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期超重会带来哪些危险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一般而言在理想体重下怀孕的健康妇女,其怀孕过程体重增加平均约8~12公斤。不论怀孕前体重如何,在怀孕二、三期,每月体重增加少于1公斤或每月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都是不适当的。虽然不能减肥,但是却必须控制体重,否则除了身材变形外也容易导致生产困难。

  你以前就比较“丰满”,怀孕使你更加“富态”。生完孩子,多余的肉会不会再也去不掉?其实,真正的危险并不是仅仅在“体形”上。事实上,肥胖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有时,怀孕的9个月增加的体重还会给你的身体和孩子带来危险……

  你真的胖吗?

  下流的美学经典,有点让人失去了现实感!身高1.6米,体重58千克,让你处在正常体重的边缘,再多长上2千克,你就超重了。你可以自己来计算合理体重的指数,计算的办法是:将你的体重(千克,当然是怀孕之前的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指数应该在18~23之间。

  如果你的体重是58千克,身高1.6米,你的指数为:58÷1.62=22.6;

  如果体重60千克(身高1.6米),你的指数为则为:60÷1.62=23.4。

  如果你的指数是在20左右,在孕期,理想的体重增加为9~12千克;如果你身高为1.7米,可以增加到15千克。相反,你的指数在23以上,在孕期你要想保持理想体重,大概只能增长6~8千克。

  超重带来的危险

  如果体重的增加超过了“正常标准”,会加重你的负担。在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会导致高血压,从而可能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这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危险。同时,高血压也可能会引起妊娠糖尿病,在分娩之后,你可能会持续变成糖尿病患者,即使妊娠糖尿病会消失,但也可能会给你的孩子带来终身的糖尿病隐患。幸运的是,今天医生对体重超重的准妈妈有着非常严格的跟踪,通常可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但是,高血压会使你的怀孕和分娩的情况复杂化,对胎儿的发育也没有好处。高血压会引起水潴留。水进入你身体的组织引起水肿,会进一步压迫血管,使你比其他的孕妇静脉血液回流更加困难,可能引起静脉曲张,甚至患静脉炎。另外,血液中糖分的增高会使胎盘的动脉硬化,妨碍血液的流通,其后果是你未来的宝宝得不到足够的养料,出现胎儿窘迫或发育迟缓,他可能会是个低体重新生儿。

  相反,如果胎儿吸收了的糖分过多,你可能就会生出“巨婴”,即婴儿的体重超过4千克。这会给你的分娩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产科医生可能会考虑对你实施剖宫产手术。

  新生儿体重过轻,或是过重,这两个极端都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幸亏,刚刚减轻了一点体重。

  即使你刚刚减轻了一点体重,也不要有幸免于难的感觉。很遗憾,这么说也许让你感到扫兴。

  在怀孕的初期,由于恶心呕吐,孕妇会“消耗掉”1~2千克体重。但是3个月后,一旦孕吐的现象消失,你就会在1个星期内重新恢复你以为减掉的体重,甚至可能还会增加1千克。从怀孕第4个月起,体重应该平均每月增加1.5千克。但是,你不要高兴过早。因为孕期体重的增长并不是呈线性的,即使你没有特别地改变你的食结构,你的体重也会犹如体重称上的指针一样直线上升(这与荷尔蒙分泌有关)。

  你不要说:“在孕期中期,我体重增长了4千克多一点,我会坚守着目标!”最后3个月的孕期,你的体重会比前6个月增长得更快,这主要是由于你体内的水潴留。

  怀孕,要不要节食?

  千万不要节食。这可不是让你挨饿的时候,而是让你吃好的时候。也就是说,你需要放弃一部分自己喜欢的食品,比如不要过度贪恋甜食、甜饮料等,而要“大嚼”些自己不太喜欢但营养丰富的东西。

  生活是不公平的。一块巧克力蛋糕给胖人带来的是贴在臀部的脂肪,而轮到那些在孕期有权利增加12千克体重的瘦人身上,它却能消失的踪!今天,孕激素令你口大开(一个屈服引诱的借口),那我们推荐你去嚼嚼芹菜茎。

  “当丰满的女人怀孕时,一生中,她会第一次以胖为美。这时,她准许自己不受标准约束,第一次感到自己美丽。”助产士古萨热解释道,这种感觉让你难以下定控制体重的决心。

  让孕妇不发胖进食小技巧

  饮食并非少吃就能减肥;如进食的技巧、食物的烹调、外食的选择等等,皆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同样的营养价值,如果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对体内的宝宝并没有差别,但是对于母亲本身,可是影响很大唷!而且这些观念及技巧,对于产后恢复身材也很有帮助。

  进食行为改变:

  ★改变进餐顺序:先喝水→再喝汤→再吃青菜→最后才吃饭和肉类。

  ★养成三正餐一定要吃的习惯。

  ★生菜/水果沙拉应刮掉沙拉酱后再吃,或要求不加。

  ★肉类应去皮且不吃肥肉,只吃瘦肉部份。

  ★油炸食品先去油炸面皮后再吃。

  ★浓汤类只吃固体内容物,但不喝汤。

(实习编辑:简丽妍)

63
2011-04-06 07:37:00浏览2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