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卫生部承诺5年内个人承担看病费用比例不超30%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

  张茅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对医疗体制改革实施一年来的情况作了总体评价。他说,医改启动一年多来,各级政府已投入5000多亿元人民币,许多改革措施陆续落实到位,“看病难”和“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与民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目前一些民众的就医感受,还没有大幅度改善。我们将继续完善医改的具体措施,尽快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从医改工作启动到去年底,各级财政投入增长了30%,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增长40%。统计监测数据表明:医改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提高,极大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截至今年9月,已有8.32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95.9%以上,提前完成目标;人均筹资标准达154元,住院病人政策内报销比例已经达到60%。近24%的“新农合”县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12省区的135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获得救治,补偿总费用2206.31万元;150名白血病患儿得到补偿医药费114万元。

  张茅强调,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开始进行调整,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步显现,政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当前部分地区和部分医改项目进展滞后,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医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部分资金拨付较慢,影响了医改进展;一些地方对深化医改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政策执行不力。他透露,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他认为,个人负担逐步减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来控制合理医疗费用,使总体费用不至于过快增长。

(责任编辑:梁慧玲)

2010-11-30 08:52: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喉咙有异物感5年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喉咙有异物感5年了多考虑是慢性咽炎引起,但不排除是慢性扁桃体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因素导致的,可通过一般治疗、口服药物、局部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1、慢性咽炎 如果有不良饮食习惯或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会使咽喉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导致喉咙一直有异物感。平时应戒烟戒酒,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呋喃西林溶液、碘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 2、慢性扁桃体炎 如果扁桃体感染了细菌,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咽喉黏膜充血、肿胀、有异物感等。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呋辛酯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治疗。 3、反流性食管炎 如果患有反流性食管炎,可使胃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咽喉受到影响,出现肿胀、充血等症状。平时可抬高床头,睡觉前避免进食,避免用力排便,有助于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服用法莫替丁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食管恶性肿瘤、慢性喉炎等因素导致的。应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查明病因,对因治疗。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15年前高危可以排除艾滋病吗
高危一般指高度危险性行为。15年前的高度危险性行为通常不可以排除艾滋病。如果15年前的高度危险性行为导致患艾滋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耽误病情。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等。而15年前的高度危险性行为并不足以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为该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平均为8-9年,最长可达15年以上。在潜伏期内,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发现。即使检测到抗体阳性,也无法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需要进行多次检测以确认诊断。高度危险性行为人群需要注意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HIV感染方式之一,在发生性接触时正确佩戴,并且在全程均保持佩戴状态,可以有效阻止艾滋病毒进入体内。同时,高度危险性行为人群还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日常生活中还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以免通过破损的皮肤感染艾滋病毒。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建议不要有不洁净的性生活,而且还要做到固定性伴侣,能够减少患病风险。对于高危人群而言,一旦确诊为艾滋病后,还需要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比如CD4检测、艾滋病检测等,以便于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