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足底按摩 减轻孕妇呕吐

  妊娠呕吐(中医又称妊娠恶阻)。其表现为:妇女在怀孕初期,食欲不振,有轻度恶心呕吐等现象,不影响饮食和工作,则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到妊娠第三个月能自然消失,故无须治疗。但有些孕妇呈持续性或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饮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凹陷等,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足部按摩疗法对此症见效甚快。

  足部按摩治疗基本手法:

  1、用手拇指按揉足部冲阳、太白穴各10分钟,每日1—3次。

  2、轻轻按揉足部胃、肝脏、生殖腺、甲状腺反射区各3—5分钟,揉足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反射区各3分钟,每日1—2次。

  3、揉按足部内庭穴10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症状。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3-16 07:30: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发烧呕吐按摩哪里
发烧指的是发热,通常情况下,宝宝发热呕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摩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天枢穴、大椎穴等。1、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起到止痛、退热的作用,对于缓解发热引起的呕吐有一定的作用。2、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可以起到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作用,对于缓解呕吐有一定的作用。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胃痛、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4、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时可让宝宝平躺,从肚脐向上数4横指,可触及动脉搏动,为天枢穴。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缓解上述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5、大椎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一般可以采用按揉、拿捏等方式进行按摩,可以起到清热解表、退热的作用。按摩穴位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宝宝发热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足底按摩的作用
女性足底按摩的作用,主要包括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月经不调、改善更年期症状等。1、促进血液循环女性适当进行足底按摩,能够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可以改善局部血液淤堵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缓解疲劳如果女性长时间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疲劳乏力。女性适当进行足底按摩,可以使局部的肌肉放松,也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疲劳。3、改善睡眠质量如果女性在平时经常失眠,可能会出现精神不佳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头晕无力的症状。女性适当进行足底按摩,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的恢复。4、改善月经不调如果女性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减少、月经颜色发黑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腹痛的症状。女性可以遵医嘱通过足底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血的排出,也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的情况。5、改善更年期症状如果女性处于更年期,可能会出现精神不佳、烦躁不安等症状,此时可以通过足底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自身的护理,避免做比较剧烈的运动,也要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足底按摩垫的功效
足底按摩垫的功效主要包括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睡眠不足、缓解脚部冰凉、改善睡眠质量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缓解疲劳足底按摩垫主要是通过按摩足底的穴位,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比如可以改善腰酸背痛、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2、促进血液循环足底按摩垫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改善疲劳的效果。如果存在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的人群,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此时可以使用足底按摩垫进行缓解,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3、缓解睡眠不足如果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而足底按摩垫具有一定的安神助眠功效,使用后可以促进睡眠,也可以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4、缓解脚部冰凉如果存在脚部冰凉的情况,可能是体内的血液循环不畅所造成的,此时使用足底按摩垫进行按摩,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改善上述症状的目的。5、改善睡眠质量如果存在失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不佳、身体乏力等症状,此时可以使用足底按摩垫进行缓解,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足底按摩垫,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