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学生保健

学生胃病的诱发因素

举报/反馈
2009-06-30 06:56:0039健康网社区

  几年来,在诊治学生疾病的过程中,发现胃病病例明显增加。据1999年、2000年、2001年对一年级学生1189人的统计,患胃病人数占就诊人数的32%左右。一年级学生健康知识调查发现,患胃病的学生约占1/8。而且多数是初中阶段发病,少数是小学时期发病。由此可见,中专学生胃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1、饮食不节/洁。 据调查,中专一年级学生懂得平衡膳食、均衡营养等健康知识的不到30%。中小学时期饮食卫生注意不够,零食代替主食,随便吃不卫生的食品,吃饭狼吞虎咽,饱一顿,饥一顿,暴饮暴食等,以及受现代减肥热的影响,部分女生盲目追求苗条,以饥饿限制进食和饮食不规律,无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原因。

  2、情绪不稳定。 青少年人生经历少,对挫折、失败缺乏心理准备,容易出现悲观、失望、愤恨、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导致胃酸分泌紊乱,造成发病。

学生胃病的诱发因素


  3、家庭溺爱。 现代家庭对子女的娇纵、溺爱,形成了年轻一代自私、任性、娇气、缺乏勇气、缺乏毅力、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质。这些不良心理同样可刺激大脑皮层,影响胃酸的分泌,造成胃功能紊乱,诱发胃病。

  4、教育的误区。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受升学率的影响,对卫生课及传播健康教育的课程重视不够。繁重的文化课,做不完的练习更是令人生畏,它不仅影响学生的生理健康,而且引起众多的心理问题。学生常见病已不仪仅局限在近视、沙眼等。青少年胃病、胃溃疡国外报道占7%~58%,国内也有28%。另外,青少年抑郁症、躁狂症及心理障碍也屡见不鲜,从理论上讲,青少年胃病与课业负担之间不无直接关系。

  二、中专学生胃病防治对策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教育制度,减轻学业负担,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常见病心理障碍的根本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上卫生课或卫生知识讲座;也可利用广播宣传,播放健康教育磁带;还可以利用黑板报、橱窗进行宣传,从各方面加强健康教育。

学生胃病的诱发因素


  2、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包袱,放松心情,使广大学生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有大脑放松的时间,有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及特长的时间,这对青少年时期的中专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有机会尝试各种成功与失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使其心理、生理健康成长。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第二高峰,各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作息制度的制订一定要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保证充足的睡眠。

  4、合理安排饮食。学校要特别注意食堂的饮食结构,努力做到各种营养素的搭配,营养素的多样化,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注意三餐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摄人;要重视吃好早餐,不吃早餐、中晚餐补的饮食习惯是完全错误的。

  青少年时代是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人格、个性心理塑型的关键时期,这时期所受的各种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到人的一生,尤其是身心健康。试想,如果一个人身体很弱,甚至长期生病,或者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一点挫折,这样的人即使知识很多,本事很好,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胃病之类的小病不管。

(实习编辑:周熙洁)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