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外斜视外直肌后徙多少

举报/反馈
2023-08-23 01:30:2739健康网

外斜视多伴有高度远视或发育不良,外斜视单眼发病者通常伴有弱视,而单眼发病者在高度远视中比较多见。临床上关于外斜视外直肌后徙多少的相关性并没有明确数据,通常与患者眼球发育情况、调节功能、融合功能等有关。一般情况下,轻度外斜视患者的外直肌后徙量在5-10mm之间,而严重外斜视患者的外直肌后徙可达到30mm或40mm。

1、眼球发育情况:如双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屈光间质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等因素,会影响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挥,均可导致外斜视发生。此类患者由于眼球运动轴向和集合力均较好,即使存在部分外斜视,也可能会出现内斜;

2、调节功能:日常生活中参与调节功能的成分较多,包括睫状肌与眶直肌等。若长时间处于屈光不正状态或长时间注视某一物体等情况下,睫状肌收缩力过强、瞬目减少、集合力不足时,可能会诱发外斜视;

3、融合功能:如果两只眼睛有屈光参差且发生融合时,可能会形成交替性外斜视。此类患者进行融合检测后容易产生剩余分散度较大的现象,从而导致外斜视加重;

4、其他:如存在屈光不正症状且未及时配戴眼镜矫正近视和远视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更容易发生外斜视。

综上所述,当出现轻度外斜视时可以通过纠正用眼习惯并观察其发展状况。若发展为中重度外斜视并出现明显症状时应及时配戴眼镜矫正或进行手术治疗,避免耽误病情而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