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减轻孕妇便秘的五大良方

  大多数准妈妈在孕期都会发生便秘,而长时期的排便不畅又导致痔疮的形成,这不仅造成身体的不适,还影响准妈妈的情绪稳定。为了帮助妈妈们的消除上述隐疾带来的烦恼,我们特将便秘和痔疮的成因及预防方法公布如下,愿能帮助准妈妈们顺利度过妊娠这一特殊时期。

  孕期便秘成因

  孕期便秘的发生,以怀孕后期最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孕期分泌大量的黄体酮,它可以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同时也使大肠蠕动减弱。由于子宫不断增大,重量增加,压迫到大肠,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因而减弱了排便的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孕比常人更容易便秘的原因。

  另,孕妇便秘的发生也与腹痛、运动不足、担心用力排便影响胎儿、饮食习惯不良、精神压力、睡眠质量问题、体质差异等因素有关,想想看,如果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严重!有30%~50%的孕妇会因此得痔疮。

  减轻便秘的5大良方

  孕妈咪发生便秘,最好的改善方式是从生活方式着手,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而非用药解决。例如:生活规律、多摄取纤维素食品和水分、适量运动、维持规律的排便习惯等,这些都是减轻便秘的好方法。具体说来就是:

  1、三餐饮食正常

  特别是早餐一定要吃,避免空腹,并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比如糙米、麦芽、全麦面包、牛奶,还有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尽量少吃刺激辛辣食品,少喝碳酸饮料。

  2、多补充水分

  体水分如补充不足,便秘就会加重,所以,每日至少喝1 000毫升水。因为水分不足,粪便就无法形成,而粪便太少,就无法刺激直肠产生收缩,也就没有便意产生。所以,补充水分是减轻便秘的重要方法。

  3、切忌忍着不排便 

  也就是说一有便意就去厕所排便。因为粪便在体内积存久了,不但造成排便不易,也会影响食欲。建议有便秘问题的孕妇每天多喝凉开水或牛奶刺激大肠蠕动,或是早晨起床后马上喝一杯凉开水或牛奶,这都是帮助排便的好方法。

  4、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最好早餐过后排便,不要排便时阅读书报,应养成“专心”排便的好习惯。

  5、充足睡眠,适量活动

  多活动可增强胃肠蠕动,另外,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精神压力得到缓解等都是减轻便秘的好方法。

  万一孕妇的便秘无法减轻,就必须立即就医,遵医嘱服用通便药物,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上述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

  孕期痔疮成因

  有些孕妇是因子宫增大,直肠、肛门受压而发生痔疮,还有些孕妇是因便秘引起痔疮。因为排便用力,或排便时间太久,导致肛门周围的静脉充血、肿胀,形成痔疮。当痔核暴露在外面收不回去的时候,就会非常疼痛,连坐下来都困难。这时候,求助于医师是个好方法。不过,孕期的痔疮有时候是暂时性的,等分娩过后就会自然消失了。只要不是太严重,都不用过于紧张

  预防痔疮的好方法

  预防痔疮的首要条件,就是设法使排便顺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尽量缩短如厕的时间。此外,要避免喝酒、摄入刺激辛辣的食物,并经常注意肛门部位的卫生清洁。如果排便时太用力,有可能造成小血管破裂,所以要做好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怀孕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常常会伴有许多不适,准妈妈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来避免或减轻这些不适,顺利度过妊娠期。

(责任编辑:余渭霞)

2012-03-01 05:07: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脂溢性角化病是怎么得的
脂溢性角化病可能与皮肤老化、基因突变、紫外线照射等原因有关。1.皮肤老化首先,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生理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这是脂溢性角化病发病的主要因素。皮肤老化会导致表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从而引发角质层增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出现减弱。同时,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也会逐渐减少,使皮肤变得松弛、干燥,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2.基因突变其次,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引发脂溢性角化病的原因之一。FGFR3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皮肤细胞生长,PIK3CA基因则与细胞信号传递有关,TERT和DPH3基因启动子通常具有控制基因的开关功能。而研究人员则在患者的病变皮肤中,发现了上述基因的突变情况,因此考虑脂溢性角化病也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3.紫外线照射最后,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则是诱发脂溢性角化病的重要外部因素。紫外线不仅会损伤皮肤细胞,同时还会加速皮肤老化。因此,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面部、颈部、手背等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淡褐色的斑点,这类皮损常被认为是脂溢性角化病的早期症状。此外,家族遗传、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原因,也可能会引发上述疾病。同时,服用阿达木单抗等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药物,也可能会因为服药引发皮肤异常增生,而导致患者出现脂溢性角化病。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腹胀与肝病有关系吗
嗳气、腹胀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导致的。1.病毒性肝炎首先,乙肝病毒等各类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常会因肝功能受损而出现身体乏力、厌油嗳气、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不适。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其次,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等病变,都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由于肝脏也会参与整个消化过程,因此肝硬化患者除典型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反酸嗳气、体重下降等表现。建议患者多吃新鲜果蔬、避免饮酒,并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达卡他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3.慢性胃炎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常会因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中上腹钝痛、恶心反酸、嗳气打嗝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用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四联疗法,以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目的。此外,嗳气、腹胀还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积极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