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几年,全球的医药企业面临的是一系列变局:2003年开始,大量专利药专利保护到期。与此同时,居高不下的公共医疗开支让各国政府和保险偿付机构不堪重负,纷纷转向鼓励有价格优势的非专利药。2008至2013年,全球非专利药市场的年增幅都将超过9%,其中亚洲市场的增速更是高达12%,到2008年,全球非专利药的市场规模已超过800亿美元,2013年,有望达到1350亿美金。非专利药的大好前景引发了战略并购,众多制药巨头均开始涉足非专利药业务,而金融风暴也促使各家企业将眼光更多地投向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而在全球人口最大的国家——中国也将在2009启动其最新的医疗改革行动。
对此,全球第二大非专利药公司,诺华集团旗下的山德士(Sandoz)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乔杰夫先生在访问中国期间表示:山德士将以积极姿态迎接医疗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向更多中国人民提供“国际品质、亲民价格”的非专利药,为中国政府实现医疗改革3年阶段性目标贡献山德士的专长。
乔杰夫表示,未来5年山德士在中国业务发展的快慢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公司在全球非专利药行业的领导地位。2008年山德士全球销售额达76亿美元,拥有近1000种非专利药产品,行销130多个国家。在德国市场排名第一,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二。山德士2007年1月正式开展中国业务,总部设在上海。同年12月落户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的生产基地去年取得销售额近5000万美元的良好业绩。山德士总部有意立足位于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的生产基地,同时整合广东及其他地区相关制药企业,并以最快速度从总部注册引进100个工艺先进、用途广泛的优质产品,利用山德士制药的技术、管理、资金、品牌优势以及全球销售网络,尽早跻身中国同行前三甲,打造中国制药行业新“航母”。
无独有偶,中国的非专利药市场虽然竞争激烈,却也充满机遇。据估计,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非专利药市场,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4%, 最主要的原因包括老龄化、城市化, 而最近的利好因素则是政府宣布将投入8500亿医改资金,改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这将特别落实在农村和社区医院。作为全球非专利药的领导者,山德士凭借在130个国家的非专利药经验、国际标准的品质和强大的全球研发和生产能力,也已积极投身到中国这个充满活力的非专利药市场中。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变化。”乔杰夫先生对记者表示:“山德士欢迎变革。我们坚持提供高品质和合理价格的药品的宗旨与中国当下的医疗改革的3年目标十分契合。山德士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将引进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符合山德士高品质要求的优质药品,同时积极扩张渠道,服务更多中国患者。在坚持享有国际声誉的至高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力求更贴近中国患者。希望山德士和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实现我们‘根植中国,德济万家’的愿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