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重症肌无力与肌肉萎缩

举报/反馈
2023-08-24 20:39:0739健康网

重症肌无力与肌肉萎缩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所致,而肌肉萎缩多是由于神经损伤、长期制动、缺乏锻炼等因素所致,通常重症肌无力与肌肉萎缩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一、重症肌无力:

1、发病机制: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所致,由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突触后膜抗乙酰胆碱受体复合物,增加神经肌肉接头的负电位,从而导致肌无力;

2、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四肢肌、眼肌、延髓肌等部位的无力,眼肌无力可出现眼睑下垂,还可能会造成咀嚼、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上述肌无力症状,通常可使用溴吡斯的明等药物进行治疗;

3、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以缓解肌肉萎缩,但具体用药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功能训练:对于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功能恢复。对于不方便进行肢体活动的患者,可以进行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

5、物理治疗:还可以通过低频电治疗、磁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治疗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辅助治疗肌肉萎缩。

二、肌肉萎缩:

1、发病机制: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所致,由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突触后膜抗乙酰胆碱受体复合物,增加神经肌肉接头的负电位,从而导致肌肉萎缩;

2、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四肢肌、眼肌、延髓肌等部位的无力,萎缩多由于神经损伤、长期制动、缺乏锻炼等因素所致。对于上述肌肉萎缩症状,通常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利鲁唑、维生素B12等药物,具体用药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