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很多人都有过失眠的困扰,比如入睡困难、过早醒来、夜间醒来次数多、睡眠不实等,很多人都会因为失眠而感到烦躁不安,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随着失眠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不少人在生活中都习惯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在众多治疗失眠的药物中,佐匹克隆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能够治疗失眠的药物。
甚至有部分患者,将佐匹克隆看成是治疗失眠的最佳药物。那么,佐匹克隆真的这么神奇吗?服用时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
佐匹克隆主要有以下5种用途
佐匹克隆是一种速效的催眠药,能够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的作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醒来和早醒的次数。
而且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比较少,副作用小,它的催眠作用快,持续时间约为6个小时,不影响第二天清晨的精神活动,非常适合夜间频繁觉醒或过早觉醒的患者。
正确服用佐匹克隆,需要注意以下5点
注意剂量
在服用佐匹克隆时,推荐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从服用3.75mg(半片)开始,特别是肝功能不全的人和老年人。
在达到有效剂量后,要谨慎调整剂量,最佳剂量是7.5mg(1片),对于大多数失眠患者来说,增加剂量并无法增强疗效,反而容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服用时间
口服佐匹克隆时药物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高,通常在服药后的1.5~2小时能到达最大的疗效,因此佐匹克隆的服用时间最好在睡前30~60分钟。
用药疗程
要按需服药,推荐间歇治疗,每周服用3~5天,不是连续每天晚上都服用。此外,尽可能短期服药,连续用药不要超过4周。
如果服药时间超过了4周,那么要对每个月的睡眠情况以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在必要时可以改变治疗方案。
换药和停药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是长期服用佐匹克隆的患者,要避免中途突然停药,否则容易导致失眠反弹或引起严重的撤药症状。
禁忌人群
妊娠期女性要慎用佐匹克隆,此外,佐匹克隆在乳汁中的药物浓度高,哺乳期女性不宜服用;15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宜服用;
肌无力患者在用药时需要监护,肝、肾功能不全和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酌减剂量;
在服药治疗阶段,需要暂停驾车、精细操作和高空作业等事项,因为服用佐匹克隆可能会影响注意力;
由于服用安眠药后,容易导致肌张力下降和共济失调,所以老年人在服药后要立刻上床准备睡觉,以免跌倒发生意外。
不能和这些药同服
佐匹克隆和神经肌肉阻滞药,比如肌松药、简箭毒等,或和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服用会增强镇静作用;如果和苯二氮类的抗焦虑药以及催眠药同服,会增加戒断综合症的出现。
此外,服用佐匹克隆时要禁止喝酒或喝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会加重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佐匹克隆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服用佐匹克隆的主要副作用有口苦、口干,严重的甚至会因此诱发肌无力;如果长期服用佐匹克隆时又突然停药,容易产生反弹性失眠,噩梦等副作用。
部分的患者还会有肌肉颤抖症状,会导致患者对佐匹克隆产生依赖性;还会出现嗜睡、遗忘、醉态、好斗、易恐、易受刺激、头痛、精神错乱、乏力等副作用。
想要减少佐匹克隆的副作用,就要注意正确服用,不要过量服用、连续服用不要超过4周时间、不要突然停药。
治疗失眠,佐匹克隆、劳拉西泮和艾司唑仑怎么选?
佐匹克隆、劳拉西泮和艾司唑仑都是常见的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那这几类药物中,该如何选择呢?其实,选择的基本的原则就是:安全、快速、有效、不易产生药物依赖。
佐匹克隆起效快、半衰期相对较短、药物的依赖性比传统的催眠镇静药低,安全性较高,很少产生日间困倦。结合多种研究结果,《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首先考虑使用佐匹克隆。
不过,由于个体差异,这3种药物都不一定能做到对所有患者起作用,有些患者服用佐匹克隆时一点效果也没有,或者产生了不良反应,这时候就要考虑换用其他治疗失眠的药物,比如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
在临床上,劳拉西泮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能有效改善恐惧、紧张、、忧虑、多汗等焦虑症状,同时也可用于治疗和抑郁症相关的焦虑短期治疗,还能用来治疗由焦虑引起的失眠。
艾司唑仑在临床上既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也适用于睡眠维持障碍,能明显缩短睡眠的潜伏期,增加总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失眠对很多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佐匹克隆作为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患者在服用时要注意正确服用,才能起到疗效而且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参考资料:
[1]张斌.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治疗失眠,佐匹克隆、劳拉西泮和艾司唑仑怎么选?》.医学界.2020-07-14
[3]房华.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19-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