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八种情形 别贪孕期房事乐

  1.过去曾有流产的经验

  如果准妈妈过去曾经流产过,那么医师会建议孕妇怀孕前几个月最好禁止性生活,直到流产的危险期过去为止。

  2.已有流产的威胁存在时

  如果准妈妈在性交当时或之有阴道流血的情形,或有下腹疼痛的现象,应找医师检查一下,若有流产的迹象,应暂时停止性生活。

  3.准爸爸患有性病

  性病的病菌会在性交时传染给孕妇及胎儿,因此在彻底治愈之前,应禁止性生活。

  4.准妈妈阴道发炎

  在性交时会将病菌传染给胎儿,因此在彻底治愈之前,应禁止性生活。

  5.胎盘有问题时

  如果准妈妈有前置胎盘,或胎盘与子宫连接不紧密时,性交可能会导致流产,应暂时停止性生活,等情况稳定后才可恢复性生活。

  6.子宫收缩太频繁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子宫收缩太频繁,为了避免发生早产,还是要避免性生活,并找医师检查一下。

  7.子宫闭锁不全

  随时都有流产的危险,应避免性生活。

  一般孕妇的子宫颈在怀孕期间几乎是闭锁的,等到怀孕足月进入产程开始阵痛时,子宫颈才逐渐张开。而少数孕妇的子宫颈在子宫日渐膨胀与胎儿的压力下,不到成熟期便扩张开来,这种情形称做子宫颈闭锁不全。据估计出现机率是每100个孕妇中会出现1-2个;一般认为20%-25%的中期流产便是起因于此,不成熟的胎儿会因此流出体外造成流产。

  遗传性子宫颈功能衰弱、前一次生产或多次生产时造成子宫颈极度伸拉或严重撕裂、子宫颈曾手术或曾经过雷射治疗、或曾扩刮术而造成的创伤或流产都可能导致子宫颈无力

  子宫颈闭锁不全的诊断往往是在妊娠的中期,孕妇在没有明显的子宫收缩或阴道出血的情况下,发现子宫颈做进展性而痛的变薄与扩张时,才经诊断出来的。近来可以超音波来诊断子宫颈的早期扩张,一但诊断出有子宫颈闭锁不全的情形,医师会建议病人下次怀孕14至16周时,施行子宫颈缝合手术,利用特殊的缝线将子宫颈缝紧,经由这种手术后,孕妇仍可以顺利生产下一胎的。

  8.早期破水

  若未到预产期,此时孕妇须安胎,但因保护胎儿的羊膜已破裂,病菌可能会进入子宫而感染胎儿,所以此时应避免性生活。

  怎么发现早期破水?我们所谓早期破水就是还没到分娩的时候,产痛还没有开始,准妈妈突然感觉到有较多的液体从阴道排出,然后会持续有少量液体不断流出。但是情况因人而异,有的准妈妈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阴道有较多液体流出;有的则可能阴道流液排出一段时间后就终断;也有人会感觉到腹部子宫略为变小,胎儿变得比原先清楚。

  当有以上情形出现而必须禁止性生活时,准妈妈可以用手的爱抚来满足老公的欲望。然而有一点必须注意,若医师已警告准妈妈禁止性行为是因为子宫收缩的关系,那么此时任何会引起准妈妈性兴奋的行为都必须禁止,包括触摸乳房及外阴部等等,因为这些刺激也会引起子宫收缩,危及胎儿安全。

(实习编辑:简丽妍)

2011-03-29 07:31: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激素脸过敏多久能好
激素脸过敏的恢复时间差异较大,过敏症状轻、皮肤屏障受损小、个体修复能力强的患者,通常数周可恢复;而对于症状重、皮肤屏障受损严重、个体修复差的患者可能需要数月。此外,治疗依从性、日常护理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恢复时长。通常情况下,如果激素脸过敏症状轻微,皮肤屏障受损程度较低,未出现并发症,且患者个体差异较小,如年轻、皮肤修复能力强,那么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一般在数周内。然而,若患者皮肤屏障受损严重,如出现红斑、水肿等并发症,且个体差异较大,如皮肤敏感、修复能力差,则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但影响激素脸过敏恢复时间的因素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为重要,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正确治疗和护理的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反之,若自行随意用药或护理不当,恢复会受阻。此外,日常护理情况同样会影响恢复时间,使用温和、无刺激且具有修复功效的护肤品,做好保湿、防晒等基础护理,有助于皮肤修复;而过度清洁、使用不合适产品则会加重皮肤负担,延缓恢复。针对激素脸过敏的患者,建议立即停用含激素的化妆品或药物,避免皮肤进一步受损;其次,可以适当进行冷敷以缓解红肿和瘙痒症状;同时,建议选择温和、不含皂基的洁面产品,如氨基酸洗面奶,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如果不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免疫力低引起的皮肤过敏该如何治疗
免疫力低引起的皮肤过敏,可通过抗过敏药物治疗、调节免疫力、皮肤护理等方式应对。建议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自身过敏原,在生活中加以规避。1、抗过敏药物治疗: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能与组胺竞争H1受体,从而阻止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中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当免疫力低下时,机体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增加,抗组胺药物可有效阻断这一过程,缓解皮肤过敏症状。2、调节免疫力:可服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补充剂,如转移因子、脾氨肽等。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和过敏原的识别与防御能力,减少因免疫力低导致的过敏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通过提升免疫力,使机体免疫系统恢复到相对平衡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外界过敏原刺激。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加重皮肤损伤。过敏期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温和清洁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的过敏原及分泌物,同时不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可涂抹具有保湿、修复作用的医用护肤品,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产品,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增强皮肤的抵御能力,减轻过敏症状。若皮肤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大面积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