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健康诞生 羊水功不可没!

  所谓羊水,是指怀孕时子宫羊膜腔内的液体。在整个怀孕过程中,它是维持胎儿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胎儿的不同发育阶段,羊水的来源也各不相同。在妊娠第一个三月期,羊水主要来自胚胎的血浆成分;之后,随着胚胎的器官开始成熟发育,其他诸如胎儿的尿液、呼吸系统、胃肠道、脐带、胎盘表面等等,也都成为了羊水的来源。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漂浮于羊水中,许多代谢活动通过羊水进行,羊水与胎儿的关系非常密切,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可以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

  一、羊水成分

宝宝健康诞生 羊水功不可没!

  羊水的成分98%是水,另有少量无机盐类、有机物荷尔蒙和脱落的胎儿细胞。羊水的数量,一般来说会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而增多,在20周时,平均是500毫升;到了28周左右,会增加到700毫升;在32~36周时最多,约1 000~1 500毫升;其后又逐渐减少。因此,临床上是以300~2 000毫升为正常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称为"羊水过多症",达不到这个标准则称为"羊水过少症",这两种状况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羊水作用

  1.胎儿成熟度的测定:处理高危妊娠时,为了母儿安全,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需在产前了解胎儿的成熟度,以便选择有利于母子的分娩方式。

  2.先天异常的产前诊断:检查胎儿有无遗传性疾病,有无畸形。

  3.确定胎儿的性别。

  4.预测胎儿的血型,以便为治疗母婴血型不合做好准备。

  5.协助诊断胎膜早破

  三、羊水穿刺最佳时间

  进行羊水检查的时间根据检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为确定胎儿的性别及诊断遗传性疾病,多选在16~20孕周进行;为了判定胎儿成熟度、疑为母儿血型不合则应在妊娠末期进行。

  做产前诊断最佳穿刺抽取羊水时间是妊娠16~20周。因为这时胎儿小,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漂在羊水中,周围有较宽的羊水带,用针穿刺抽取羊水时,不易刺伤胎儿,抽取20毫升羊水,只占羊水总量的1/20~1/12,不会引起子宫腔骤然变小而流产,而且这个时期羊水中的活力细胞比例最大,细胞培养成活率高,可供制片、染色,作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遗传病诊断和性别判定,也可用羊水细胞DNA做出基因病诊断、代谢病诊断。测定羊水中甲胎蛋白,还可诊断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等。

  妊娠晚期,羊水穿刺检查可测定血型、胆红素、卵磷脂、鞘磷脂、胎盘泌乳素等,了解有无母儿血型不合、溶血、胎儿肺成熟度、皮肤成熟度、胎盘功能等。

  四、胎膜早破,能进行分娩吗

  孕妇还没有正式进入产程以前,胎膜就已经破裂,大量的羊水流出,这种情形在医学上称为“胎膜早破”,发生的几率从2%~19%不等。

  若怀孕未满16周,此时若要提前让胎儿娩出,胎儿的肺脏、肝脏可能不够成熟,便会出现早产儿早产的孩子可能会有很多并发症,譬如脑部缺,或者将来发生视力障碍。对医疗人员来说,常常是进退两难,只能衡量胎儿的大小来决定处理的方式:

  怀孕的周数16~24周,这种胎儿生下来后,存活的几率不超过25%,而且先天性畸形的可能性较高,通常建议立刻终止怀孕,以免母体受到感染。

  怀孕25~33周的话,医师常采取保守的治疗法。会利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利用安胎的药物尽量保住胎儿,同时会使用类固醇加快胎儿肺脏成熟。

  怀孕34~36周,肺部多半已经较为成熟,这时候对医师来说,处理上相对容易些——可以利用催产素或前列腺素,尽可能让胎儿在24小时之内出生,因为超过24小时以后,细菌感染的几率增加,胎儿发生败血症,或者母亲发生感染的几率都会相对提高。假使有其他的怀孕并发症,譬如胎儿的心律不齐、胎位不正,或者其他的原因,可以直接利用剖宫生产让胎儿娩出。

  但是,羊水检查是一种损伤性诊断方法,会有下列并发症:如母体损伤,损伤脐带、胎盘或胎儿,羊水渗漏,流产或早产,宫内感染等。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9-19 00:01:00浏览1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风热风寒感冒怎么区分,感冒原因是什么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中医对感冒的两种分类,二者在症状表现、舌苔和脉象、发病季节等方面有所不同。风寒感冒多因感受风寒之邪引起;风热感冒则由风热邪气侵袭所致。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分可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观察症状表现,风寒感冒患者通常恶寒重、发热轻,鼻涕清稀,咳嗽痰白;而风热感冒患者发热重、恶寒轻,鼻涕黄稠,咳嗽痰黄。其次,舌苔和脉象也是重要依据,风寒感冒舌苔薄白,脉象浮紧;风热感冒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此外,还可结合发病季节,风寒感冒多发于秋冬,风热感冒则常见于春夏。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病因也有所不同。风寒感冒多因受凉或感受风寒邪气所致,常在秋冬季节发生;风热感冒则多由外感风热邪气引起,常在春夏季节发病。二者均与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但风寒感冒更易在寒冷环境中诱发,风热感冒则可能与温热环境及病毒感染有关。对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风寒感冒可遵医嘱使用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风热感冒则可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在预防方面,风寒感冒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在秋冬季节;风热感冒患者则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病毒感染风险。无论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患者均需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再次受凉或接触过敏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风寒感冒患者有点咳嗽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风寒感冒是因外感风寒之邪所致,主要症状有怕冷、轻度发热或不发热、流清涕等,若还伴有咳嗽,可选择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糖浆、正柴胡饮颗粒等来进行治疗。1、感冒清热颗粒:这是治疗风寒感冒的经典中成药。其成分包含荆芥穗、薄荷、防风等多味中药,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流清涕以及轻度咳嗽等症状,可有效缓解,帮助驱散体表风寒之邪,减轻感冒不适,促使身体恢复。2、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前胡、桔梗等药材制成。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之效,针对风寒感冒咳嗽效果显著。它可以温化肺内寒痰,让肺气得以宣畅,缓解咳嗽频繁、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涕等症状,使呼吸更为顺畅,尤其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肺气不宣引发的咳嗽。3、杏苏止咳糖浆:主要成分有苦杏仁、紫苏叶等。具有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的作用,侧重于止咳。对于风寒感冒患者的咳嗽、咳痰不爽、痰稀色白等症状,能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可减少咳嗽次数,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减轻喉部与气管的刺激。4、正柴胡饮颗粒:含柴胡、陈皮、防风等。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同时对于伴随的咳嗽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可调节身体机能,助力机体抵御外寒,缓解感冒带来的系列不适。上述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若服用3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诊断,明确病因,切不可盲目用药延误病情。同时,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热水,避免再次受寒。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风寒感冒了如何用药好得快
风寒感冒是人体在劳累后吹风受凉,致使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发的常见外感病症,常伴有怕冷显著、流清涕、头痛、周身酸痛等表现。通常可遵医嘱联合用药好得快,常见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1、感冒清热颗粒:其主要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等多味中药材精心配伍而成。荆芥穗与防风擅长驱散风寒,薄荷、柴胡则能有效解表退热。这些药材协同发力,可针对性缓解风寒感冒引发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以及鼻流清涕等诸多不适。通常以开水冲服,其能够促使人体气血运行恢复顺畅,驱散侵袭肌表的风寒之邪,进而减轻感冒症状。2、正柴胡饮颗粒:此药含有柴胡、防风、生姜、芍药等成分。柴胡发挥和解退热之效,防风着力祛风散寒,生姜可温肺止咳,芍药能够养血敛阴。诸药相互配合,对于风寒感冒初起阶段,尤其是发热轻、恶寒重的情形,有着极为出色的解表散寒功效。以开水冲服,其能迅速将体表的风寒之邪驱散,助力人体恢复阴阳平衡,推动病情加速好转。3、通宣理肺丸:该药物含有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等成分。紫苏叶、麻黄等成分具备解表散寒之力,苦杏仁、桔梗等能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当风寒感冒引发咳嗽、咯痰不畅以及发热恶寒等症状时,该药疗效显著。口服使用,其通过宣通肺气,强力驱散风寒之邪,使得感冒症状得以改善,尤其在缓解咳嗽方面效果突出。4、九味羌活丸:此药内含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等多味中药。羌活可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防风、苍术等协同发挥解表祛湿的功能。适用于风寒湿邪交织所致的感冒,针对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等症状疗效确切。口服后,凭借其发散风寒、祛湿止痛的特性,能有效舒缓因风寒感冒引发的全身各类不适症状。患上风寒感冒后,用药前务必仔细研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进行,以免滥用药物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若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者反而加重,必须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调整用药策略。同时,在用药期间要保证充足休息,多饮用热水,适当进食温热、易消化的食物,诸如热粥、面条等。此外,还需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以促使病情早日痊愈。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方面。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和调养方法。1、病因:风寒感冒多由人体劳累过度后,再加上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所致。外界风寒之邪趁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时,从皮毛、口鼻而入,使肺气失宣,从而引发感冒症状。风热感冒则是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导致肺气失和而发病。风热之邪常因气候温暖多风,人体感受风热之邪而引发,也可由风寒感冒转化而来。2、症状表现: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怕冷明显,轻度发热或无发热,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头痛,全身酸痛,鼻塞声重等。由于风寒束表,卫阳被郁,所以怕冷症状突出。风热感冒症状则以发热较重为主,微恶风,流黄涕,咳痰黏稠色黄,咽干口燥,咽痛明显,舌尖边红等。风热犯表,热邪炽盛,所以发热、咽痛等热象症状较为显著。3、舌苔脉象:风寒感冒患者的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薄白苔是寒邪在表的表现,浮紧脉提示风寒之邪束于肌表,正气抗邪于外。风热感冒患者舌苔薄黄,脉象浮数。薄黄苔反映了热邪在表,浮数脉则表明风热之邪侵袭肌表,正气抗邪,气血运行加速。当出现感冒症状时,若病情较重或难以自行判断,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感冒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根据感冒类型合理调整饮食,促进身体恢复。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