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大众保健

睡觉时出现这5个迹象,说明你的血糖偏高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举报/反馈
2024-06-20 10:26:2939健康网

张叔今年53岁了,一直很注重饮食,从不下馆子,认为外面的菜太重口,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平时做饭也都少油少盐,主打一个清淡。

要说有什么不良习惯,就是张叔岁数上来后,睡眠少了很多,再加上从年轻时就是个夜猫子,往往凌晨两三点还在刷视频,第二天又一大早醒来。

上周张叔体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血糖竟然偏高了,这让他很不解,自己明明平时吃的很清淡,为什么还会得糖尿病呢?

一、最新研究:糖尿病可能是“睡”出来的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息息相关,于是很多人觉得只要控制饮食,就可以让糖尿病风险下降。但有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生与睡眠之间也存在关系。

今年3月,《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上发表的研究指出,糖尿病不仅和饮食相关,还和睡眠有关。换言之,吃得再健康,睡不好也很容易得糖尿病。

该研究对24万名38~71岁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受试者的睡眠时间、饮食健康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12.5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共有7905人罹患2型糖尿病。

在调整生活方式、基本健康情况以及慢性病病史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

①睡眠时间短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直接关系,睡眠时间越短的人风险升高越多;

②健康饮食无法抵消睡眠不足增加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该研究仅仅是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具体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佐证。且研究中很多数据是依靠受试者的回忆,这些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睡眠不足的确会引起血糖问题出现。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高珊教授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平常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在睡醒之后明显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就是睡好了。

二、睡觉时出现5个迹象,或在提醒血糖已经超标

糖尿病在许多人看来是老年病,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糖尿病盯上了,而其中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拿结果时发现的。

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血糖已经超标了,事实上,血糖偏高,身体早有预警,要是睡觉时出现下面5个异常,或是血糖偏高的警报。

1.口干口渴

血糖异常升高会导致体内血浆渗透压变高,带给下丘脑不良的刺激,产生口干口渴的症状。

且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让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大量葡萄糖停留在血液内,在排出时也会带走大量水分,让人频繁感觉口干口渴。

2.夜尿增多

血糖上升会让渗透压上升,尤其是在夜间时会不断刺激肾脏,导致排尿量增加。

3.睡前饥饿

如晚餐正常进食的情况下,睡前依旧有严重的饥饿感,则要警惕可能是血糖上升所致。

因为糖尿病患者摄入的糖分无法完全被肠道吸收,大量存在于血液内,会让肠道感觉明显的“饥饿感”,需要摄入食物来加餐。

4.手脚发痒

皮肤出现异常的瘙痒症状,且涂抹润肤露也无法缓解的话,很可能是血糖上升所致的。

5.睡眠障碍

不少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同时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类人群白天会感觉疲乏无力,晚上又睡不好。

三、降血糖多吃这4样蔬菜,别再被骗了

蔬菜是我们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于是不少“谣言”就盯上了它们,用糖友期望降血糖的心,把莫须有的降糖功效安放在蔬菜上,特别是这4类常见蔬菜,其实并不能降糖。

1.苦瓜

苦瓜内有苦瓜素和多肽P成分,在动物实验上发现这两个物质具有降血糖作用。

但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且实验中所使用的为提取物,这和直接吃苦瓜完全不同,不考虑是否有效的前提下,想要通过吃苦瓜摄入有效剂量,需要吃几十千克甚至更多,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2.南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陈燕珊提醒,南瓜内除了有南瓜多糖成分外,还有可让血糖上升的糖、淀粉等成分,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糖尿病患者不能盲目大量摄入南瓜,否则会导致血糖上升。

3.西蓝花

传言称西蓝花内的铬元素可改善糖耐量、降血糖,但目前没有任何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这个结果。

普通人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一般也不会缺铬,无需额外补充。

4.秋葵

秋葵吃起来的口感黏黏的,有人说秋葵的粘液可降血糖。

但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该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多糖,也是在动物实验上发现具有降血糖作用,这不代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作用,对此不能盲目轻信。

食物中有“降糖成分”并不稀奇,它们的含量都十分有限。且所谓的降糖实验都是基于动物、细胞上进行的,对此不能轻信。不要迷信食疗耽误正常治疗,也不可盲目停药,以免影响病情的控制。


参考资料;

[1]《有些糖尿病是“睡”出来的?这样睡觉的人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健康时报 2024-03-29

[2]《睡觉出现这三种症状要注意了!可能是血糖超标,糖尿病来临的征兆!》.科普南充 2022-11-29

[3]《这些蔬菜“拯救”血糖?别被骗了!》.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2024-02-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