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剖腹产并非是分娩“捷径”

  近年来视分娩为“劫难”的女性并不少见。由于对分娩的认识不足与误解,一些产妇及家属选择剖宫产,其理由大致如下:

  1、怕痛

  缺乏分娩信心而拒绝试产或不知道阴道助产的真实意义,只听到或看到表面和个别现象,认为产钳、胎吸助产会给胎儿留下后遗症而要求剖宫产。

  2、害怕

  害怕阴道分娩胎头受到产道挤压而影响胎儿智力;产后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

  3、有的产妇担心通过试产,又不能保证阴道分娩,到头来再开刀,与其“受两次罪”还不如直接开刀。

  4、以为剖宫产不影响产妇体型,孩子聪明,误传剖宫产是分娩的理想方式。

  剖宫产并非理想的分娩方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本属生理现象,绝大多数女性都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分娩。而剖宫产只是处理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手段之一,剖宫产的使用的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外科学的进步,剖宫产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损伤,感染等显著减少,麻醉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其死亡率及并发症仍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为阴道分娩的2-4倍或更高,故剖宫产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

  剖宫产手术要产妇承担手术和麻醉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剖宫产出血量是阴道分娩出血量的一剖;其手术并发症有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脏器损伤,如肠管损伤,如肠管损伤,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等;羊水栓塞;术中出血;术后伤口若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则还有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子宫切除的危险;且剖宫产儿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湿肺不张、级入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等)。远期并发症也比自然分娩妇女明显增加,如宫旁粘连,肠道粘连,造成产后慢性腹痛;另外贫血,劳动力减弱,异位妊娠等;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在术后1-5年出现症状。

  剖宫产儿呼呼系统并发症多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能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自然分娩而告终,剖宫产只是解决难产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儿需要终止妊娠时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近几年有人提出剖宫产综合症的概念,主要是指剖宫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多、如窒息、湿肺、羊水吸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病等。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不是一个被动的排出物,而是一个适应的个体。由于产道的挤压,使胎儿气道液体的1/3-2/3被挤出,为出生后气体顺利进入气道,减少气道阻力作了充分准备,也有助于生后剩余肺液的清除和吸收。剖宫产时就缺乏这种过程,气道出液体潴留增加了气道的阻力,并减少了肺内气体的容易,影响了通气和换气,可导致窒息、缺。剖宫产儿湿肺的发生率为8%,阴道分娩儿湿肺的发生率为1%。

  剖宫产儿日后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

  剖宫产不像阴道产儿在限定时间内能顺势通过产道各个平面连续完成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等动作。胎儿娩出产疲乏的各个动作即为“感觉综合”,也就是说阴道分娩的过程,胎儿受到宫缩,产道适度的物理张力改变、身体、胸腹有节奏地被挤压,这种刺激信息被外周神经仁慈到中枢神经,开成有效的组合和反馈处理,使胎儿能以最佳的姿势,最小的径线,最小的阻力顺应产轴曲线而下,最终娩出。

  而剖宫产属于一种干预性的分娩,绝没有胎儿主动参与,完全是被动地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娩出,剖宫产儿未曾适应这些必要的刺激考验,有的就表现为本位感差,日后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

  不用麻醉的自然分娩对母婴最为有利

  大多数产妇,不论初产或经产,对分娩难免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有些医务人员仅重视产程进展,忽视了产妇必要的精神安慰,使产妇缺乏安全感。为提高产时质量,对自然分娩有足够认识,目前已提出转变产时服务模式,推广导乐陪伴分娩。

  不用麻醉的自然分娩对母婴最为有利,开展精神无痛分娩法,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临产时,加强产程观察,提供生理心理支持,丈夫或家属能在旁陪伴,允许临产后活动。分娩时,由从怀孕开始已经熟悉且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医务人员接生,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仅受到产妇的欢迎,也有利于降低手术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

  为了自身与孩子的安全及健康,你是否应该慎重选择分娩方式?与其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出盲目的,以至对自己或孩子带来诸多遗憾的选择,还不如让熟悉你情况的医生为你制定有利于你及孩子的分娩方式更为安全与可靠,你说呢?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1-01-10 07:47: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可以清理吗
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通常可以清理,这通常意味着组织坏死或血运障碍,不清理会致感染扩散。但清理前医生需全面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采用清创术等在无菌下操作。患者在清理过程中也要做好脚部护理、控好血糖,避免恶化。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往往是由于长时间的血糖管理不当,导致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进而引发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可能出现溃烂、感染等症状。当脚趾发黑变硬时,可能意味着局部组织已经出现了坏死或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坏死组织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然而,清理过程并非简单地去除坏死组织。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感染状况、局部血供等。在评估基础上,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改善局部血供等措施。对于坏死组织的清理,医生通常会采用清创术等方法,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进一步感染。在清理过程中,建议患者应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可以定期用温水清洗脚部,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鞋袜,以减少脚部受压和感染的风险。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妊娠糖尿病食谱三餐大全集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饮食安排至关重要。早餐建议选择燕麦粥、水煮蛋,午餐可选择糙米饭、清炒虾仁、凉拌菠菜等,晚餐可选择全麦面条清蒸鱼、清炒芦笋等。一、早餐:1、燕麦粥:燕麦是一种优质的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取30克左右的燕麦片,用适量清水煮成粥,口感顺滑,营养丰富。2、水煮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一个水煮蛋能提供约7克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可搭配燕麦粥一起食用,增加早餐的营养丰富度。二、午餐:1、糙米饭:糙米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升糖指数低于精白米。用100克左右的糙米煮成2、清炒虾仁: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取100克新鲜虾仁,搭配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一起清炒,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加菜品的色彩和口感。3、凉拌菠菜:菠菜富含铁元素和膳食纤维。将菠菜焯水后,加入蒜末、生抽、醋、少许盐和橄榄油凉拌,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三、晚餐:1、全麦面条:全麦面条由全麦粉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相较于普通面条,升糖速度更慢。煮100克左右的全麦面条,可搭配番茄、鸡肉、青菜等食材做成番茄鸡肉面。2、清蒸鱼:选择鲈鱼、鲫鱼等新鲜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益。清蒸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鱼的营养成分,减少油脂的摄入。3、清炒芦笋:芦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含糖量低。清炒芦笋口感鲜嫩,既能为孕妇提供营养,又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波动。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建议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足溃疡,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引发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死。该疾病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高血糖环境会损害神经,特别是下肢的神经,导致患者感觉减退或丧失。这使得患者难以察觉脚部的损伤、压力或感染,从而容易忽视初期的小伤口或不适。另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进而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血液供应不足会使受伤部位愈合变慢,增加感染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为脆弱,这使得此类人群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并且感染后的愈合过程也会比正常人更长。发生感染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除了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外,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还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都可能增加脚部受到压力和摩擦的风险,从而引发溃疡。此外,足部外伤、烫伤、冻伤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脚烂。针对糖尿病足溃疡这一并发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要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并使用护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压力。若发生感染或溃疡,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对胎儿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导致胎儿生长异常、引发胎儿窘迫、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损伤。一般建议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1、导致胎儿生长异常:孕晚期孕妇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会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从而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形成巨大儿。这会增加难产、剖宫产的几率,还可能在分娩过程中造成胎儿肩难产,导致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产伤。2、引发胎儿窘迫:孕晚期糖尿病可使胎盘血管发生病变,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导致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同时,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代谢增加,对氧气的需求也增加,这就更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引发胎儿窘迫。严重的胎儿窘迫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死亡。3、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高血糖环境下,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会受到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和正常呼吸功能至关重要,其缺乏会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加。出生后,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发绀等症状,严重时需要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另外,要密切监测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以便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仍不理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或停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