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五个小关键 让产后不再脱发

  人们总是认为产后体虚,需要进补,尤其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还被反复告诫:杜绝水果,少食蔬菜,若出现脱发后则更要接受大补特补了,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观点。产后脱发主要是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盲目进补,造成体内热量过剩,反而有害健康。

  产后发“元凶”是谁?

  雌激素水平与女性头发的更新速度密切相关:当雌激素水平高时,头发更新的速度会变慢;而雌激素水平低时,头发的更新速度会加快。正常情况下,人的头发平均每隔2~7年就要全部更换一次,只因头发平时的更新是分期分批地进,一般情况下不易觉察。

  妊娠期间,孕妇分泌的雌激素较平时会有大量增加。这种情况下,正常脱发的速度就会变慢,头发也显得浓密、顺滑、有光泽,而且极少有头垢和头屑。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开始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明显快于妊娠期雌激素增长的速度,那些被雌激素暂时挽留住的头发,此时开始集中“退场”。这就是产后脱发数量明显多于平时的原因,而产妇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恢复,需要2~7个月,这恰好与婴儿“仨月认母”的时间吻合。由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产后脱发的现象主要是雌激素水平的变化造成的,和孩子认母没必然关系。

  产后脱发是一种常见现象,且多能自行恢复,但如放任自流,不加防治,头皮与毛发也会从原本的健康态转为亚健康态甚至不健康。有家族脱发史的人更要特别注意,以免造成顽固性脱发。

  产妇抑郁,也是导致脱发的一个原因。不少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一时难以应对自如,心生焦虑,出现或轻或重的抑郁倾向,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从而诱发脱发。民间流传的一些坐月子的陋习也不利于头发保养,比如食单一、产后久不洗头洗澡等。

  防治产后脱发有技巧

  1、关键拒绝塑料、尼龙梳子

  不难发现,一些市面上最常见的塑料和尼龙梳子很容易梳着梳着就让头发开始张舞爪,原来尼龙和塑料梳子容易产生静电,对头发和头皮都是一种强烈的不良刺激,不但让你头发不听话,还对头皮有害。而最理想的梳子是木制的,或者一些专门为减少静电而设计的梳子,木制梳子最佳,它既能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去除头屑。

  2、关键避免烫、染、吹

  无论什么季节,经常吹热风会破坏毛发组织,损伤头皮,偶尔一次不需担心,但使用时也应该让吹风机离头发30厘米左右,并尽量减低热风温度。烫发、染发剂对头发的影响也较大,每次烫染都会以损害发质为代价,目前还没有能不伤头发的烫发、染发剂。

  3、关键勿用强碱洗发水

  强碱洗发水、祛油洗发水的脱脂性和脱水都过强,不适合干燥的秋季使用,否则易令头发干枯开叉。夏天惯常用来祛除油分的祛油洗发水也应停止使用,此时应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性的植物性或添加了滋润成分的洗发水,一定要根据头发状况选择适合自己发质的产品。

  4、关键适当的洗发频率

  南方的夏天较湿较热,不少人养成了夏季天天洗发的习惯,这个习惯到了秋天要改一下。秋天的洗发频率最好控制在3天左右洗一次。这是由于秋天天气干燥,头发也容易因干燥而脆弱,洗发太频繁会使头发脱落严重。另外,洗发时要控制力度,不要大力搓揉,也能减少脱发。

  5、关键在营养

  产后坐月子,要讲究营养均衡,新妈妈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做到膳食合理、营养均衡。由于头发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是蛋白质,因此,新妈妈们应该着重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鱼、瘦肉、核桃、葵花子、芝麻、紫米等等。

  温馨提示:

  给产后女性推荐一个用玫瑰防治脱发的小方法,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取干玫瑰花15克,每天坚持用开水茶喝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不能把玫瑰花和平时喝的茶叶泡在一起,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影响玫瑰花舒肝解郁的功效。您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调入冰糖或蜂蜜,以增加玫瑰花的功效。要是您产后气虚还可加入几枚大枣,或者少许西洋参;如果是肾虚,可以加入枸杞子15克一起冲泡。调入冰糖或蜂蜜的玫瑰花茶最好在睡前1小时饮用,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能调节心理、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促进睡眠。

(实习编辑:简丽妍)

2011-03-01 07:53: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有哪些
耳鼻喉科主要处理耳部、鼻部以及咽喉部问题,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鼻炎、中耳炎、咽喉炎等。 1、鼻炎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会表现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嗅觉下降,伴有头痛、头胀、头晕或发热等,以及全身炎症的症状。鼻炎的患者在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手段有鼻喷剂,严重的鼻炎患者已经影响正常的呼吸,可通过手术治疗。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容易过敏的物体,如粉尘、花粉、冷空气等,并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增强体质。 2、中耳炎 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鼓室黏膜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可侵犯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等,主要见于春、冬季。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是口服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或者头孢丙烯分散片,还可以同时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治疗,比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可先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有部分患者炎症反应比较重甚至出现并发症的,可以做鼓膜穿刺术或鼓膜切开置管术改善症状。 3、咽喉炎 咽喉炎是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咽喉部黏膜炎症反应导致。有可能是与急性细菌感染发炎有关系,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病毒感染发炎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接触外界刺激性的东西,或者饮食不当引起的,有一小部分患者是与过度用嗓有关系。具体的类型也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咽喉炎。不同类型的咽喉炎,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都是不同,因此出现咽喉炎之后,建议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血常规检测、喉镜检查,明确咽喉炎的类型,再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定期复查。 除以上常见的疾病之外,还有很多如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临床上出现明显的鼻塞、听力下降、咽喉不适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确诊病情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