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14周:准妈妈情绪关系到胎儿心灵的发育

  不要伤害我的心灵

  胎儿能感受舒适或不快,大约是在母亲怀孕14周的时候。这正是母亲好不容易开始习惯怀孕的时候。研究发现,胎儿在形成人形的时期,心灵已经开始形成。

  胎儿心灵的形成

  怀孕14周左右,胎儿的脑中的“大脑边缘系统”开始形成。“大脑边缘系统”掌控和支配人类生存的动物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感),具有极重要的功能。

  世界上最单纯的心灵可能就是胎儿的心灵了。只要保护生命的本能欲求若能获得满足,就会记忆“快感”;若无法获得满足,就会记忆“不快感”。

  母子间是有着非常奇妙的心电感应的,当宝宝觉得愉快的时候,妈妈一定能感受得到;当宝宝不快的感觉逐渐升高时,胎儿就会踢母亲的肚子,以动拼命向母亲诉说不满。当胎儿踢的时候,千万不可以一味地认为是“这孩子真有力量,身体很健康”。这种对宝宝的反应视而不顾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宝宝的心灵。胎动与踢打是不一样的。当你感到被“踢”的时候,不妨轻轻抚摩肚皮,问一问:“宝贝!怎么啦!什么事让你生气呢?”

  刚开始或许他还不了解你的意思,但只要你不断重复地说,渐渐地他就能从你说话的语气中了解你疼爱的意思了。

  培育一颗好心灵

  胎儿的思想和大人的思想那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称宝宝具有“心灵”,却因为母亲平常的生活方式,而区分为“好的心灵”或“坏的心灵”。如果能以平静的心情过日子,就可以培养胎儿的好心灵。

  母亲的情绪,是培育宝宝心灵的关键。母亲心情最稳定的情况是什么时候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满足的时刻”!包括食欲获得满足,爱情、亲情获得满足,有着强烈的幸福感的时候。所有这些心情舒适的状态,腹中的胎儿也一样能感受得到。当他能感到舒适、愉悦的时候,心灵便获得发展。

  孕妇的情绪如何,既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下一代的生长发育,的确是一件应该认真对待的大事。至于在怀孕期间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

  家庭要尽可能创造和谐、欢乐的生活气氛,夫妻之间要多交流、多理解,尤其是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时候,要多从积极的方面开导孕妇,避免孕妇受到不良刺激。

  孕妇自己,同样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对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不要过分认真和计较,尤其不应该多疑,尽量减少对家里其他人的误解。即使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情,也要大度一些,应该学会多做一些自我安慰,这样,情绪就不容易受到影响而波动了。

  要知道,保持健康的情绪,让自己始终有一种良好的心境,对自己、对胎儿,都有好处,自然对家庭也就有好处。

  舒适属于心灵的一部分,同样,不愉快、不安、愤怒也属于心灵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请准妈妈们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让一个有着美好心灵的小天使来到我们的面前。母亲塑造胎儿的心灵的时候,也塑造了子女出生之后的心灵。

(责任编辑:邱卓君)

2010-10-27 12:30: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主动脉肺动脉狭窄超声怎么诊断
主动脉肺动脉狭窄在超声心动图上有一系列典型表现,通过对瓣膜形态与结构、血管形态与结构、心腔大小及功能改变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可做出准确诊断。1、瓣膜形态与结构:对于主动脉瓣狭窄,超声可观察到主动脉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活动受限,开放幅度减小。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可清晰显示瓣叶的形态改变,如瓣叶粘连、钙化等,导致瓣口面积缩小。而肺动脉瓣叶同样可出现增厚、回声增强,开放时呈穹隆样改变,瓣口狭小。二维超声有助于观察瓣叶的形态和活动情况,CDFI显示收缩期肺动脉瓣口出现以蓝色为主的五彩镶嵌射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增快,通过测量跨瓣压差来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2、血管形态与结构:主动脉狭窄除观察主动脉瓣外,还需注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等部位。可能发现主动脉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狭窄段与正常段血管内径有明显差异。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狭窄部位血流束变细,流速加快,可伴有湍流信号。肺动脉狭窄重点观察主肺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可出现管腔狭窄,狭窄处血管壁可能增厚。CDFI显示狭窄处血流信号明亮,呈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升高。3、心腔大小及功能改变:主动脉狭窄长期主动脉狭窄可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室腔可逐渐变小。超声可测量左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等参数,评估左心室功能。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使右心室后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严重时可影响右心房,使其增大。通过超声测量右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心脏功能指标,可了解病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程度。对于怀疑有主动脉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建议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如调整体位等。如果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与临床症状不符,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如心导管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汤志水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美容超声刀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美容超声刀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技术,主要通过高能聚焦超声波作用于皮肤,以达到紧致肌肤、减少皱纹、提升面部轮廓等多种功效。1、紧致肌肤:美容超声刀能够精准地将能量聚焦于皮肤的SMAS层(浅表肌腱膜系统),这一层是维持面部皮肤紧致的关键层次。当超声刀的能量作用于SMAS层时,能促使胶原蛋白大量新生和重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成的胶原蛋白会逐渐取代被破坏的旧胶原蛋白,使皮肤的支撑力得到增强,达到较为持久的紧致肌肤的目的。2、减少皱纹:该方法可以作用于皮肤的真皮层,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是保持皮肤弹性和光滑的重要成分。超声刀的能量能够刺激真皮层中的纤维母细胞,使其活跃起来,增加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合成。随着这些成分的增多,皮肤的弹性得到恢复,皱纹也会随之减少。3、提升面部轮廓:通过对SMAS层的紧致作用以及刺激胶原蛋白的新生,美容超声刀能够对整个面部起到提升的效果。其可以将下垂的面部组织向上提拉,改善面部因衰老而出现的松弛、下垂现象,使面部线条更加流畅,恢复到较为年轻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进行美容超声刀治疗,要注意选择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前,要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皮肤疾病、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超声刀治疗。
权鑫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什么叫超声炮美容
超声炮美容利用高强度超声波聚焦真皮层和筋膜层,刺激胶原蛋白增生,紧致提升皮肤,改善松弛下垂,治疗过程安全舒适,但仍需谨慎选择,了解副作用,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决策。超声炮美容主要通过利用高强度超声波能量,将其聚焦在皮肤深层,特别是真皮层和筋膜层,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这些效应能够刺激皮肤深层的细胞和组织,促进胶原蛋白的增生和细胞组织的再生。胶原蛋白是皮肤中的主要结构蛋白,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因此,超声炮美容能够紧致皮肤,改善皮肤松弛现象,使皮肤看起来更加紧致和年轻。除了紧致皮肤外,超声炮美容还具有提升皮肤的功效。通过刺激皮肤深层的胶原蛋白再生,超声炮可以提升松弛的皮肤,使皮肤看起来更加饱满和有弹性。这对于改善面部下垂、双下巴等问题尤为有效。超声炮美容的治疗过程通常无需敷麻药,基本无痛感,使得整个治疗过程更加安全舒适。然而,尽管超声炮美容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如可能导致皮肤及黏膜组织损伤、不适感与疼痛等。因此,在选择超声炮美容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和风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为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患者应选择具有正规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接受治疗前,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肤质测试、过敏史询问等,以确保治疗方案的适用性。治疗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如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阳光直射等,以促进皮肤的恢复和效果的维持。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结石超声波洗牙疼吗
牙结石超声波洗牙过程中,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感觉,但如果患者存在牙周病,洗牙过程中可能会刺激到炎症部位,引发疼痛。超声波洗牙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高效去除牙石、菌斑、色素的一种方法,对去除龈上大块结石有省时、省力的优点。超声波洗牙相对较为轻松,患者可能仅会有轻微的不适,如牙齿酸胀感,而不会感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超声波器械作用于此,主要是去除表面的牙结石,对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刺激较小。牙龈及牙周健康状况也与洗牙疼痛程度密切相关。若患者本身患有牙周病,牙龈处于充血、红肿状态,牙周组织较为脆弱,洗牙时就更容易感到疼痛。超声波洗牙过程中,器械在去除牙结石的同时,可能会触碰到炎症部位的牙龈和牙周组织,引发疼痛。而且,由于炎症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较薄,对刺激更为敏感,进一步加重了洗牙时的疼痛感受。对于计划进行超声波洗牙的人,在洗牙前应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牙龈疾病、牙齿是否敏感等,以便医生做好相应准备和采取合适的操作手法。洗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如冰西瓜、柠檬水等,以免加重牙齿敏感。若洗牙后出现牙齿敏感或牙龈轻微出血等情况,不必过于惊慌,这通常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数天至一周内逐渐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