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科学饮食解决孕妈腹胀烦恼

  恼人的腹胀,是许多妈妈们共有的困扰,本文透过中、西医并陈的观点,解答关于腹胀的种种疑虑,帮助妈妈们更有效地远离腹胀,迎接好“孕”到!

  中医观点─饮食习惯改变

  成为腹胀主因就现代中医的观点来看,孕妇在怀孕过程中产生腹胀现象,未必直接跟胎儿有关,较多的可能性,反而是饮食习惯的改变。举例来说,像是孕期大量进补,造成消化不易,或是孕妇因为口味变化,摄取了较多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等,正因造成腹胀理由不一而足,透过医师做鉴别诊断,才是找出症结根本之道。

  西医观点─荷尔蒙变化造成便秘腹胀

  怀孕期间,因体内荷尔蒙改变,黄体素的分泌也明显活跃起来。这种激素虽然可以抑制子宫肌肉的收缩以防止流产,但它也同时会使人体的肠道蠕动减慢;使得怀孕初期不仅害喜,恶心呕吐,胃酸逆流到食道,同时还会有便秘的困扰,进而引起整个肠胃道都不舒服。

  怀孕中期以后,逐渐增大的子宫会将胃推向上方,亦会压迫到直肠,造成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形成排便困难。当便秘情况严重时,腹胀的情形也就会更加明显。

  规律饮食及作息 孕期不适bye-bye!

  其实,就现代中、西医观点,许多孕期饮食和行动上的禁忌,都是不必要的。基本上,只要不过度劳累、多休息,饮食方面少量多餐,孕妇还是可以比照一般生活模式进行。若是对于孕期的禁忌十分在意,也不妨请医师针对个人体质做个别诊断,便能顺畅地度过孕期不适。

  腹胀时尽量避免的事项

  1.避免喝茶过量─茶叶中的单宁酸会妨害铁质吸收,咖啡因也会刺激肠胃,建议在餐后及两餐间饮用,并以发酵过的熟茶代替生茶,浓度也不宜过浓。

  2.避免服用薏仁─薏仁具有利水功效,除非有特殊水肿状况,否则孕期不建议食用。

  3.避免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油炸食物、汽水、糯米、泡面。

  4.减少甜食或精细食物摄取─甜食多为酸性食物,容易产生胃酸过多现象;而精细食物则缺乏纤维质,易使便秘情况加剧。

  5.不要自行使用泻药─便秘严重时,可请医师开一些润滑的塞剂,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泻药,以免引发子宫收缩,造成流产早产状况发生。

  三款佳肴缓解孕期腹胀

  芝麻肉蛋卷

  原料:猪里脊肉150克,鸡蛋3个,白芝麻20克,精盐、酱油、味精、葱、、面粉糊、淀粉、熟猪油、料酒适量。

  做法:

  1.先把葱、姜洗净并切成碎末,再将里脊肉剁成肉泥放在碗里,加入葱末、姜末、味精、精盐、料酒、酱油、鸡蛋1个,搅匀上劲成里脊肉馅;

  2.再把其余的2个鸡蛋打散在小碗里,加上水淀粉、精盐,放进锅里摊成3张蛋皮;

  3.把蛋皮放在案上铺开,把里脊肉馅放在上面,卷成条形蛋皮肉卷后封口,外面抹上面糊并蘸上芝麻;

  4.锅里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投入蛋皮肉卷炸至金黄色捞出,切成段块即可食用。

  营养点评:

  吃起来外酥里嫩,口味鲜美,而且营养很丰富,可以帮助孕妇健脾助消化,消除积滞和腹胀。

  卤鲜口蘑

  原料:新鲜口蘑300克,鸡汤50克,橄榄油10克,酱油5克,白糖5克,料酒、精盐、味精、葱、姜、水淀粉适量。

  做法:

  1.先将口蘑清洗干净,再切成片;

  2.将葱洗净切段,姜洗净切块并拍裂;

  3.在锅里放油,烧热后放葱末、姜块爆香,再放入酱油、料酒,加入鸡汤、精盐、味精、白糖;

  4.烧开后放入口蘑以小火烧3、4分钟,改用旺火收汁,并放入些许水淀粉,汁挂匀后盛出即可。

  营养点评:

  吃起来滑润鲜香,并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利于消化食物,帮助孕妇消除腹胀不适。

  糯米甜藕

  原料:干荷叶1张,糯米150克,藕3节,白糖150克,青梅适量。

  做法:

  1.先将藕洗净并切断一端,大约2、3厘米长;

  2.再将糯米洗净后装进每一个藕眼里,筷子捅实后用竹签把藕节连上;

  3.锅里放水烧开,把藕放在里面煮并盖上荷叶,大约煮40分钟后取出稍晾;

  4.在炒锅里放入清水并放入白糖熬成糖汁,青梅切成小粒;

  5.将藕皮刮去,藕切成片后放入盘中浇上蜜汁,撒上青梅即成。

  营养点评:

  吃起来甜润清香,黏而不腻,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的孕妇。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3-29 07:46: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卢祖能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主要体现在肢体畸形、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骨骼发育异常等方面。了解这些后遗症,有助于家长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后续护理和康复有更全面的认识。1、肢体畸形:肢体畸形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常见的表现。由于病毒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进而出现肌肉力量不平衡。例如,下肢肌肉受累时,可能出现马蹄内翻足、外翻足、膝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等,这些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对行走和日常活动造成极大阻碍。2、肌肉萎缩:病毒侵袭神经后,受影响的肌肉长期得不到正常的神经刺激,会逐渐出现萎缩现象。肌肉萎缩多呈不对称性,患病肢体的肌肉体积明显小于正常肢体,肌肉力量也显著下降。3、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是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核心问题。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轻者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协调、力量减弱,严重者则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如行走时,可能出现跛行、步态不稳,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才能移动,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和独立性。4、骨骼发育异常:小儿麻痹后遗症还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由于肌肉力量的改变和长期的运动障碍,骨骼受到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骨骼生长缓慢、变形。若孩子曾患小儿麻痹症,家长需密切关注其身体和心理状况。对于有后遗症的孩子,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矫形器具的使用等,以最大程度地改善肢体功能和矫正畸形。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高烧惊厥吃什么药
小儿高烧惊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氯唑西林、地西泮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若症状加剧,听及时就医。1、对乙酰氨基酚:属于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作用。其能有效降低小儿因高烧产生的过高体温,减轻因发热导致的不适。使用时需严格按医生指导剂量服用,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2、布洛芬:同样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也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按照医嘱使用对于小儿高烧惊厥有较好的缓解作用。3、氯唑西林:这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当小儿高烧惊厥是由细菌感染导致时,使用氯唑西林可针对性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情。剂量需由医生确定,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4、地西泮:为苯二氮?类药物,是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重要药物。其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快速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终止惊厥发作。在小儿惊厥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缓解症状。建议小儿发生高烧惊厥时,立即将小儿侧卧,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不要自行盲目给药,应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并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小儿日常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感染机会。定期带小儿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风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风能否治愈不能一概而论,这主要取决于抽风的病因等因素,部分高热惊厥引起的小儿抽风可以通过有效治疗实现临床治愈,而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引起的抽风则相对棘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小儿抽风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因高热惊厥引发的抽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类抽风大多是良性的,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且发作形式单一,多为全身性发作。当孩子体温快速上升,超过38℃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就可能导致抽风发作。只要及时控制体温,减少惊厥发作次数,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多数孩子很少再发作,基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引起的抽风,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这些病变会持续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抽风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发作,虽然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逐渐减少发作次数甚至停药,但仍难以完全治愈。对于小儿抽风,家长要保持冷静,一旦孩子出现抽风症状,应立即将孩子侧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同时解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孩子高热,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对于有癫痫家族史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更要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