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妇为何会得急性脂肪肝?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具体发作诱因不明,可能与妊娠过程中孕妇的免疫失调有关。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呼吁,罕见妊娠晚期合并症重在早期发现。孕妇除了要定期产检外,还要时刻注意尽量别感冒,有了小问题要及时到医院,不能大意。对于妇产专科医生来说,一旦孕妇有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不适,要注意排除妊娠合并症的可能。

  近日,王女士在怀孕晚期时常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经检查被诊断出患上了罕见的、凶险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为何会出现急性脂肪肝呢?出现急性脂肪肝该怎么办呢?

  急性脂肪肝主要见于晚期妊娠、四环素或丙戊酸钠中毒、应用某些核苷酸类似物或针对有丝分裂的抗肿瘤药物、雷亥综合征和雷亥样综合征以及酒精性泡沫样肝脂肪。急性脂肪肝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及预后类似于急性或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例如出现疲惫、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或羊角风发作,并可在短期内发生进行性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脑水肿、脑疝。严重病例于数小时内死于并发症,病死率最高可达60%以上。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而不遗留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后遗症。近来发现,少数急性脂肪肝患者可能仅有一过性呕吐及肝功能酶学异常等表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初发病时,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1~2周后病情骤然加剧,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意识障碍、昏迷、少尿、无尿等,因此孕妇在孕晚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迅速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查肝功等各项检查,切不可疏忽大意。

  据了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妊娠期疾病。据国外机构统计,此病发病率仅为万分之一。不仅少见,这种病还极其凶险,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该病多发病于妊娠第28~40周,尤其多见于妊娠30周左右的初产妇,并且患者在怀孕前并没有脂肪肝。此外,孕妇如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或怀了双胎、男胎,发病几率更大。

  目前,医学界对此病的病因尚无定论。但其终极的根源还在于妊娠。专家明确地表示,一旦孕妇被确诊患上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无论病情轻重,以及病情早晚,必须立即终止妊娠。

2012-11-27 00:07:31浏览1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痛风有些什么症状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发热、活动受限以及痛风石形成等。痛风是一种尿酸过度沉积导致的疾病,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大部分患者因尿酸排泄障碍而发病。1、关节疼痛: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可能出现尿酸结晶,这些结晶会刺激关节局部,导致关节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疼痛可能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疼痛程度剧烈,常从大脚趾关节开始,也可累及足背、踝关节等部位。2、关节红肿:受累关节周围的皮肤会出现明显的发红、肿胀现象,这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引发了炎症反应导致。红肿的范围大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3、发热:部分痛风患者在发作时伴有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衡所致。发热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4、活动受限:随着关节疼痛和肿胀的加重,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会受到明显限制。患病关节无法正常屈伸、转动,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和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行走或进行日常活动。5、痛风石形成: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痛风,尿酸盐结晶会在关节、皮下等部位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为黄白色的包块,易发生破溃,严重时还能导致局部骨质破坏,还可能引发局部感染、疼痛加剧等并发症。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避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以抑制尿酸生成,或使用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同时,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
杨彬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大红菇泡水治痛风吗
大红菇泡水一般不能治痛风。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需通过科学规范的医学手段控制血尿酸水平、缓解炎症反应。痛风的发生主要源于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使得血尿酸浓度超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肌腱、滑膜等部位,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而大红菇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虽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含有能够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或直接抗炎的活性物质,无法干预痛风的关键病理环节,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支持大红菇泡水治疗痛风。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治疗痛风遵循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疗指南,从未将大红菇泡水作为治疗手段。若痛风患者盲目依赖大红菇泡水,而延误正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引起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对于痛风患者,建议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和乳酸堆积,诱发痛风发作。定期监测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痛风急性发作,应立即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并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抗炎止痛治疗。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何缓解痛风疼痛
缓解痛风疼痛可采取饮食调整、休息与冰敷、药物治疗等方法,建议痛风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专业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缓解方案。1、饮食调整:痛风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所以饮食上患者要避免高嘌呤食物,如猪肝、螃蟹、羊肉汤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痛风症状。患者应多吃低嘌呤食物,如白菜、芒果、牛奶、鸡蛋等,同时要多喝水,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避免加重痛风疼痛。2、休息与冰敷:痛风发作时,受累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此时应尽量休息,减少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受到进一步损伤和刺激,让关节得到放松和恢复。同时可采用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关节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进行。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炎症物质的渗出,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药物,如布洛芬,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抗炎、止痛、解热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疼痛。秋水仙碱也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其能抑制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通常适用于对布洛芬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也能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受潮,以免诱发痛风发作。另外,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消化道疾病的症状以及成因
一、消化道疾病的定义消化系统十分复杂且范围极广,从口腔到直肠皆属于其范围。消化系统的功能是负责排掉身体里的废物,并协助吸收所需的营养。消化障碍的症状不只尴尬、恼人而已,未经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疾病。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含胃食管反流、炎症性肠病及肠躁症。二、消化道疾病有多常见消化道疾病很常见,而且可能影响各个年龄层的人,但是只要避开可能的危险因素,就能有效控制。若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咨询医生。三、消化道疾病的症状1、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包含:a、胸部不适。b、干咳。c、口泛酸液。d、喉咙痛。e、吞咽困难。2、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包含:a、腹部疼痛或不适b、排便习惯改变3、肠躁症的症状包含:a、腹痛及腹泻b、疲累c、排泄不干净d、食欲减退或体重大幅减轻e、夜间盗汗f、直肠出血上述并未列出所有症状,若您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四、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若您出现未列于上述的症状或有任何疑虑,请咨询医生。每个人的状况都不太一样,最好与医生讨论,才能获得最妥善的治疗。五、消化道疾病的原因1、胃食管反流的原因:胃食管反流是胃酸或胆汁频繁逆流入食管。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食管底部周围的一条圆形肌肉带)会放松,使液体及食物进入胃部,之后便关闭通道。倘若食管括约肌异常放松或无力,胃酸会逆流入食管,引发胃灼热,扰乱生活。2、炎症性肠病的原因医生仍无法确认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但专家认为下列多项因素同时存在可能会引发炎症性肠病。a、身体问题①大脑及肠道讯号出问题②胃肠动力问题③疼痛敏感④感染⑤小肠细菌过度孳生⑥神经传导物质⑦基因⑧食物敏感b、心理问题3、肠躁症的原因:肠躁症的真正原因仍然未知,然而,基因及免疫系统与肠躁症息息相关。a、基因b、免疫系统六、消化道疾病的风险因素a、肥胖b、裂孔疝c、怀孕d、抽烟e、口干f、哮喘g、糖尿病h、延迟胃排空i、结缔组织疾病,如硬皮病下列是炎症性肠病的危险因素:a、低于45岁女性b、家族病史c、精神疾病下列是肠躁症的危险因素:a、年龄b、种族c、家族病史d、吸烟e、服用A酸f、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g、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群可能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七、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下信息并非医疗诊断,想要有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医生。1、如何诊断消化道疾病:a、胃食管反流诊断:①医生会依据您胃灼热的频率判断。②医生可能检测您食管中的胃酸量,使用仪器检测24小时的pH值。③若您患有胃食管反流,且即将接受手术,医生可能还会进行其他检测。例如:Ⅰ、上消化道X线。Ⅱ、内视镜检查:使用一根软管探入食管,让医生看到食管及胃部情形。Ⅲ、食管动力检查。b、炎症性肠病诊断:①影像检查:Ⅰ、乙状结肠镜Ⅱ、大肠镜Ⅲ、X线Ⅳ、计算机断层Ⅴ、下消化摄影②实验室检查:Ⅰ、乳糖测试Ⅱ、呼气测试Ⅲ、血液检查Ⅳ、粪便检查c、肠躁症诊断:①血液检查②内视镜检查:Ⅰ、大肠镜Ⅱ、乙状结肠镜Ⅲ、上消化道内视镜Ⅳ、胶囊小肠内视镜Ⅴ、双囊小肠内视镜③影像检查:Ⅰ、X线Ⅱ、计算机断层Ⅲ、核磁共振Ⅳ、小肠镜2、如何治疗消化道疾病:a、胃食管反流治疗①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及雷贝拉唑。②H2受体阻断剂,例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③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例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因此,请告知医生您正在服用的药物。⑤手术。b、炎症性肠病治疗:①避免咖啡因②减少压力③按医生指示服药c、大肠激躁症治疗:①消炎药②免疫抑制剂③抗生素④其他药物⑤手术八、消化道疾病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以下方法或许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疾病:1、改善胃食管反流:a、维持健康的体重b、避免穿着过紧的服饰c、避免食用容易诱发胃灼热的食物及饮料d、吃完饭不要躺下e、垫高头部f、不要抽烟2、改善炎症性肠病:a、多尝试不同纤维b、避免问题食物c、定时吃饭d、留意乳制品e、喝大量的水f、规律运动g、小心使用止泻药及泻药3、改善肠躁症:a、饮食正常b、一次只吃少量食物c、喝大量的水d、补充多种维生素e、避免抽烟f、多运动、练习生理反馈、定时放松及呼吸运动来避免压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