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期会变“傻”是真还是假

  小兔子乖乖:我常常说:老公,把菜放到洗衣机里~~~(其实是想说电冰箱);那天我又对我妈说:妈,帮我把衣服叠好放到电冰箱里~~~(其实是衣柜)!太崩溃了,难道真的智商下降了?

  俗话说“一孕傻三年”,意思是女性一旦怀孕,会出现记忆力衰退,丢三落四等现象。有研究认为,女性怀孕后,有可能出现记忆力衰退和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这通常被戏称为“孕傻”或“婴儿脑”状态。

  怀孕后为何“变傻”了?

  我们无法知道“婴儿脑”会持续多长时间。但从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它甚至可能不只在孕期发生,而是女性自身的改变。

  如今,这些症状可能显得比从前更加明显,这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现代女性往往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她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期待更高一些,因此面对的压力也就越大了。

  其次,许多孕妈并没有能够从朋友或家人那里得到足够的支持,大家通常不太能理解孕妈那种发现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的恐慌感,而只是不以为然地笑一笑。这会增加孕妈的恐惧

  第三,对于现代女性说,雪上加霜的另外一点是:与50年前比,我们的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是变得更好而是变得更不合理——所有这一切,都会加重孕妈在这个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因此我们说:“婴儿脑“这一现象本身的生物学基础并没有改变,但其他条件都变了。

  什么时候出现“婴儿脑”?

  我们无法确定“婴儿脑”出现的时间,因为不同的孕妈有不同的反应。最重要的荷尔蒙变化发生在妊娠的前3个月中,此时激素孕酮稳步上升,甲状腺水平也开始下降。"这种组合能够创造出妊娠早期症状的大脑,也就是我们说的“婴儿脑”。专家告诉我们,“这种组合会导致孕妈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思想处理能力放慢,甚至头晕现象。”到了孕晚期,孕激素的影响开始显著减少,但雌三醇激素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怀孕女性的大脑出现"临时记忆"问题。她们会变得很难回顾最近发生的事件,以及反省自己的情绪变化。“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症状;当类似症状发生的时候,其影响也由于各人体质和性格不同而表现不同。甚至,同一名女性,两次怀孕都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在产后月经周期恢复后,一切都会回归正常的。然而,如果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比如神经系统紊乱、昏厥、身体受到损害或者说话变得含糊,那么都应该尽快就医,因为它们可能是一些更为严重的病况的迹象表现。

  聪明会回来吗?

  暂时的记忆力下降,是准妈妈们注意力被分的结果,也是在激素作用下重塑大脑的过程,一股在产后6周,妈妈们适应了妈妈的角色和所有的生活习惯之后,记忆力便开始迅速提升,并比怀孕前聪明。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怎样让怀孕后不“变傻”?

  1.如果可以,尽量做一些小睡。

  2.制作任务清单,并且把您的清单列表在电脑上复制一份,如果丢了的话,还可以找回它们。

  3.把钥匙、钱包等随身物件每天都放在同一个地方。

  4.做笔记。

  5.保持水分。因为血液不断地流向增长的子宫,你需要保持水分,让血液更多地流向你的大脑。

  6.多吃富含的食物,这样能让血液携带更多的气到达你的大脑。

  7.定期、适度运动可以帮助血液的流动。运动也不能过头。记住,你的身体里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儿,你需要身体和精神的能量

(实习编辑:简丽妍)

2011-02-15 07:29: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胀气、放屁、冒虚汗是怎么回事
出现嗳气、胀气、放屁、冒虚汗的症状,可能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有关。1.胃溃疡首先,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有关,患者常因胃酸分泌异常,而出现反酸嗳气、胃胀胃痛、排气增多等症状。同时,患者还会在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痛、胃部烧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因症状相对较重,而出现冒虚汗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药物进行治疗。2.肠易激综合征其次,胃肠动力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原因,也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导致患者出现打嗝嗳气、腹胀腹痛、排气增多的症状。同时,该病还可能引发肠道平滑肌痉挛,导致腹部绞痛而出现冒虚汗的症状。患者可按照医生建议,使用东莨菪碱、曲美布汀等药物进行治疗。3.慢性胆囊炎最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还可能会导致慢性胆囊炎,患者常会因胆汁淤积、胆盐刺激等原因,出现右上腹绞痛、肩背部放射痛、嗳气、腹胀、排气增多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因绞痛症状较重且持续无缓解,而出现胸闷气促、冒冷汗等表现。患者常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并保持心情愉悦。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或出现进行性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