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

举报/反馈
2023-09-06 15:07:2639健康网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一般包括细菌毒力机制、免疫应答、黏膜损伤机制等。如果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生活中还应注意卫生。

1、细菌毒力机制:幽门螺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黏附在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并能产生多种酶,包括尿素酶、蛋白溶解酶、细胞毒素、脂多糖酶、磷脂酶A等,从而导致细菌不断繁殖,继而导致细菌发生变异,形成不同的菌株,称为变异型幽门螺杆菌。细菌变异的特点是菌株小、繁殖快、毒力弱,当人体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以通过尿素酶的形式进行细菌毒素的破坏,溶解细胞膜,导致菌体破裂,能在胃镜下取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毒力的存在;

2、免疫应答: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幽门螺杆菌的第一道防线,是体液免疫,包括IgG、IgM、IgA等。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其中IgG抗体是一种中和抗体,可以通过分泌IgG来对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IgM是早期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在胃黏膜局部集集,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以促进免疫系统产生IgM抗体,从而在胃黏膜局部发挥杀菌作用,防止后续感染;

3、黏膜损伤机制:幽门螺杆菌黏膜损伤的机制,是由于细菌分泌的毒素导致黏膜上皮细胞的破坏,造成胃黏膜损伤,致使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黏膜,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可以检测出患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4、其他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还包括遗传毒力机制、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如果家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密切接触而感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