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大众保健

每天走路锻炼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恭喜,可能收获5个身体益处

举报/反馈
2024-05-14 16:31:0739健康网

白女士今年45岁,是一家医疗保健公司的会计主管,经常需要久坐办公桌前工作。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的春游中,有个同事告诉白女士她的走路姿势不太对,看着东倒西歪的。

由于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过,白女士回家之后便赶紧到了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长期久坐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走路姿势不当。

好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白女士的走路姿势明显有了好转。原来走路姿势不对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这是为什么?

一、柳叶刀:走路有助长寿,不同年龄有最佳步数

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四大洲、近5万名受试者进行的15项研究荟萃分析发现,只要多走路都有助于长寿。

研究人员根据受试者每天平均步数的多少,将受试者平均分为四组,结果发现每天走5801步、7842步、10901步的人要比每天走3533步的人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0%、45%53%

研究人员表示,每天走路步数不多的人,多走路尤其能更多的获益

那不同年龄每天走多少步合适呢?

研究人员发现走路预防死亡风险是有上限的,60岁以上的人每天走6000—8000步即可,60岁以下的人每天走8000—10000步获益能达到上限。

因此,走路步数并不是一味越多越好。

二、每天坚持走路锻炼的人,或收获5个身体益处

走路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锻炼方式,性价比很高,随处可走,而且还能收获不少益处!

1、降低糖尿病风险

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6.5千米/小时的快速步行要比<3千米/小时的休闲散步,能使糖尿病风险降低39%。

2、降低血压

发表在《临床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能达到不错的降压效果。

3、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流行病学、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脏代谢健康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多走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且每天多走500步,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4、让人更年轻

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超40万人进行研究发现,走路越快的人越年轻,保持快走的人到了中年生物学时年龄要年轻16岁。

5、降低癌症风险

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进行11分钟或每周进行75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能降低髓系白血病、肺癌、结肠癌、肝癌、乳腺癌、贲门癌等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

要注意的是走路时步子不要幅度太大,以免拉伤大腿内侧韧带,加快关节的磨损,损伤到膝盖健康。

三、若走路出现4个姿势,可能是疾病信号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朱智提醒:错误的走路姿势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

1、剪刀步

走路时脚尖朝内,迈步子时就像画圈一样,膝盖会相互摩擦,甚至两腿交叉。这种剪刀步要警惕是脊髓损伤、脑血管病、脑瘫等疾病作祟。

如果出现这种走路姿势,建议可以进行按摩、用手帮着活动膝盖等部位,还可以遵医嘱使用肉毒素、巴氯芬等药物来治疗。


2、企鹅步

走路时身体往前倾,走路时双手不会自然摆动,走路姿势像企鹅一样。出现企鹅步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所致。

这种步态可能会导致骨折,从而致残致死,建议最好尽快到神经内科看诊,另外平常走路要尽量慢一点,下雨天最好别出门。

3、醉酒步

走路时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步态共济失调,可能是脑梗、脑出血、小脑病变、脑肿瘤等疾病所致。如果没有喝酒却出现这种步态,要尽快去医院排查是否有这些病变。

4、拖把步

走路时两条腿不是有节奏的交替,先是一条腿出去,接下来后边的腿再拖着跟上去。这种拖把步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

如果出现这种步态建议先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另外,最好每天坚持步行40—60分钟,平常要避免腰部过度负重,以免症状加重。


走路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运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运动起来,不过走路步数并不能一味追求过多。

事实上坚持锻炼的人能收获不少好处,不过如果走路姿势不对,要警惕是疾病发出的预警,一定要引起重视。


参考资料:

[1]《每天多少步有益长寿?《柳叶刀》新研究:年龄不同,最佳步数也不同!这些人获益更大~》.我是大医生官微.2022-05-03

[2]《那些每天走路锻炼的人,身体发生的变化,大大出乎意料!》.健康时报.2024-02-28

[3]《走路快慢可能影响寿命?!这4种走路姿势,可能是疾病预兆!》.科普中国.2023-06-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