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的患病原因

举报/反馈
2024-01-20 00:15:3039健康网

家族性肾性尿崩症是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所致。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抑制水的重吸收而产生排尿的作用。如果存在该疾病,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烦渴、大量饮水、多尿的症状。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为目前明确的原因,即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由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上的V2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所引起,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此患者的子女发病概率较高。

2.散发病例:部分散发病例可能与使用某些药物有关,如锂剂等,但此类情况较为少见。

3.获得性因素:若在幼年时未患此病,成年后又患上此病,则称为获得性家族性肾性尿崩症,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内分泌机制障碍或肿瘤有关。

对于患有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的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限制水分摄入量,并且每天需进行观察,以防止脱水的情况发生。此外,还需注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以免增加水肿的风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