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殷格翰2013年2月26日电 /美通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今日发表了RE-MEDY(TM) 研究和 RE-SONATE(TM) 研究的结果,上述两项试验针对Pradaxa® (达比加群酯)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肺栓塞(PE)的长期预防的效果进行了探索。试验结果显示,Pradaxa® 150 mg每日给药两次可有效地长期预防首次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发生之后的静脉血栓复发,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
在RE-SONATE(TM) 研究中,Pradaxa® 治疗相较安慰剂治疗可使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复发风险降低达92%。[1]在 RE-MEDY(TM) 研究中,Pradaxa® 治疗相较华法林治疗可使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包括大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46%,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效果则与华法林相似。[1]
已在2012年美国血液学学会(ASH)大会上公布的RE-SONATE (TM) 研究补充随访将治疗结束后的一年也纳入分析范围,数据显示,Pradaxa® 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复发方面所提供的治疗获益仍然得以维持。[4]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由血栓阻塞血管所引发的静脉血栓事件。 [5,6]据估计,静脉血栓栓塞是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7]在六个主要欧洲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英国)中,每年所发生的静脉血栓事件估计超过 75万例[8],而在美国,每年所发生的静脉血栓事件则超过90万例[9]。数据显示,在未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的复发风险呈现出累积性的增高,发生率可从发病一年后的11%增至发病十年后的40%。 [10]因此,长期预防性治疗可能是有益的。
“来自RE-MEDY(TM)研究和RE-SONATE(TM)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达比加群酯可作为有益的治疗选择应用于预防首次事件发生之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复发。”加拿大McMaster大学内科系血液和血栓栓塞科的 Sam Schulman 教授表示,“这些试验数据再次支持了RE-COVER(TM)研究所获得的有关达比加群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的结果,达比加群应用于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治疗,具有与华法林相似的疗效,而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低于华法林。”
RE-MEDY(TM) 研究和RE-SONATE(TM) 研究是两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针对Pradaxa® 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初次发生后复发的长期预防效果进行了考察。入组的患者至少完成了三个月的急性期治疗。在RE-MEDY(TM)研究中,共有2,856名患者随机接受Pradaxa® 或华法林治疗,延长治疗期长达36个月。在RE-SONATE(TM)研究中,共有1,343名患者随机接受Pradaxa®或安慰剂治疗达6个月,并在研究药物治疗结束后12个月接受了后续随访评估,以考察事件复发的长期风险。
来自这两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的关键性结果如下所示:[1]
疗效 [1]
RE-SONATE(TM)研究:Pradaxa® 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复发率分别为0.4%和 5.6%,Pradaxa® 治疗组相较安慰剂治疗组的风险降幅为92%(优效性比较的P值小于0.001)。
RE-MEDY(TM)研究:Pradaxa® 的疗效与华法林相当,而且静脉血栓栓塞的复发率均较低,两组分别为1.8%和1.3% (非劣效性比较的P值=0.01)。
安全性[1]
两项试验均显示Pradaxa® 治疗伴有较低的总体出血发生率,共有超过2000名患者接受Pradaxa®治疗,其中,RE-SONATE(TM) 研究中观察到2名患者发生大出血,RE-MEDY(TM) 研究中则观察到13名患者发生大出血。
RE-MEDY(TM)研究:Pradaxa® 治疗组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包括大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较华法林治疗组降低46%:
o Pradaxa® 治疗组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包括大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低于华法林治疗组,分别为5.6%和10.2%(相对危险度的降幅为46%,p小于0.001)
o 单纯大出血的发生风险出现了降低的趋势,两组分别为 0.9% 和 1.8% (相对危险度的降幅为48%,p=0.06)
RE-SONATE(TM)研究:
o 出现大出血的患者人数:Pradaxa®治疗组有2名患者发生大出血,安慰剂治疗组则无
大出血或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5.3%和1.8%;p= 0.001)在RE-SONATE(TM)研究中,Pradaxa®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发生率是相当的(分别为0.1%和 0.2%),而在RE-MEDY(TM)研究中,达比加群治疗组的急性冠脉综合症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华法林治疗组:达比加群治疗组中有13名患者(0.9%)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而华法林治疗组中则有3名(0.2%)。
达比加群酯的注册适应症是应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预防、以及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达比加群酯应用于这些适应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获得了涉及面广泛的临床试验计划的证实,[11-16]迄今为止,这些试验结果也帮助该药在全球80多个国家获得了注册批准。[17] Pradaxa®的临床应用经验还在不断丰富过程中,迄今为止,该药应用于所有注册适应症的患者年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三十万之多。[17]
Pradaxa® (达比加群酯)目前尚未获得批准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急性期治疗或二级预防。
关于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两种不同的病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具有潜在致命性的急性并发症肺栓塞(PE)[5]。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栓(栓子)在静脉中形成后所引发的病症。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腿部或骨盆深静脉,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当栓子全部或部分从血管壁脱落并进入循环系统就可导致栓塞的发生。如果血栓阻塞肺部血管,可导致潜在的致命性的结果,那就是肺栓塞[6]。
据估计,静脉血栓栓塞是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7]在六个主要欧洲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英国)中,每年所发生的静脉血栓事件估计超过 75万例[8],而在美国,每年所发生的静脉血栓事件则超过90万例[9]。来自六个欧洲国家的数字显示,静脉栓塞性事件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和交通意外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总和。
此外,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有高达60%的人会在两年之后发生栓塞后综合症(PTS)。在肺栓塞患者中,有4%的人会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17,18,19]
鉴于深静脉血栓栓塞的患病率、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慢性并发症,这种疾病可导致较高的治疗费用,从而对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保健体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欧洲,与静脉血栓栓塞相关的总体直接费用每年估计超过30.7亿欧元[5]。在美国,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费用高达155亿美元 [20]。
关于达比加群酯
达比加群酯是最前沿的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s) [21] ,针对急性和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这一急需满足的临床需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阻滞凝血酶(游离型和结合型)活性而发挥强大抗凝疗效,凝血酶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具有核心作用的酶[22]。 与作用于不同凝血因子的维生素K拮抗剂不同,达比加群酯可提供有效的、可预测的、稳定的抗凝效果,同时较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无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无需常规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或剂量调整。
Pradaxa®目前获准用于全膝关节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预防以及伴有一项或多项风险因素(既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SEE)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 <40%、症状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大于等于 2级、年龄 大于等于75岁、年龄大于等于65 岁而且伴有以下病症中的一种: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的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预防。
关于达比加群酯临床研究计划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用于评估达比加群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计划中包括以下试验:
接受择期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预防
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的二级预防
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
(1) 重要告知: Pradaxa® (达比加群酯)目前尚未获准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急性期治疗或二级预防。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全球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德国殷格翰,在全球拥有145家子公司和超过44000名员工。自从1885年成立以来,这家家族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制造及推广各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高治疗价值的创新药品。
作为公司文化的核心成分,勃林格殷格翰始终承诺担负社会责任,从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到关爱员工及其家属和在全球型营运基础上为所有员工提供均等的机会。互相合作和尊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所有努力的核心因素。
在2011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净销售额达132亿欧元,公司将其最大业务 -- 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23.5%投入于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