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怀孕初期最好少接触“过香”的花

  鲜花美丽芬芳,闻起来心旷神怡,但并不是所有的花对人都有好处,有些鲜花花香就对孕妇有灾难性的坏处。鲜花美丽芳香,女性都爱花,在花城广州爱养花的女性更是不少。又是春暖花开季节,这时节花的品种最多了,很多孕妈妈怀孕之后对周围事物的关爱更多了,因此在家中种植、摆放有各种美丽的鲜花。

  现代人追求美的享受,在家中种了许多花草,映衬居室环境更加美丽。但是,人们只注重花草的外表,却没考虑到花草的危害性,给家人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常见的几种不宜放在室内的花:

  海芋:汁液有剧毒。

  水仙花和一品红:全身都有毒,特别是茎叶里的白色汁液能引起人体皮肤红肿,产生过敏反应。

  丁香、夜来香: 到了夜晚会排出二化碳,长期与它们共处一室,会导致头昏咳嗽甚至气喘失眠,尤其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不利影响。

  夹竹桃: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低下,树皮和树叶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眼花

  郁金香:花朵有毒碱,和它呆上一两个小时后会感觉头晕,严重的可导致中毒,过多接触易使人毛发脱落

  洋绣球:散发的微粒会使人皮肤过敏发生瘙痒

  过香的花对孕妇是一种“灾难”

  因为强烈的花香有可能刺激孕妇的神经,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并影响她们的食欲,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胎儿不稳,甚至流产。再有,花粉一般都含有某些化学成分,如果落到皮肤上或被吸入呼吸道,就可能引发过敏,强烈的花香则更容易加重过敏症状。因此,对皮肤和呼吸道都更敏感的孕妇而言,把浓烈花香称作一种“灾难”也就不算太夸张了。

  孕妇在怀孕初期,最好少接触一些有浓烈气味的鲜花,比如茉莉、夹竹桃、一品红等,尤其是这些植物会在夜里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含氧量下降,所以最好不要放在卧室。而且,不仅自己不要养,平时在室外碰到这些气味浓烈的花也要避远一点。

  一般来说,有孕妇的家庭可以养芦荟、仙人掌等,因为这些植物香气清淡,白天晚上均能释放氧气,对空气调节有一定作用,芦荟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一些室内有害物质,如甲醛等,益处多多。

  最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

  吊兰、芦荟:可消除家中的甲醛污染,净化空气。

  龟背竹:尤其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

  美人蕉: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性能。

  石榴:能降低空气中的铅含量。

  海桐:可以吸收光化学烟雾,还能防尘隔音。

  在居室内摆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也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吃”苯,吊兰能“吞食”室内的一氧化碳、甲醛,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苯、三氯乙烯。如果10平方米的居室中有一种抗污染的植物,就会大大有利于空气净化。

  能吸收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

  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芦荟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石榴、米兰、雏菊、腊梅、万寿菊等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能杀病菌的植物

  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仙人掌等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凤梨等植物也能在夜间净化空气。

  提示:鲜花美丽芬芳,能让人心情愉悦,但有些鲜花对人是有害的,建议孕妈妈们为了胎儿的健康,选择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鲜花喂养,尽可能远离“有毒”鲜花,做健康快乐的准妈妈!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5-04 00:38:00浏览1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睡觉遗精是什么问题
睡觉遗精可能与生理现象、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方面有关。1、生理现象: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睾丸不断产生精子,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等附属性腺也会持续分泌精浆,当精液在体内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以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2、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或者过度关注性方面的信息、频繁浏览色情内容,会使大脑皮层对性的兴奋性增强,从而诱发遗精。比如,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精神持续紧绷,大脑难以放松,对性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容易在睡眠中引发遗精。3、疾病影响: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干扰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遗精。例如,患有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身体虚弱,各脏器功能减退,生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另外,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脑肿瘤等,可能破坏神经调节功能,引发遗精。若频繁出现遗精现象,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首先,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其次,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对生殖器官的刺激。同时,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遗精问题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