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分析增加母乳的六种健康方法

  母乳不足是不少新妈妈在哺乳期碰到的难题。其实,这当中有不少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例如,民间常用猪蹄汤、鲫鱼汤促乳,但原来如果分娩后过早进食这些汤,反而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为此,有专家总结了六种比较学的方法,帮助新妈妈增加母乳。

  增加妈妈母乳的六种科学方法

  1、注意饮食、休息和培养对哺乳的信

  产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婴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其疲劳

  2、纠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

  最常见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婴儿的吸吮时间不够,妈妈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喂养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可能长达8个小时;出生1~2个月的婴儿,每天应哺乳8~10次;3个月的婴儿,24小时哺乳次数至少有8次。

  3、避免“乳头错觉”产生。

  从调查情况看,人工喂养3次后,婴儿即产生乳头错觉。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尽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种人工奶头及奶瓶。乳 头错觉的纠正,要在婴儿不甚饥饿或未哭闹前指导母乳喂养,可通过换尿布、变换体位、抚摸等方法使婴儿清醒,产妇以采取坐位哺乳姿势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于 含接。乳房过度充盈时热敷5分钟,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变软,便于宝宝正确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4、寻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

  如妈妈和婴儿是否生病,妈妈的乳头有无异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同时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给哺乳的妈妈使用止痛药和镇静剂;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避孕药,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5、及时、适量、科学地补养。

  哺乳期间不可偏食。并且要避免分娩后马上开始进食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因为这类食物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分娩后的 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可根据个人口味、平时习惯,适当多吃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 蹄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这类的食物。

  6、注意喂养技巧。

  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将来两侧大小相差悬殊,影响美观。每次喂奶都应给婴儿足够的时间吸吮,大致为每侧10分钟,这样才能让婴儿吃到乳房后半 部储存的后奶。后奶脂肪含量多,热能是前奶的2倍。如果母婴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一定要将乳房内的乳汁挤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数为 6~8次或更多。只有将乳房内的乳汁排空,日后才能继续正常地分泌乳汁。

(责任编辑:魏思静)

2011-09-26 01:06:00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礼全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先天性幼稚子宫能治好吗
先天性幼稚子宫通常不能治好。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疾病,其病因和病理特征决定了目前的医疗手段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关症状和功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副中肾管停止发育,就会导致子宫未能正常生长,体积明显小于正常子宫,形态也可能异常。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子宫体小,宫颈相对较长,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常为1:1或2:3,而正常成年女性的比例约为2:1。同时,子宫内膜也较薄,对性激素的反应不敏感。这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是从胚胎时期就已形成的,涉及到子宫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从根源上改变这种异常状态极为困难。目前针对先天性幼稚子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激素治疗旨在通过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模拟正常的月经周期,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促进子宫的发育。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子宫的有限生长,无法使子宫达到完全正常的大小和功能状态。因为子宫的基本结构和发育潜力在胚胎时期就已受限,激素治疗无法改变这一先天既定的事实。手术治疗方面,如子宫融合术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子宫的形态,但对于子宫的功能恢复效果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子宫的发育缺陷问题。而且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引发粘连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生殖系统的健康。对于先天性幼稚子宫患者,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若有生育需求,要提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并根据具体情采取个性化的生育指导方案,如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等,但需清楚这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幼稚细胞0.5%意味着什么
幼稚细胞0.5%一般意味着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出现了轻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急性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发现幼稚细胞0.5%但并没有伴随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急性感染 如果患者身体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体内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幼稚细胞增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改善。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遗传、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等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贫血、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贫血、感染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胶囊、沙利度胺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5、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布替尼片、塞瑞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理幼稚症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心理幼稚症的根本原因一般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导致的。1、遗传因素心理幼稚症是一种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如果父母患有心理幼稚症,则子女患有心理幼稚症的概率会比较高。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环境因素心理幼稚症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长期生活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不与他人沟通交流,或者是经常受到暴力,可能会导致心理发育异常,从而出现心理幼稚症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多与人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治疗。3、家庭因素如果患者的父母长期生活在比较紧张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从而诱发心理幼稚症。患者可以适当调整心情,多与家人沟通交流。4、社会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孤独感,进而出现心理幼稚症的情况。患者可以适当调整生活环境,多与家人及时沟通交流,避免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中。5、药物因素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从而诱发心理幼稚症。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