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是不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如果你太当真,一味让身体出大汗,结局可能适得其反。
7月15日,上海66岁老伯与好友相约打羽毛球,当他走到场地中央时,突然倒地不起,抢救无效身亡;
7月14日,湖南年轻小伙约朋友打篮球,就在比分胶着时,小伙突然倒地,经过2小时的现场抢救,依然无力回天;
7月4日,曾是教练的郭某约球友们踢球,当天天气闷热,郭某在传球时突然倒地,虽然有人马上急救,但医务人员赶到时,男子已失去生命体征。
图源:红星新闻
以上这些,只是夏季猝死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高温是夏季猝死的一大诱因,人们常认为出汗是排毒的一种方式,然而夏季大量出汗,反而可能危及生命。
一、汗液是人体最好的“散热器”
汗腺是人体自带的“散热器”,出汗是人体自我调温的过程,可分为运动型出汗、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出汗、温热性出汗。
运动型出汗:运动时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体温升高,通过出汗降低体温;
精神性出汗:人在紧张、恐惧、兴奋等情绪下,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
味觉性出汗:食用某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可引起出汗;
温热性出汗:即坐着不动,由于外界温度过高,人体也会出汗。
同样条件下,有人汗流不止,有人依然干爽,原因主要与汗腺功能有关。每个人的汗腺功能不同,散热途径不同,出汗量也有所差异,但只要出汗量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过于担心。
二、出汗越多,身体越好?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冷”知识:汗液里没有毒素。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比重的99%,剩余的1%为少量尿酸、乳酸、脂肪酸等,并没有所谓的“毒素”。
运动有一定的养生效果,但并非因为出汗,刻意出大汗反而会伤身体。
快速出汗会让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人在极度缺水及电解质失衡时,会出现头晕、抽筋、全身无力等不适症状;还会造成尿量减少,那些真正的代谢“毒”物——尿酸、肌酐等,会在体内堆积。
更可怕的是,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导致身体的“散热系统”故障、热量蓄积,最终引起中暑,严重可引起死亡。
三、4个部位出汗过多,要留意
天气闷热或运动时出汗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局部或全身异常大汗淋漓,可能暗示身体出了问题,要注意。
1、头部出汗
仅在头部有大汗,且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欲呕、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等,多是脾胃湿热的表现,此时以健脾祛湿为主。也可能是肝阳上亢,建议去医院检查甲状腺激素是否正常。
2、胸闷出冷汗
出冷汗时,伴有胸闷、胸前区疼痛等症状,很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汗腺分泌,血压也会同时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作前兆。
3、全身大汗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人体代谢加快、产热多,导致全身大汗淋漓,持续出汗,特别是在运动或劳累后。如果同时伴有心悸、手颤、胃口变大却消瘦、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可能预示甲亢。
4、颈部大汗
颈部大量出汗是低血糖的信号,尤其是糖尿病人,由于胰岛功能异常,如果出现脖子和发际线处大量出汗,伴有心慌、手抖、饥饿感等症状,应及时处理、就医,避免意外。
延伸:夏季运动小建议
规律运动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方式,在闷热的夏季,如何保证安全,又能有效锻炼,可是一门大学问。著名医学网站WebMD总结各项研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的时间
夏天的气候闷热,运动时不可避免地要降低强度、减慢速度,建议尽量选择早上7点前或下午6点后运动。太阳升起和落山后,温度也随之下降,还可以避免紫外线的直射。
2、多喝水
运动期间不是口渴才饮水,即使不觉得口渴,也要随时补充水分。最好随身带上一瓶水,或者确定沿路能方便买到饮用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3、慢一点
天气潮湿闷热的环境下,人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完成相同的运动量,因此如果天气比过去更热,应该放慢脚步,或者减少在户外运动的时间,避免中暑。
4、穿着轻便
合适的衣物更有利于吸汗、排汗,夏季运动最好选择透气性好、吸汗的面料,颜色选择浅色,可以反射阳光。此外,运动时脚部也容易出汗,应选择透气的鞋子和吸汗的袜子。
5、遵循医嘱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群,在开始运动前,需咨询医务人员,避免运动不当带来并发症或是加重病情。此外,服用一些药物时,如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利尿剂等,会加重身体对炎症的反应,在夏季运动时更要小心。
炎炎夏日,出汗不等于养生,运动也要讲究,希望大家能过个健康、开心的夏季!
参考资料:
[1]汗蒸真的能“排毒”吗?排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了解这点就不怕被骗. 腾讯医典. 2020-01-12
[2]身体异常出汗大意不得,这几种情况或是疾病征兆.华医网.2021-06-29
[3]Exercising in the Heat:9 ways to keep your summer workouts safe. FROM THE WEBMD ARCHIVES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