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期防治急性乳腺炎七大法

  乳腺炎的七大防治方法:

  一、防止乳头破裂。乳头破裂既容易乳汁瘀积,又有可能因伤口而发生细菌感染

  (1)怀6个月以后,每天用毛巾蘸水擦洗乳头塞入小中,避免咬破;

  (2)不要让小儿养成含乳头睡眠的习惯;

  (3)哺乳后,用水洗净乳头,用细软的布衬在乳头衣服之间,避免擦伤。

  二、积极治疗乳头破裂,防止出现并发症。

  (1)轻度乳头破裂仍可哺乳,但在哺乳后局部涂敷10%复方安息香酸酊,或10%鱼肝油铋剂,下次浦乳前洗洗;

  (2)重度乳头破裂,哺乳时疼痛剧烈,可用乳头罩间接哺乳;或用吸奶器吸出后,用奶瓶哺食小儿;

  (3)对乳头上的痂皮,不要强行撕去可用植物油涂,待其变软,慢慢撕掉。

  (4)猪油适量,用微火化开,加白及粉适量,调成膏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渗液多或有出血可撒干白粉。

  三、防止乳汁瘀积。

  (1)产后应尽早哺乳;

  (2)哺乳前热敷乳房以促进乳汁通畅。如果产感到乳房胀痛更要及时热敷,热敷后用手按捏乳房,提拔乳头;

  (3)婴儿吸吮能力不足或婴儿食量小而乳汁分泌多者,要用吸奶器吸尽乳汁;

  (4)注意清洗乳头,涤除乳腺管口积垢。

  四、保持乳房清洁,防止细菌感染。产前清洗乳房,去除乳头部粘垢;哺乳前要清洗乳头,尤其是乳头已有破裂者;避免对乳房的挤压,穿衣服要宽松。

  五、宜常作自我按摩。产妇要养成自我按摩乳房的习惯。方法:一手用热毛巾托住乳房,另一手放在乳房的上侧,以顺时针方向转向按摩。如果乳房感到胀痛,或者乳房上有肿块时,手法可以重一些。在自我按摩的同时,可稍用力挤压乳房,把乳汁从乳头挤出,反复几次后,乳腺管就通畅了。一般每天按摩1次,每次 15-20分钟。

  六、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等。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是由于有蕴热、热毒壅结而成。因此在饮食上要少吃热性食物,以免助火生疮。

  七、食物药物预防。可以常吃些海带,海带有软坚散结作用,凉拌吃或炖鸡肉吃,可预防急性乳腺炎;有急性乳腺炎先期症状者,可用蒲公英30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是,乳汁不能流,出现瘀积,使局部乳房组织活力降低,造成有利于细菌繁殖的条件。因此,从根本上说,乳汁瘀积和细菌感染是本病的两大原因,预防乳腺炎的主要措施是防止乳汁瘀积和细菌感染。

(实习编辑:赖敏)

2012-02-21 01:44: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齿发炎拖久了会有什么后果
通常情况下,智齿发炎拖久了会引起牙龈疼痛、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不良的后果,可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 1、牙龈疼痛 智齿发炎的时间较长,会导致患者牙龈出现疼痛的情况。这是因为智齿发炎会导致牙龈和牙齿之间出现炎症反应,可能会造成牙龈炎、牙周炎等,甚至会引起牙槽骨被吸收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发炎是时间较长,患者就会出现牙龈肿痛、口腔疼痛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需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消炎、止痛等药物来治疗,比如布洛芬、甲硝唑等,对于缓解疼痛、杀菌消炎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冠周炎 因为智齿难以正常萌出,如果只萌出一半,另一半就会盖在牙龈里,这样在牙龈和牙齿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区域,容易滋生细菌,而且很难清洁,甚至会导致牙冠发炎。患者还会出现牙龈肿痛、张口困难以及喉咙痛等不适的症状。如果智齿反复发炎的时间比较长,应该尽早地去医院进行冠周冲洗、上药,待炎症消除后及时地将智齿拔除,从而避免冠周炎的发生。 3、颌骨骨髓炎 智齿发炎拖久了还有可能会引起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的病程非常长,而且颌骨如果发生慢性骨髓炎,治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严重的颌骨骨髓炎甚至会造成周围的软组织以及牙齿的损伤,严重地破坏口腔卫生以及口腔内环境,造成口腔系统的破坏,引发严重的后果。患者需及时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红霉素、青霉素G等抗生素类药物来治疗。针对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果颌骨骨髓炎存在脓肿,需行脓肿切开术。同时,待炎症消退后还需要考虑行拔牙术或病灶刮治术等手术治疗。 智齿发炎拖久了还会影响相邻的牙齿、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等后果。智齿发炎后,患者应当要尽早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不可私自乱用药物来治疗,以免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后果。治疗智齿发炎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流质性、半流质性的食物为主。平时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帮助消炎杀菌。
吴玉杰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汉街门诊部 三甲
智齿发炎吃什么
智齿发炎吃什么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决定。一般服用的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和止痛药等进行治疗,而饮食上,则需吃清淡、易消化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智齿发炎主要是由于部分智齿被牙龈覆盖,无法完全萌出,造成牙龈与智齿间食物残渣存留,并且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性增强,即可引起智齿冠周急性炎症,表现为局部肿痛、张口受限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剧烈牙痛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待炎症消除后,尽早拔除智齿。 1、药物 智齿发炎常见是牙髓炎和智齿冠周炎,症状会出现红肿、疼痛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和止痛药等进行治疗。对于智齿发炎可以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头孢类、阿莫西林等抗菌消炎药物进行抗菌治疗,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如果疼痛症状较为明显,难以忍受时,可使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物进行镇痛治疗。一般药物的治疗有效,但无法彻底根治。需要等炎症得到控制后到口腔科进一步进行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根管治疗。而对于上火引起的智齿发炎,在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止痛等药物的同时需要服用清热去火的中成药,如清热解毒颗粒、黄连上清片等。 2、饮食 饮食上则需以清淡、易消化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面食,粥,香蕉等。由于智齿发炎时周围的牙龈会有明显的肿胀、肿痛,因此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难以咀嚼、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等,否则咀嚼时容易反复刺激肿痛的牙龈,进一步加重局部炎症的水肿。建议食用流食或半流食且无需长时间咀嚼的食物,减少咀嚼次数进而避免咬到肿痛的牙龈。 建议智齿发炎时要注意口腔清洁,尤其是智齿附近,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且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引起发炎。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齿发炎引起喉咙左边吞咽疼痛
智齿发炎引起喉咙左边吞咽疼痛需要分析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措施。出现此症状多考虑是智齿冠周炎导致的,但不排除是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引起。 1、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的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与智齿位置不正或阻生、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智齿后区肿胀、疼痛,进食、吞咽、活动时疼痛加重。智齿冠周炎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疼痛、牙齿肿胀等症状,并且局部的炎症也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咽喉,出现咽喉疼痛、红肿等。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缓解疼痛。另外还需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复方硼砂液等药物进行局部含漱杀菌。 2、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指病毒或细菌感染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所致的急性炎性疾病。主要病因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等。急性咽喉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吞咽疼痛等。可以遵医嘱服用罗红霉素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多为病原体感染、抵抗力降低所致,也可继发于邻近器官炎症等。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患者科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扁桃体较为频繁的反复发炎,或者扁桃体较为肿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切除扁桃体。 除以上因素外,还可能是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导致,建议及时就诊。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齿发炎脑袋一抽一抽的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智齿发炎脑袋一抽一抽的疼,多考虑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的,也不排除与精神压力过大、三叉神经痛、牙髓炎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 1.炎症刺激:如果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智齿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甚至会出现放射性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2.精神压力过大: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个人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也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缓解不良的情绪。 3.三叉神经痛:如果患者本身患有三叉神经痛,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阵发性剧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4.牙髓炎:如果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齿受到病原体感染诱发牙髓炎,也有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根管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5.其他原因:除此之外,上述情况还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若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