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了解宝宝的健康情况

  妈妈怀孕后,宝宝会以一个很快的速度成长。小家伙已经开始不甘寂寞了,此时的他有微妙变化,妈妈开始担心宝宝的健康问题了想知道宝宝健康情况吗?

  昨天去做了例行检查,刚刚躺在检查床上,没想到大夫的手刚一摸到我的肚子就惊讶地说“孩子不小啊”。的确,36周做B超时,就已经被B超大夫告知孩子的双顶径已经达到了95毫米,当时大夫的反应也很强烈。虽然我当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但到网上一查,许多孕妇到分娩时,宝宝的双顶径都没有达到95毫米。但也有些宝妈在论坛中给出了参考值,说她们分娩时宝宝双项径99毫米,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已经达到8斤8两。

  一直不大把宝宝的大小当作负担,毕竟老公个子那么高、身材那么壮,生个大宝宝出来也不足为奇,可是昨天大夫的态度可并不让我轻松。最难堪的是,医生发现我自怀孕以来竟然从来没有检查过血糖,一番批评教育后便强行让我去做糖筛查,我楼上楼下的一番折腾,喝葡萄糖水、抽血、取结果,最后被医生告知血糖值7.8(而正常值是低于7.8),略高。于是再次接受批评教育,并再次被告知需禁糖3天,第四天空腹复查血糖。

  于是我直在哀怨自己,唉,怀一个宝宝真是不容易啊,做一个健康的准妈妈更是不易,想想我可爱的点心、水果,也只能忍痛说再见了。

  超声波产前诊断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产前诊断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采用了先进的B型超声波扫描仪,使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它的优点是无痛苦、快速(半小时以内),可以反复检查等,对明显的肢体畸形、无脑儿、胎儿内脏畸形、胚胎发育异常、小头畸形、多胎妊娠,以及羊膜腔穿刺时的胎盘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超声波检查后有副作用发生。据临床观察,经过超声波检查和未经超声波检查出生的新生儿,两者在孕龄、头围、体重、身长、先天畸形、新生儿感染等各方面均无区别。超声波检查对胎儿及其以后的生长发育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羊膜腔穿刺

  羊膜腔穿刺被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穿刺时用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刺入宫腔,吸出少许羊水,然后对羊水做细胞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查。

  不少孕妇认为这样的检查难免会影响胎儿或引起流产,因此很不愿做该项检查。实际上这些担心和顾虑是没有必要的。羊膜腔穿刺并不可怕,是一项十分成熟、安全的产前诊断技术。医生建议做羊膜腔穿刺检查,是怀疑胎儿不正常,如把出生异常儿的危险性与穿刺可能造成的危险性相比,权衡得失,那么你就会理智地接受医生的建议了。

  X射线检查

  众所周知,x射线对胎儿有一定的损伤,但这主要是在妊娠早期。开展超声波检查以后,X射线检查已很少用于产前诊断了。但X射线检查在观察胎儿的骨骼发育方面具有其他检查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优点。在妊娠晚期,医生怀疑胎儿骨骼发育异常时,往往需要用到这一检查手段。

  绒毛细胞检查

  绒毛细胞检查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产前诊断技术。它主要是用一根细细的塑料管或金属管,通过孕妇的子宫口,沿子宫壁入内,吸取少量绒毛进行细胞学检查。怀孕40-70天时,胚泡周围布满绒毛,是进行检查的最佳时间,比羊膜腔穿刺的最佳时间(第16-20周)要早得多,其意义当然就大多了。目前它主要用于了解胎儿的性别和染色体有无异常,其准确性很高,国内已开始逐步推广应用。从前几年应用的情况来看,它对孕妇无不良影响,通过对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日后的随访观察,也未发现有任何异常。因此它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极有前途的产前诊断技术。

  胎儿镜检查

  这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产前诊断项目。一般在怀孕第15-20周时进行检查。用超声波定位后,经过局部麻醉作一腹部小切口,将此镜插入羊膜囊,可以直接观察胎儿的外形、性别,判断有无畸形,进行皮肤活检或从胎盘表面的静脉抽取胎儿血标本,能对胎儿的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血液病进行产前诊断。它的应用使产前诊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国外一些研究机构还用它给胎儿注射药物,甚至对胎儿脑积水和尿道梗阻进行外科手术。这些成果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孕妇需要进行胎儿镜检查,而且它造成的胎儿流产率达5%,由操作引起的胎儿死亡率达4.7%。因此,目前使用尚不广泛。

  对于可能有异常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与生出异常儿的风险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孕妇和家属应正确认识这些检查技术,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应该听从医生的劝告,接受检查,千万不要因为某些不必要的疑虑而失去产前诊断的最佳时机。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1-01-04 08:57:00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两个多月的宝宝舌苔厚白怎么弄掉
两个多月的宝宝舌苔厚白,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鹅口疮、风寒感冒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正常现象如果家长给两个多月的宝宝喂奶或者辅食时,没有注意奶粉或者辅食的冲泡方法,可能会导致奶液或者辅食残渣残留在舌苔上,出现舌苔白厚的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给宝宝喝温开水来缓解。2、脾胃虚弱如果家长喂养不当,可能会导致两个多月的宝宝脾胃虚弱,从而引起舌苔白厚、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异常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健脾养胃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3、消化不良如果家长给两个多月的宝宝喂食过多,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无法及时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出现舌苔白厚、腹胀、腹痛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4、鹅口疮鹅口疮是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发生于婴幼儿。通常表现为颊黏膜、上颚有白色的斑片,并且出现疼痛的症状,宝宝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啼哭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并遵医嘱使用冰硼散、维生素B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风寒感冒如果家长不注意给宝宝添加衣物,可能会导致宝宝受到寒冷刺激,从而引起风寒感冒,出现舌苔白厚、流鼻涕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宝宝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疾病恢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避免过度喂养,做好宝宝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试管宝宝孕期注意事项
试管宝宝一般是指试管婴儿,孕期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定期产检、注意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同房、避免感染等。1、定期产检在怀孕期间,孕妇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可以通过B超检查、唐氏筛查等方式明确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2、注意饮食在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也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橙子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孕妇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3、注意休息在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同时,孕妇也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胎儿出现不适症状。4、避免同房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如果在此期间同房,可能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不利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因此,孕妇应避免同房。5、避免感染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从而诱发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不利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因此,孕妇应避免感染。除此之外,孕期孕妇还要注意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盲目用药等。孕妇还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在孕期还应注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免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的情况。孕妇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脊柱裂在宝宝是胎儿的时候能查出来吗
脊柱裂在宝宝是胎儿的时候是可以查出来的。对于孕妇来说,建议按时进行孕期产检,包括常规的超声检查和血清学筛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从超声检查技术来看,超声是孕期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胎儿的脊柱形态。在怀孕18-24周左右,胎儿的脊柱结构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此时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胎儿脊柱的连续性、椎弓的形态等。如果存在脊柱裂,超声图像上会表现出脊柱的异常声像,如脊柱中线回声中断、局部有囊性膨出等。而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的应用,能够更直观、更立体地呈现胎儿脊柱的情况,提高了脊柱裂的检出率。其次,从血清学筛查角度来说,孕妇血清中的某些标志物也可以为脊柱裂的诊断提供线索。例如,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患有开放性脊柱裂时,会出现明显升高。一般在怀孕16-18周时进行血清学筛查,检测孕妇血清中的AFP水平,如果结果异常升高,结合超声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怀疑胎儿存在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疾病。这种血清学筛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胎儿是否患有脊柱裂。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补充叶酸,一般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直至怀孕后3个月,这有助于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风险。此外,孕妇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