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备孕的5大注意事项

  由于夏季和秋季的蔬菜瓜果都非常丰富,早孕反应比较重的孕妈咪能够吃到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有利于胎宝贝的生长发育。所以,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受孕,如果注意避开一些不利因素,也会生出健康的宝贝。那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1、天气闷热更要注意调理好心绪

  夏季天气闷热,易情绪烦躁,休息不好,食欲较差,影响胎宝贝正常生长发育。准备怀孕前就要营养均衡合理,最好多吃些蔬菜、水果和鱼肉,清淡食也能帮助你调理心情。

  2、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夏天,食物丰富对营养有利,但是由于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使人们常常大量食入冷饮、瓜果蔬菜,即使是鸡鸭鱼肉也愿意吃凉的。如果这些食物未洗干净或已变质,常使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轻者腹泻呕吐,重者会出现高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而所有这些都会对胎宝贝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夏季怀孕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瓜果蔬菜要洗净,不要食入已变质的食物。

  从饮食上来说:放弃生吃水产品如生鱼生蚝等(有壳类的水生物),这些水产品中的细菌和有害微生物能导致流产或者死胎。同时,放弃我们钟爱的火锅、烧烤。因为大多数的牛、羊的体内有可能寄生着弓形虫,但人们并不能用肉看见。如果在吃火锅时,只是把鲜嫩的肉片放到汤中稍稍一烫即进食,这种短暂的加热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虫卵,幼虫可穿过肠壁随血液扩至全身。

  与此同时,体重的过胖或过瘦都会让计划怀孕的机会大大降低,所以体重问题要从这个阶段进调整了。坚持运动不仅能保持正常体重,而且有利于顺利度过孕期,还能帮助顺利分娩乙肝疫苗风疹疫苗炎的孕前注射也会为你的怀孕加分。

  3、注意每天起居要规律

  夏天人们往往会睡得很晚,而睡眠不足不利于精子及卵子的活力。所以,准备受孕时一定要注意每天的起居要规律,切不可经常熬夜。

  4、性生活注意掌握规律和技巧

  如果想要怀宝贝,夫妻俩的性生活就不能太频繁,一般以每周2次为宜,最好在排卵期内同房。一般安排在女性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17天以同房受孕流产率较高。因为卵子排出后,一般只能存活12-24小时,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通常只能活1-3天,因此一般说来从排卵前3天至排卵后1天最容易受孕,同房时间过早过晚都不易怀孕。

  小提示:对月经周期比较准时的女性,排卵期一般是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排卵前5天后4天都算在内,另外再结合基础体温和宫颈黏液观察法来推算排卵日期,例如:基础体温测定时,月经周期中体温最低的那一天就是排卵日,宫颈黏液黏度最小,清亮如蛋清状,除此拉丝度最长的那一天也是排卵日。

  5、别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时受孕

  夏天雷雨天气较多,这都会影响受孕的良好心境,对夫妻俩产生心理暗示作用。而且,雷电会产生极强的射线,致使生殖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因此应该避免在恶劣的天气里受孕。

  别错过一天之中的“性福时刻”。国外研究显示:人类确实存在“性福时刻”,即下午5-7点,这时候男性的精子活跃程度和女性的孕激素水平都处于最高峰。

(责任编辑:陈默 实习编辑:丁丁)

2011-07-04 02:05: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吃什么可以抗老抗衰
女性可通过摄入多种食物辅助抗老抗衰,包括猪蹄、蓝莓、胡萝卜、三文鱼、酸奶等。同时,配合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自我修复和新陈代谢。1、猪蹄: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胶原蛋白流失加速,导致皮肤松弛、出现皱纹。补充胶原蛋白能增加皮肤紧致度,让皮肤饱满有弹性,还能保持骨骼、关节健康。猪蹄可通过炖煮等方式烹饪,使胶原蛋白更易吸收。2、蓝莓:蓝莓富含花青素,这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远超维生素C和维生素E。花青素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减少皱纹产生,增强皮肤弹性;还可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疾病,对女性整体健康和抗衰有积极意义。3、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维持皮肤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至关重要,能使皮肤光滑细腻,减少粗糙、干燥问题。同时,其对眼睛健康有益,可预防夜盲症等眼部疾病。4、三文鱼:三文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特性,可减少体内慢性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健康也有积极作用,能改善记忆力,预防认知能力下降。5、酸奶:酸奶富含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减少便秘。肠道健康与整体健康紧密相关,良好的肠道功能可减少体内毒素积累,使身体轻松,皮肤健康,从而起到辅助抗老抗衰作用。此外,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压力和焦虑,这些综合措施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实现抗老抗衰目标。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说脚气是养生病
脚气并非所谓的养生病,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状态,而非养生的表现。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当足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穿着不透气的鞋子、袜子,或足部多汗时,真菌就容易侵入皮肤,引发足癣。足癣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脱皮、出现水疱或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因为瘙痒而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症状方面,足癣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足癣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则多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可见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甚至皲裂。不同类型的足癣症状各有特点,但均由真菌感染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足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局部用药方面,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真菌药膏或喷剂,如酮康唑乳膏,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杀灭真菌并缓解症状。口服药物则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针对足癣这一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足癣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药真的可以抗衰老吗
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机体调节,改善因衰老带来的一些不适状况,但并不能达到抗衰老的效果。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机体多系统、多层面的功能减退和结构改变,而中药主要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缓解衰老相关症状,并非从根本上阻止衰老进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会出现多方面变化。在身体机能上,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感染其他疾病,且恢复时间变长;代谢功能减缓,脂肪易堆积,消化能力变弱,常出现食欲不振、便秘等情况。在外观上,皮肤失去弹性,皱纹增多,头发变白、稀疏。这些症状的出现是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逐渐衰退的外在反映,其根源涉及细胞老化、基因表达改变、氧化应激损伤等多种因素,并非单一因素导致。中药在应对衰老相关症状方面有独特作用。一些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常用于调节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衰老导致的肾功能衰退表现。还有归脾汤,包含党参、白术、黄芪等中药,可用于调理心脾两虚,缓解因衰老出现的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情况,通过健脾养心来改善机体状态。如果期望借助中药改善衰老相关不适,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等,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会影响机体的衰老进程。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出现的问题,对维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相关症状的加重有积极意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