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人生孩子的3大好处

   每个女人一生中都不可回避这样的问题:到底要不要生孩子?生孩子有什么坏处?又有什么好处呢?

  “怀孕恐惧族”的很多女性,如果听说谁做了妈妈,她们往往会有意识地使劲盯着对方的脸颊、角、体形、乳房等地方打量。在悲观的“怀孕恐惧族”看来,怀孕必定会带来种种不可避免的负面因素:孩子的出生会不堪负荷、曼妙的体形会走样……而光洁的脸颊和眼角也必定会停驻颜色深深浅浅的“蝴蝶”。想必很多人都非常困惑,到底生育会给女人带来哪些坏处呢?难道这些后果真的足以让我们对怀孕敬而远之吗?其实,除了收获可爱的宝宝,妈妈们还能得到更多的褒奖。

  股骨更安全

女人生孩子的3大好处

  科学家为女性带来了不少好消息——妈妈的股骨更安全《骨头与矿物质研究期刊》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生过孩子的妈妈,上了年纪之后在骨盆部位发生股骨骨折的风险,比没有生育的女性要低许多。

  美国研究人员对9704位女性进了平均长达十年的追踪。根据统计,女性上了年纪,特别是更年期骨质会加速流失,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50岁为腕骨骨折、60岁为脊椎压迫性骨折、70岁为股骨骨折(骨盆位置)。结果显示,就腕骨和脊椎的骨折发生率来看,不论是否生过孩子,其风险是相似的。但是就股骨骨折的发生率来看,到了65-75岁,与生过孩子的女性进行对照,未生育女性的股骨骨折风险陡增了44%,而女性每生育一次,就有助于降低9%的骨折风险。

  科学家推论,母亲在怀孕过程中体位发生自然改变,身体的施力点产生了变化,影响到股骨支撑的力学结构,最终强化了产妇的股骨支撑,因而让妈妈们拥有更加强壮的股骨。

  生过孩子的女人更聪明

  美国科学家相信,怀孕令脑部有正面的转变,生过孩子的女性会更聪明。

  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大学的金斯利教授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动物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生过两窝或更多小鼠的鼠妈妈,在记忆和技巧测试的成绩较那些没有生过小鼠的妈妈好。他认为该发现可能会与人类有关联。

  他们以三组不同的雌性老鼠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组老鼠从未生过小鼠,第二组生过一窝,第三组则生过两窝。他们以三组雌老鼠能否在迷宫内外找到食物来评定它们的智力,经过两年的重复测试后,他们发现那些生过两窝小鼠的鼠妈妈可以轻易找到食物,而那些从未生过小鼠的雌鼠表现就较生过一窝的差。

  研究人员稍后再检查老鼠的脑部,特别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海马部分,他们发现怀孕多次的雌鼠脑中类淀粉前驱蛋白质含量较低,而这种蛋白质与人类的老年痴呆症有关。

  痛经说再见

  生产后不久,月经又会恢复。但是,许多妈妈发现有一个可喜的变化:令人烦恼的痛经减少了,有些女性甚至发现在生产后痛经基本上消失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没有人了解其确切的原因。其中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的说法就是生育消除了子宫中的某些前列腺素受体点。前列腺素是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的激素,功能之一就是令子宫在运动中收缩,这也是导致痛经的原因之一。结果呢?自然是致痛点越少,疼痛越少了。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陈默)

2010-12-24 00:50: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女人40多岁还能生孩子吗
生孩子通常是指分娩,女性在40多岁时是否能分娩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并且有生育需求,通常可以正常分娩。但如果存在妇科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一般不能再进行分娩。1.可以正常分娩: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在40多岁时卵巢功能、排卵情况以及子宫状态都处于稳定的状态,此时如果没有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而且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是可以正常受孕的。但由于此时已经进入围绝经期,由于年龄增长导致机体各项机能下降,因此可能会增加先兆流产、早产等风险,所以需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2.不能再进行分娩:部分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比如宫颈炎、阴道炎或者附件炎等,病情没有完全恢复之前一般是不可以怀孕的,否则容易引起宫腔感染等情况发生。针对此类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此外,有些女性在这个年龄段可能会面临一些身体上的挑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针对这种情况,不建议女性在进行怀孕生产,以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发育不良、难产等情况的风险,不利于身体健康。综上所述,如果想要明确自身能否再次怀孕,应前往医院妇科就诊,完善血常规、B超等检查了解具体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