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胎儿宫内窘迫 需及时吸氧

  医生胎儿心电监测时小丁有一些宫缩,而记录仪上显示宝贝的心率有点儿慢。小丁回家后照医生处方服了药。可10天以后,她感觉阴道里有液体流出来,赶快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检查后难以确定羊水已破,知道她还没到预产期,就让她先回家静养。这之后,小丁复诊时又连续接受了多次心电监护检查,不过并不是同一个主诊医生。直到这天小丁已经感觉到了频繁的宫缩,晚上8点终于住了院,而此时距离确切的预产期已过去了约10天。医生发现羊水已经被胎粪污染了,胎儿心率明显减缓,已经出现了胎儿宫内窘迫。医生进行了紧急的剖宫产手术终于将小宝贝救了出来。可是宝贝因为已经吸入了胎粪,出现呼吸困难,被立刻送进儿科进行抢救。虽然抢救的医生争分夺秒尽了全力,但最后宝贝还是出现了脑瘫和发育迟缓。小丁一家非常难过。

  胎儿宫内窘迫怎回事?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里缺,并同时发生酸中毒等代谢障碍。胎儿宫内窘迫一般是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贫血、母儿血型不合、过期妊娠、脐带异常、宫缩过频、胎儿太大或胎位不正,以及产妇过于恐惧紧张而引发。

胎儿宫内窘迫 需及时吸氧

  如果发生在分娩时,大多是胎儿急性缺氧,对胎儿有严重影响,可以导致胎儿窒息大脑缺氧、智力障碍甚至死亡等不良结果。

  发生征兆

  反映胎儿宫内窘迫最敏感的指标是胎儿的心率变化。正常胎儿心跳是强有力而稳定的,对刺激会有活动反应。在分娩早期时,医生每15分钟监测一次,在分娩后期则每次宫缩后都监测胎儿心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宝贝心率则会下降,活动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不再活动,有的就会在羊水中排出胎粪。

  胎儿心电监护有助于医生观察到胎儿心率与母亲宫缩的关系,是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最常用的方法。

  与胎儿宫内窘迫概念模糊,所以医生的观点也各有不同,但通常认为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征兆:

  胎儿心动过缓(通常低于每分钟120次的心跳),在没有宫缩或宫缩以后也没有改善;

  胎儿心动过速(通常高于每分钟160次的心跳)。母亲发热、母亲使用了加快心率的药物高血压或羊膜炎都可导致胎儿心动过速。如果母亲的心率正常,胎儿心率过快就可能是宫内窘迫的表现了;

  胎粪过量,污染了羊水;

  胎儿酸中毒,可通过从胎儿头皮上针刺取血样检验确定是否酸中毒。

  准妈妈从容应对策略:

  1.积极与医生进行配合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产妇自己无能为力解决,最明智的做法是积极与医生配合。

  2.孕期认真做产前检查

  需要提醒的是,孕期一定要认真去做产前检查,不要漏掉。一旦发现孕妇患心脏病、贫血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或过期妊娠,及早妥善处理,及时进行治疗并预防并发症。

  3.胎位异常时注意休息

  如果有胎头浮或胎位是臀位横位等,在怀孕晚期应该注意休息,以防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等并发症,引发胎儿宫内窘迫。

  4.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表现

  注意观察胎动及强度,尤其是在临产时;对于胎儿异常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分娩时如果发生胎儿缺氧,积极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治疗措施,如吸氧等。

  医生治疗策略

  到了医院,就可以通过胎儿心电监护明确是不是胎儿宫内窘迫了。医生可能给你输氧和输液,改善你血液中的氧含量,直到胎儿心率恢复正常。如果这些办法不奏效,最好的措施就是立即分娩了。医生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助你立即分娩:

  1、 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取出胎儿;

  2、 通过引产加速母亲分娩出胎儿,避免在子宫内遭受严重伤害;

  3、 通过切开会阴的方法帮助母亲分娩;

  4、 用产钳固定住胎儿头部,帮助母亲分娩;

  5、 用吸引器固定住胎儿头部,在母亲宫缩的帮助下胎儿可随着吸引装置从产道娩出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1-01-06 07:34: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症什么意思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这一病症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亲子关系、家庭氛围造成不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生理角度来看,分娩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迅速下降,这种激素的大幅波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进而导致情绪调节出现障碍。在心理方面,角色的突然转变,从普通女性成为母亲,面对育儿的压力、对自身能否胜任母亲角色的担忧,都可能使产妇心理负担过重。同时,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缺乏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尤其是伴侣的关心不足,以及经济压力等,都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多样。情绪方面,产妇往往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常常莫名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快感缺失。认知上,可能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过度自责,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累赘,甚至产生伤害婴儿的念头。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身体上,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头痛、背痛等躯体症状。若怀疑产妇患有产后抑郁症,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理评估等手段明确诊断。治疗上,心理治疗是重要一环,如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产妇调整负面认知和行为模式。对于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但需注意服药期间禁止母乳喂养。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阳光型抑郁症怎么治疗
阳光型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患者在他人面前常展现阳光一面,内心实则深陷抑郁痛苦,其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1、药物治疗:阳光型抑郁症同样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紧密相关,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异常。抗抑郁药物可调节递质功能,以氟西汀为例,其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阻止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过度摄取,增加大脑中该递质含量,改善患者低落情绪、乏力等症状,从生理层面缓解抑郁状态,但是用药需遵医嘱进行。2、心理治疗:此类患者长期压抑内心负面情绪,认知模式多有偏差。建议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通过引导患者识别、挑战消极思维,重新构建合理认知。有助于患者学会接纳、表达真实情绪,化解心理困境。3、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对大脑功能恢复意义重大。因为熬夜可能打乱生物钟,影响神经内分泌,加重抑郁。所以建议此类患者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定时上床休息,清晨按时起床。适度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另外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像慢跑、瑜伽,改善情绪状态,提升身体活力。此类患者通常习惯隐藏情绪,但内心渴望被理解。所以建议家人、朋友日常多关注其细微情绪变化,主动沟通交流,给予温暖陪伴。治疗后建议定期复诊,依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平时可记录心情变化,为治疗提供参考,以积极心态配合各项治疗手段,促进疾病的恢复。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能自愈吗
抑郁症不能自愈。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抑郁症不仅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还会波及生理健康和日常生活。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病情特性,患者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疾病困扰,需要专业的干预和治疗。抑郁症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失衡,这些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失衡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遗传因素也占据重要地位,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长期的心理压力、童年创伤经历、慢性应激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会使患者大脑的神经回路发生改变,进一步加重病情。这些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行恢复正常。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不会自行好转,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逐渐恶化。患者的消极情绪会日益加重,可能从最初的情绪低落发展为严重的绝望、无助,甚至出现轻生观念和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体重变化、疲劳乏力等躯体症状也会愈发明显,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抑郁症还可能引发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等,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而且,病情的反复发作会使大脑产生适应性改变,治疗的难度和所需时间都会增加。一旦怀疑患有抑郁症,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前往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并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说白了就是严重缺爱吗
抑郁症通常不只是严重缺爱,该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精神障碍疾病,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层面,不能单一归结于某一个原因。从生物学因素来看,抑郁症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紧密相关。大脑中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出现功能异常,如5-羟色胺水平过低时,大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就会受阻,进而引发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抑郁症状。遗传因素也是该疾病的原因之一,若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其他成员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心理创伤与应激事件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但这与缺爱有本质区别。比如,经历亲人离世、重大疾病、失业等沉重打击,个体的心理调适机制可能不堪重负,陷入长期的悲伤、焦虑与无助情绪中,最终发展成抑郁症。此外,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压力累积超过心理承受极限,也易诱发抑郁症,这些是外界压力因素导致心理防线崩溃,而非单纯因缺爱。若抑郁症患者身边缺乏理解、支持的家人朋友,在患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情感慰藉与实际帮助,病情可能会恶化。然而,即使拥有充足的关爱,若个体本身存在上述生物学或心理创伤因素,仍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对于抑郁症患者,家属和朋友要给予充分理解与陪伴,避免片面认为只是缺爱问题而忽视患者的感受,以免导致患者的疾病加重。患者自身若察觉情绪持续低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依据病情选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其能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症状。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重塑认知、应对压力,助力康复。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升心理韧性。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