听力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更大。
影响孩子智商。高压力的准妈妈体内会分泌大量荷尔蒙可体松,充斥在胎盘和羊水,长期处于这样环境的胎儿出生后18个月的平均智商相对较低。性格也也会表现为胆小,易紧张。
造成心理疾病。孕期心理压力大常表现为抑郁,而胎儿期对母亲这种心理的敏感程度相对出生后更加高,且这种压力性影响可能延续至童年甚至青春期。孩子心理疾病罹患率较大。
影响行为习惯。孕期存在三种以上压力因素,日后孩子产生的行为问题比率就会上升。
专家表示,孕期准妈妈不再是一个人,用“同呼吸、共命运”来形容准妈妈与胎儿的关系最为恰当。处于生长中的胎儿需要的不仅仅是充足的营养,更需要母亲的“关怀”。准妈妈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及精神状况,就为优质宝宝的降生奠定了基础。要知道,准妈妈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今后孩子的健康状况与成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