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乙型肝炎如何造成肝损伤

举报/反馈
2024-05-04 02:08:3539健康网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损伤的原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免疫介导炎症反应、肝脏血液循环障碍、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以及药物毒性作用。由于乙型肝炎可能导致慢性肝病进展,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以控制病情。

1.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在体内持续繁殖产生大量病毒颗粒,导致肝细胞受到直接损害。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可用于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

2.免疫介导炎症反应

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形成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肝脏组织发生炎症和坏死。调节免疫反应的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可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缓解肝炎症状。

3.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肝脏血液供应不足,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可以降低血脂,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4.肝脏代谢功能受损

乙型肝炎病毒侵入肝脏后,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影响到身体对于毒素的排泄能力,使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保肝降酶类药物包括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能够起到一定的护肝效果,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5.药物毒性作用

某些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可能通过干扰肝脏解毒过程或直接损害肝细胞来加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损伤。使用任何药物前需评估其可能的肝毒性风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钠可能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针对乙型肝炎引起的肝损伤,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酒精,以减少肝脏负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