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脐带绕颈,该不该行剖宫产?

  老杨儿媳怀孕已7个月,最近做B超检查发现羊水少,脐带绕颈。有人说,羊水少会让孩子缺乏营养,脐带绕颈打不开,会影响智力和发育,要做剖宫产。老杨挺传统,他一直相信顺产的孩子,抵抗力比较好,但又担心,真的会因此出现问题,所以他拿不定主意。

  飞儿生儿子小宝时,也是B超发现羊水少,脐带绕颈,在医生的劝导下,飞儿做了剖宫产。小宝出生后,小病不断,让飞儿小两口受公公婆婆不少埋怨,认为都是“剖宫产惹的祸”。

  孕期不同,羊水少意义也不同

脐带绕颈,该不该行剖宫产?

  产科医生向来十分重视羊水量的多少。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尿液,在怀孕早中期,羊水和胎儿发育有关。孕中期(4~6个月)出现羊水少,一定要排除胎儿泌尿系畸形和染色体畸形;而孕末期(7~10个月),羊水和胎儿血容量有关,主要考虑胎盘功能不良和胎儿发育受限。

  羊水少的诊断主要靠B超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测量子宫腔内最大的羊水池深度,3~8厘米为正常,如小于3厘米则为羊水少;二是测量子宫腔内四个象限的羊水池深度并相加,称为羊水指数,8~18厘米为正常;5~8厘米之间为警戒值;小于5厘米为羊水过少。需分清原因,行相应治疗。如胎儿已足月,能存活,可适时选择剖宫产。

  不过,正常羊水量幅度很大,有的孕妇偏少,有的偏多,均不能视为异常。只有动态观察其变化,且结合其他检查来判断,才能决定是否有问题。

  脐带——胎儿的“生命线”

  如果脐带受阻,胎儿将立刻面临死亡的威胁,所以脐带堪称胎儿生死攸关的“生命线”。

  脐带血管周围衬垫着半透明的胶质,起着保护作用。血管的长度比脐带本身的长度要长,故在脐带中呈弯曲迂回状。这样,当脐带被拉直、伸长、绷紧时,血管就不至于萎瘪,从而在有限的程度内保证了血液畅通。

  脐带和胎儿同在一个密闭的羊膜囊内,漂浮在羊水中。经B超发现,胎儿会不时地抚摩、撩拨脐带,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个玩物。但是脐带缠绕、打结、受压都可以使脐带血流受阻,造成胎儿缺氧。长长的脐带可以缠颈、绕身、绕手足,尤以缠颈最多见,约有1/5-1/4的胎儿有脐带绕颈现象,少则1圈,多则3圈。

  出现脐带打结时,如果脐带长度足够,打结不至于在产程中拉紧,对胎儿的威胁不大,否则可致胎儿宫内死亡。如果脐带伸长到胎儿的最低部位,产科上称为脐带先露,破膜时脐带随着羊水脱出子宫或阴道口,则为脐带脱垂。脐带先露在破膜时极易造成脐带脱垂,数分钟内即可威胁胎儿生命。

  医生在B超的指引下,穿刺脐带,取脐带血化验,可对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作出产前诊断。

  脐带绕颈,不能作为剖宫产的依据

  脐带缠绕或绕颈是十分常见的,约占足月妊娠的20%以上。脐带的正常长度为30~80厘米,若是够长,绕1~2圈不会有问题;若过短,一圈不绕也可能出现问题。但现在还无法准确测量脐带的长度。

  目前,临床上不主张脐带绕颈即行剖宫产,除非绕的圈数较多。一般情况下,应严密监测胎心变化。如果脐带绕得紧,宫缩时胎心会变化,根据变化的特点和性质,做出判断,需要的话及时改变分娩方式。

  怀孕7个月发现脐带绕颈不必过虑,因为脐带也许有机会随胎儿活动而解脱;如果临到分娩,仍有脐带绕颈,但其他一切正常,也应考虑正常分娩,即顺产。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1-01-11 07:09:00浏览1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影响寿命吗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否影响寿命,与心肌肥厚的程度、范围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关。若疾病未引起症状,大多不影响寿命;若出现心衰、猝死等情况,则可能会影响寿命。 1、未引起症状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和压力阶差。肥厚的心肌主要位于前侧壁心尖处,而室间隔基底部多无肥厚。对于没有引起症状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多不影响预期寿命,与常人无异。 2、出现心衰、猝死等情况 由于本病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存在,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小,故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部分患者可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胸痛可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但一般持续时间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往往无效。此外,可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征象,偶尔可猝死。对于出现心衰的患者,可能会减少预期寿命;有猝死情况的,则寿命无法预估。 如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建议心内科就诊,遵医嘱制定诊治计划。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观察即可,有症状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服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进行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吃什么药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1、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增加剂量,以免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2、钙离子拮抗剂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卓等,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维拉帕米存在禁忌症,比如心源性休克、低血压等,此类患者禁用维拉帕米。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悸、胸闷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能会出现干咳的不良反应,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进行使用。4、抗心律失常药常用药物有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的存活时间,从而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存在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5、利尿剂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可能会诱发低钾血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对病情恢复产生影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切忌私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其不适症状。 1、一般治疗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日常应注意休息,也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维拉帕米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有助于改善心肌肥厚的情况。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4、介入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患者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医生会使用导丝、导管等器具,通过股动脉或者桡动脉,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口,通过导管可以有效扩张冠状动脉。 5、康复训练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但需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监测自身血压情况,若血压出现波动或者持续升高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